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ng
發表於 2011-7-18 00:31
原帖由 Kaix 於 2011-7-10 19:0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以前MTR方案麗城站都唔駛填海, 點解依家要填海??
轉載原文迪仔板友的圖片:
[ 本帖最後由 tonyng 於 2011-7-18 00:33 編輯 ]
|_arco
發表於 2011-7-18 03:02
Kaix
發表於 2011-7-18 22:39
原帖由 |_arco 於 2011-7-18 03:0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無見到我講認祖歸宗四個字咩
荃灣綫同西鐵起嘅時候,仍然係英國嘅規劃
個模式就係Chiltern Railways 同Metropolitan / Central Line
火車服務本身就係要快速跨區,地鐵係都市捷運
依家只係你話有問題,點解九鐵唔開多幾個站去serve d客
你咁樣浪費晒d時間響荃灣道,你睇下屯門元朗d客郁唔郁你?
地鐵已經做緊佢要做嘅,依家再提供一個火車服務仲要重疊呀?
識分莊閒未呀你
鬼唔知係英國規劃,
英國規劃唔代表係最好
西鐵本身已經站少, 停多個站有幾哂時間??
元朗至錦上路、錦上路至荃灣已經係特快路段,
荃灣至美孚又係長距離無站路段,
屯門元朗客多1-2分鐘車程會去到趕客地步??
麗城站同海濱站點同地鐵重疊?? 10分鐘內可以行到荃灣站??
咁東涌線係咪唔應該起奧運站??
旺角站/九龍站都可以做佢要做嘅, 依家再提供一個服務仲要重疊呀?
JF1261
發表於 2011-7-19 09:32
咁點解一間會盡量服務所有居民的公司
條荃灣線明明起到荃景圍對出
都無荃景圍站?
declan
發表於 2011-7-21 02:16
原帖由 yuetming 於 2011-7-9 13:4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係咁,點解西鐵不在葵芳設站 (葵芳站一樣可以接駛荃灣線)﹖
可參考《港鐵誌》第五期 page 2
[ 本帖最後由 declan 於 2011-7-21 02:17 編輯 ]
tonyng
發表於 2011-7-21 12:21
原帖由 Kaix 於 2011-7-18 22:39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麗城站同海濱站點同地鐵重疊?? 10分鐘內可以行到荃灣站??
無論當年由哪間公司興建西鐵,也不會在海興路設麗城站。
一來要遷就大欖隧道的入口及通風樓的位置(包括軌道的坡度及深度),二來該處會興建當年政府擬議的地底行車隧道。
麗城站還是留給屯荃鐵路去解決吧。
|_arco
發表於 2011-7-22 09:19
DIH
發表於 2011-7-22 16:54
原帖由 |_arco 於 2011-7-22 09:1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都真係幾不可能
東鐵trainset 長到瞓之餘,又要開27tph,仲要攝d唔知咩車入去:lol
仲要攞埋個沙田嚟玩,等直通車過台,夜晚收廠車點呀?
當年如你話齋重係British Rail緊,沙葵線可能預佢15分鐘一班,這個計劃早已煙消雲散。
但我唔知exactly係邊年的建議,歡迎板友補充。
dippy
發表於 2011-7-22 20:04
declan
發表於 2011-7-23 14:52
原帖由 dippy 於 2011-7-22 20:04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年葵芳西鐵站最大阻力唔係唔可以搬走座停車場咩
如果搬走座停車場就可以係果度做工場黎鑽挖
這亦是西鐵不設葵芳站的原因之一
其他原因還有:
地鐵方面不支持西鐵在葵芳站與地鐵交匯。
地鐵認為荃灣至葵芳一段荃灣線的繁忙時間客量甚高,需要靠東涌線(@荔景)分擔過海客後,
才在美孚(或荔枝角)承擔來自整個大西北的西鐵客量。
離題了,回歸正題……
原帖由 3ASV78 於 2011-7-8 01:48 發表 http://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為何大窩口站會設於地底,而荃灣站會設於地面?此外,葵芳及葵興被興建為架空車站,原因是否要遷就依山而建的荔景站的高度?
地面車站與車站兩端的地面路軌會導致社區割裂,亦佔用寶貴的地面,市區一般都不會採用。
- 大窩口站並非處於填海地,故跟彌敦道段一樣建於地底。
- 荃灣站方面,因為地面興建荃灣車廠,故荃灣站不建於地底。
另一方面,當年路政署亦早已規劃了大河道北天橋(大河道北車站上蓋一段由地鐵公司興建,完工後才移交予路政署),
限制了荃灣站的高度,故不能採用九龍灣站的架空模式(事實上亦無架空的必要),故直接採用地面模式興建荃灣站
- 葵芳及葵興,如其他版友所說,主要是受限於當年的填海技術,故採用架空方式建站
[ 本帖最後由 declan 於 2011-7-23 15:20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