barking 發表於 2010-7-25 22:48

粵語、普通話

早幾日在MTR, 見到幾個小學生 (穿著香港的小學校服) 在車廂交談之際突然說:「講普通話!」
然後他們就轉麗音....

在茶樓/酒家, 父母和小學子女交談, 小朋友們在有意無意之間, 基礎日常用語閒談都無意中講咗普通話
這些情況在我呢d 80後小朋友時期是沒有發生過的.

其實依家小學的普通話教學係咪好嚴厲?

AVW56 發表於 2010-7-26 08:39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10-7-25 22: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早幾日在MTR, 見到幾個小學生 (穿著香港的小學校服) 在車廂交談之際突然說:「講普通話!」
然後他們就轉麗音....

在茶樓/酒家, 父母和小學子女交談, 小朋友們在有意無意之間, 基礎日常用語閒談都無意中講咗普通話
這些情況在我呢d 80後小朋友時期是沒有發生過的.

其實依家小學的普通話教學係咪好嚴厲?

的而且確, 2000後出生的小朋友, 好多都有係課餘時間學普通話,
但其實同小學的普通話教學係無關係GE, 純粹係因為中國大國崛起,
家長覺得普通話愈來愈重要, 所以送小朋友去學.

我係在職人士, 但放工之後同星期六日都有做上門補習, 所以略知情況
我而家有5個學生, 我自己就補中英數為主, 無教普通話,
但我5個學生入面, 有3個都另有僱用一位普通話補習導師.

由呢個唔係好科學的小統計黎睇,
已經有6成的小朋友係有自行聘請老師學普通話.
如果大家去香港某一兩個大型親子/家長論壇, 大家不難發展,
板面係充斥著家長誠徵普通話導師的帖子, 而且出手好闊綽 ($200-250/HR)

我自己其實係識聽識講普通話GE, 不過我係自學,
純粹係靠多聽多講, 並無文憑, 故不能擔任普通話導師 (無文憑家長唔會信你).
所以我而家都正式上堂修讀普通話, 之後會去考 國家語委 的普通話考試,
一拎到證書, 我就會投身普通話導師行業分一杯"更"

而家的情況, 其實同你細個個時差唔多,
只不過係80後仲係小朋友個陣時, 就興學法文,
90後仲係小朋友個陣時就興學西班牙文
而家00後小朋友就興學普通話咁解.

90後仲係小朋友個陣時, 因為有傳西班牙他日會成為世界大國, 於是家長就送佢地學西班牙文
(當然啦, 西班牙而家好景不再)

而家00後小朋友, 因為大部分家長都睇好中國最少可以再發展30年, 睇好大國崛起,
咪送D小朋友去學普通話囉.

所以呢, 80/90後真係唔好再晒時間係FACEBOOK反普通話反簡體字啦,
D 80後唔該睇下, 人地00後已經學緊呢D野, 中國仲有排發展,
80後再唔學, 只係度反反反的話, 他日肯定會錯過好多機會.

3ASV196 發表於 2010-7-26 08:50

其實美國小朋友都有d 學緊普通話lei...同樣道理....

當然, 如果有熟識中國歷史的人, 都知道廣東話先係真正的
中華民俗用語, 唐代等已經使用, 而現在的"普通話", 其實只是
滿清人用語, 但可惜, 當年中共投票, 廣東話差一票輸左, 不能
成為"普通話"...所以廣東話本身, 保留亦是重要...

DIH 發表於 2010-7-26 09:28

#2:
我唔知其他人點諗,我自己並不反對學習普通話,但最反感的是,
以中國共產黨的往績,推動A則必然失去甚至故意打壓B,
反係反北方文化霸權不可一世的態度,承認你的統治地位不等於容許你滅我的文化。
廣東省係經濟龍頭,援助內地貧困地區不遺餘力,政治上亦極少同北京對立,
孫中山以至葉劍英都係廣東人,廣東人推動中國現代化大業,義無反顧求功不求名,
但一牽涉到文化、干涉到廣東人(當然包括香港人)日常生活,是可忍孰不可忍,河蟹壓到上頭頂豈能不作聲。

至於簡體字,係另一回事,傳統漢字千年歷史,
日本人同韓國人睇唔起以前的文化宗主國,正因中國人自己放棄自己的文化。
有冇睇韓劇?在大公司、機場、火車站,唔知畀邊個睇,但韓國人仍然使用一筆一劃都沒有簡化的傳統漢字。
加上其他文化方面中國人可能覺得可笑的舉動(例如爭認古人),韓國正在用行動訕笑中國人自甘墮落。

有論者認為,中國大陸在經濟崛起的同時,人文修養與世界嚴重脫節,自私、造假、短視、凡事只求瞞天過海,
除了文革令中國人退化成為了生存不擇手段的野獸外,簡體字亦在潛意識中令人思想殘缺。

中國大陸一日仍然用簡體字,於我而言這個國家、這套文化,都係他者。
情況就如法國人講英文,我可以用普通話同內地人交流完全不成問題,簡體字更加係1997年已經識晒,
但我非必要都唔會用,即使同內地人文字交流我都堅持用正體字,原因在於我要維護自己的文化尊嚴。
可以話,對於普通話及簡體字,我係因了解而分手。

#3:
那個投票事件,我傾向認為沒有那麼戲劇性,只是以訛傳訛,再者故事時代唔係中共,係中華民國。
以面積及使用人口計,我唔反對北方話作為國語/普通話,而保留粵語亦唔係純粹話歷史悠久,
而係粵語根本仍然健健康康生存緊,若有人用任何行政手段使粵語衰落,就係文化謀殺;
母語係粵語者在無需要時轉台,則是自殺,自殺commit suicide也是罪,對唔住列祖列宗。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0-7-26 09:40 編輯 ]

053h4 發表於 2010-7-26 09:58

DIH 發表於 2010-7-26 10:37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7-26 09:5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粵語又唔係得廣東話, 廣府話成為粵語, 咪又係文化霸權的一種表現
廣東援助內地貧困地區, 但又週街都係血汗工廠, 珠三角以外又係貧困地區
深圳就講潮州話及過廣府話
唔係話中央係啱, 但係講排斥, 廣州有過之而無不及

另外, 韓國早就放棄漢語, 所以, 咪有放水同防水物料事件
1.
廣東省又唔係得粵語,粵語成為廣東省代表,咪又係文化霸權的一種表現。
粵語又唔係得廣府話,廣府話成為粵語代表,咪又係文化霸權的一種表現。(理論上並無「廣東」話)
以上並無講錯,但廣府話作為珠三角慣用語言,都唔係解放後的事。
中共建國後的文化政策,其實畀著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做,只不過中國面積大、人口多、文化差異大,
東南西北的文化實在差太遠,如果人口有返咁上下,容許某幾個大方言做次級普通話又有何不可。

居住在法國德國邊境的人,相隔一條河,但劃界時身處的位置決定了你要說羅曼史語系還是日耳曼語系。
中華民國當年也一樣「推普」,說台語/閩南語會被罰,原住民也受到文化壓制。

今次撐粵語行動主要都係廣州人,或者我上面應該講得狹窄少少,要分開廣州人同廣東人。
在此澄清少少,國父係中山人,我識得一位中山人,中山講白話同廣州差唔多;但葉劍英係客家人。

廣州人要保衛自己的語言,沒有不妥了吧?正如北京人都依然在rrrrrrrrrr。
我鄉下係新會,但我唔識講新會話,其實係相對,失去新會話,我的文化依存就係廣州話。
若我宣稱母語係廣州話,已經係退而求其次,我個心係想學返新會話,但屋企人只識得幾個詞語。
廣州人有廣州人做,我,就只係自己隻船漏氣,阿爺(真係指我阿爺)將我放落最接近的另一隻船,
我並非呢隻船的擁有人,但同其他人坐埋一條船,隔籬隻船想篤爆呢隻,
我就算唔落手落腳幫忙,搖旗吶喊都不為過吧?:handshake

我亦都要講清楚,我只係發表整體上對保存粵語的意見,並非單指今次電視台一事,
當局暫時無做到,但平時唔多見會示威的廣州人都走上街頭,背後的原因是甚麼呢?

2.
所以我話「唔知畀邊個睇」。:lol
雖然韓國沒有接納簡化漢字,但在公共場合標示漢字時,也不太一致,
大部分用非簡化字,亦有一些用了簡化字,或一句裡面簡D唔簡D。
放水防水事件亦印證將文字簡化的理念,若要執行必需極為謹慎,而現有的簡化字,我覺得不是謹慎的決定。
除了簡化方案本身的一些問題外,當年在政治紛亂的情況下推行簡化字,倒頭來只是增加了統一的難度。

以上是個人意見,分析未必中肯,中肯先奇。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0-7-26 11:01 編輯 ]

kychung 發表於 2010-7-26 12:46

或者講D未必arm聽ge說話
其實可以睇到大陸ge人口流動性越黎越大
方言消失其實係好自然ge事
如果無論讀書, 工作甚至結婚生仔都係唔同省份
搵個可以同自己講方言ge人都難ge時候
自自然然自己都會少左講
而且都唔會教自己ge下一代講
所以我對於保護方言呢樣野並唔執著
有一日呢個方言真係已經無左呢個市場果時
我覺得就由得佢走入歷史啦

我又覺得方言同文字其實並無優劣之分
只係取捨ge問題
如果話而家ge普通話可以label做滿清用語
但係粵語亦都有D用詞同文法係來自南方土著語言
兩者ge"血統"都唔見得純正
有D人撐粵語果時將粵語捧到上天咁高
實則50步笑100步
而且顯得有D上綱上線

漢字響不停演化ge過程裡面
都唔見得每每都係向"好"果方面演化
而且都想大家唸下
點為之一個"好"ge演化?又點為之唔好?
成百年前講"我手寫我口"摒棄文言文
當年要批評ge話一樣可以話白話文俗不可耐難登大雅之堂
其實而家公開考試考寫作都仲可以用文言文
不過我都想知而家有無人會咁做:lol
怕就怕就算寫得出
改卷果個都睇唔明
如果我地對於簡體字呢樣野視為破壞傳統而且欠缺文化內涵
咁其實又同當時鄙視白話文ge人又有乜野唔同呢

我唔係為簡體字同普通話站台
只不過我認為當中有D論調似乎有欠公允
睇得出有D人當中ge潛意識係"大陸=落後/專制/獨裁.... -> 簡體字=落後/專制/獨裁...."
如果對簡體字覺得反感係出於咁ge潛意識
其實同部份反高鐵人士並無好大分別

DIH 發表於 2010-7-26 14:56

#7:
無意反駁,若只作隔岸觀火論,在電視新聞見到,
廣州撐粵散步有人舉起的標語是用非簡化字印製,當然亦有用簡化字印製。

文字和語言是溝通工具,此消彼長是很自然的事,但這個過程可能持續幾十至幾百年。
一個國家為國家語言建立規範,也是無可厚非;但若同時指原本傳承的一套是不規範,
以國家機器強行將其賜死,統治者再談甚麼儒家思想和諧社會都是自欺欺人。

中國簡化字,與秦始皇統一文字,或文言文到白話文的轉變,都不能直接比較。

秦始皇是天下既定,文字各不相同造成溝通障礙,故統一成小篆。
但當年中共在兩岸未統一、加上兩處殖民地未歸的情況下,
推行新的文字政策(不一定是簡化字),稍為想一想都知道只會造成分化,只會成為以後交流的障礙。

白話文方面,到了清末,即使未有正式的白話文運動,但民間作者已經越來越多使用白話,
政府方面,漢朝的公文和清朝的公文也不是同一回事,再睇埋之後,民國公文仍然文縐縐。
甚麼是純正的白話文,其實沒有甚麼標準,有沒有國家標準規定「乃」要轉成「是」、「汝」要寫成「你」?
由文言文到白話文,是一個逐漸變遷、醞釀已久的轉變,只需賦予認受性便可自然繼續運行;
但中共推行簡化字是一錘定音,即使當時民情支持,站在文字發展上這都是一個倉卒的決定。

當年亦都有一些擁護滿清的人在民國成立後仍然使用文言文,而至今文言文即使在內地都仍然可以用作答題。
未必有人睇得明,但至少可以用,評卷者睇唔明最多搵個睇得明的人去評閱。
相反,簡化字總表頒布至今已經52年,繁簡之爭仍然不斷,當然還牽涉千絲萬縷的政治經濟關係,
套用香港特區政府用語,「社會上未達成共識」,又套用香港特區做法,未達成共識就應該唔好郁。

不過,假如中國沒有內戰,沒有共產黨,可能我地而家口講「國語」,手寫古靈精怪的拼音文。:lol
不要忘記就近在1950-1960年代,在香港,粵語還是被視為低下的語言,流行曲及電影一係英文,一係國語。
假如中國沒有內戰分裂的話,民國版的「推普」早在20世紀中就完成了。
而在民國成立初期,都有過簡化漢字的要求和嘗試,只是後來為了在意識形態和中共劃清界線,才不再推行;
中共只是在國家層面推動民國未完成的改革,但現在政經穩定下中國人終於有心回望過去,
加上電腦普及,簡化漢字優勢不明顯,相反搞文化才是時髦,擁繁之火才再次點燃。

推普不是錯,但不應推普之餘要方言滅聲;
根據當時國情,使用簡化字也無不可,但不應將本字評為不規範而強行禁止使用。
自己阿爺可能真係好守舊,不合「時宜」,但都冇理由因為咁就唔畀後代同阿爺傾偈架?
普通話、簡體字,代表專制獨裁(不包括落後),我覺得真係成立架喎。目標正常,但手法差劣。
又或者咁講丫,假如呢個政府真係民心所向、群眾全意擁戴的話,
唔使有人提議,都已經轉晒做普通話,以反簡體來反獨裁也不會有市場。

離題了,本文講緊粵語同普通話,但越講越多文字方面,罪過罪過。:handshake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0-7-26 15:29 編輯 ]

barking 發表於 2010-7-26 22:18

再講深入d, 或可涉及遺傳問題

中國眾多民族, 漢族佔大多數, 而實際上, 漢族的定義是甚麼的確沒有很清晰的劃分
內地人大概出生時可選自己是甚麼民族, 就是這麼簡單...
唔好講到咁北方, 就在江南地區, 古代苗族人散落湖南貴州四川一帶
當今苗族大多已歸化漢族, 不過在農村地區, 都係講鄉下話
講普通話大多不通曉卷舌

再南D, 到兩廣, 其實情況都一樣

另外, 留意到廣東人講普通話, 硬係講唔準卷舌音, 即使母語是普通話的廣東系人,
講普通話仍然同北方人有分別, 相信係遺傳原因口腔顎骨比較平, 所以唔習慣r, zh, 等等, 亦都難學難講

既然在先天因素南方人講唔好普通話, 或者唔鍾意講, 也不無道理

cky 發表於 2010-7-26 22:50

原帖由 barking 於 2010-7-25 22: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早幾日在MTR, 見到幾個小學生 (穿著香港的小學校服) 在車廂交談之際突然說:「講普通話!」
然後他們就轉麗音....

在茶樓/酒家, 父母和小學子女交談, 小朋友們在有意無意之間, 基礎日常用語閒談都無意中講咗普通話
這些 ...

現時大部份小學都已經逐步 / 差不多全部已改用普通話教中文
所以我覺得係有關係

再者, 普通話不同於英文
點都係屬於華語系統
就算轉台, 相對比英文來得容易

中學方面就唔太清楚
不過唔係太覺得中學方面好積極咁推行普教中
所以黎緊呢兩三年有關銜接上可能會出現問題
頁: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粵語、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