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py
發表於 2011-1-7 01:38
SSBT
發表於 2011-1-9 01:18
其實我都贊成279X縮短行車路線,
不過樓主既辯護理由實在太牽強…
我覺得要縮線,
一係飛左粉嶺南,上水過後經馬會道入聯和墟;
一係飛左聯和墟,改響華明/暉明路(泊街)開
既然首相講到咁多人需要轉乘,
咁咪非繁忙時間先縮線囉~
dippy
發表於 2011-1-9 02:18
eric278
發表於 2011-1-12 10:11
原帖由 SSBT 於 2011-1-9 01: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我都贊成279X縮短行車路線,
不過樓主既辯護理由實在太牽強…
我覺得要縮線,
一係飛左粉嶺南,上水過後經馬會道入聯和墟;
一係飛左聯和墟,改響華明/暉明路(泊街)開
既然首相講到咁多人需要轉乘,
咁咪非繁忙時間先縮線 ...
在1950年至1982年期間,九巴曾經在部份鄉郊路線採用全日線「不同時段,不同總站」的運作模式
例子有:
[*]1955-1963年期間的17及18號線(均為元朗-沙頭角),最末兩至三班只往來上水[*]1977-1982年期間的73號線(大埔墟-文錦渡,1980年9月16日至1982年12月24日延長為大埔工業邨-文錦渡),每日黃昏後只往來大埔至上水[*]1982-1984年的88K線(顯田-何東樓,每日2000後只提供大圍至何東樓服務,並調低全程車資)不過之後就未聽聞有全日線採用這種模式
新巴及城巴目前部份全日線正採用這種模式,如新巴95
(有錯請指正)
不過個人認為,九巴今日未必會輕易採用這種模式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11-1-12 13:32 編輯 ]
SSBT
發表於 2011-1-12 23:09
原帖由 dippy 於 2011-1-9 02:1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雍盛苑成個總站都未有線泊
有排都未駛泊街 雍盛苑個總站好似有高度限制,
雙層巴士入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