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ASV467
發表於 2010-10-31 21:30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10-31 20:44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沙中線過海段係唔係真係要2021先搞掂
根本只係港鐵自己先知, 話晒中環灣仔繞道早就起完
或者只係佢自己想拖 之不過沙中線係起係繞道上面…
點都要等下面條隧道完工先有得搞
053h4
發表於 2010-10-31 21:43
dennis28a
發表於 2010-11-1 00:16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10-31 21:4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佢條隧道2017前就起完, 原定都係2019通車
係唔係真係同繞道有關?
事實係,因為沙中線既港島區落腳點,
反而需要掉轉頭講,係因為沙中線,連中環至灣仔繞道工程拖延半年至一年左右。
因為沙中線定線上需要過海港保護委員會,要證明而家走線係有凌駕性公共需要填海,
如果證明唔到而家定線有凌駕性需要,就會有機會好似繞道被推翻工程,
更大問題係,因為沙中線用既零填海方案,與繞道交匯位個個方案都唔同,
所以要決定一個真正可以既預留結構,惟有連帶繞道一齊拖慢工程。
如果唔理沙中線起繞道,繞道可能會嚴重阻礙沙中線係港島區既上岸點,
之後影響既係會展站既位置同深度,最終會令沙中線同北港島線做唔到跨月台轉乘。
今次延誤主因,要證明幾件事:
1. 點解要係紅磡同灣仔做臨時填海
2. 點樣同繞道工程做一個配合
3. 要確保隧道可以係灣仔北駁到會展站,仲要可供跨月台轉乘北港島線
4. 要係灣仔北新建水管下面就保護工程
5. 修改衛理道一段路軌既下沉方案,同時唔影響東鐵線運作(同時令東西線紅磡接駁位亦有修改)
單係衛理道路軌改道同條過海隧道點起,都拖左成年至決定到,
唔好睇過海段真係咁簡單,其實出現問題仲麻煩過沙紅線好多。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0-11-1 00:37 編輯 ]
dennis28a
發表於 2010-11-1 00:28
原帖由 xeror 於 2010-10-31 21:1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又唔覺得點整都冇可能喺冇替代行車線嘅情況下封龍翔道。
大磡村西邊龍翔道同蒲崗村道交界東面有2個圓形嘅接駁路,西面係鳳德公園同電話機房。
至於大老山隧道天橋底位於南蓮園池以南亦為空地。
理應有足夠空間進行改 ...
無用,因為要係觀塘線路軌起保護結構,
仲要唔影響觀塘線連作下進行,
如果唔將成條蒲崗村道行車橋以及大老山隧道行車橋拆左佢,
點都唔可以避免封龍翔道行車線,橋底得咁窄,你點起多幾條行車線出黎(係至少要多三條行車線)。
而家龍翔道交通流量,根本負荷唔到少幾條行車線既後果,
一係比多好多錢重置行車天橋,將成個鑽石山交通網絡拆過再起,
否則真係唔洗考慮跨月台轉乘。
最後去到既結論,只要有錢同有時間,就可以有跨月台轉乘同時又唔會大塞車。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0-11-1 00:38 編輯 ]
053h4
發表於 2010-11-1 00:48
solomon
發表於 2010-11-1 01:33
九卡過海, 訊號增加班次, 每小時總載客量只是微升!
我大膽預言, 到時一定在紅磡站出現瓶頸! 單是搶隧巴客,
再加上北區發展, 同現有潛在客源, 未來真的不可想像!
201X年, 應該淘汰英國車了吧, 以新車的動力及制動,
行走12卡和增加班次, 應該不是天方夜譚, 問題是港島車站造價.
既然是為未來數十年而建, 工程費攤分幾十年計算, 應值得, 而且
政府搬總部, 也正可配合車站建設. 那3 卡其實真是未來關鍵之處!
dennis28a
發表於 2010-11-1 02:10
原帖由 053h4 於 2010-11-1 00:4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肯定呢d理由, 就係按新聞報導話, 過海段2015年先開的原因?
重有, 照你意思, 中環至灣仔繞道工程係唔係要拖延到2019年先完工?
因為臨海填海要出份研究報告,果份報告正正係依一年做過既野。
果年 2007-2008 年間,繞道都有做過一樣既研究,亦都拖左少少時間,最終係 2010 年至動工。
依份報告唔係新鮮事,只係出果陣出現立法會休會期,無時間排期係立法會討論。
根本上過海段係立法會要解釋既野,大部份都一早出現係公共面前。
有份簡單版既通訊可以參考:
http://www.mtr-shatincentrallink.hk/pdf/latest-news/SCL_Protection_Works_Newsletter_July_2010.pdf
入面有略略提及過繞道既保護工程幾時做完,正正係 2014 年。
唔係,每個工程都有一段 buffer,只不過無左 buffer 果段時間,
反正而家都仲係處理緊封避風塘前期工程。
而家沙中線最新方案,基本將會照沿用一年前交匯結構設計,
只要無人對沙中線定線提出反對,將唔會再影響繞道工程,而繞道亦會如期係 2017 年完工。
[ 本帖最後由 dennis28a 於 2010-11-1 02:18 編輯 ]
Kaix
發表於 2010-11-1 08:56
原帖由 solomon 於 2010-11-1 01:3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九卡過海, 訊號增加班次, 每小時總載客量只是微升!
我大膽預言, 到時一定在紅磡站出現瓶頸! 單是搶隧巴客,
再加上北區發展, 同現有潛在客源, 未來真的不可想像!
紅磡站點解會瓶頸?? 東鐵過海用9卡,如果馬鐵過海用8卡咋
現有東鐵隧巴客+北區發展,東鐵過海唔駛轉車,馬鐵過海呢班人就要轉車
唔係人人都要過海返工,唔好太高估過海人數,
東鐵九龍塘同旺角東已經落左一半客,
紅磡站大把位俾東西線乘客上車
東鐵過海會搶走大量隧巴客同部分荃灣線過海客,
但港鐵過海佔有率已經有6成幾,
東鐵過海段係會迫人,但客量唔會係你講到咁爆炸性
東鐵9卡,瓶頸位係大圍<>九龍塘,而一定唔會係紅磡站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0-11-1 09:08 編輯 ]
Kaix
發表於 2010-11-1 09:18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10-11-1 00: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而家龍翔道交通流量,根本負荷唔到少幾條行車線既後果,
一係比多好多錢重置行車天橋,將成個鑽石山交通網絡拆過再起,
否則真係唔洗考慮跨月台轉乘。
香港基建太完善,立交行車橋密度應該係世界之冠,
變相影響左鐵路建設靈活性,
就算係東京都冇咁多立交行車橋(立交鐵路橋就大把)
當年預留位規劃不善,冇協調鄰近環境變化,前地鐵同港英政府難辭其咎
053h4
發表於 2010-11-1 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