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 20# 的帖子
上水既受落程度係一回事載客率係另一回事
巴士公司開線係睇載客率
而載客率對自負盈虧的巴士公司的重要性絕對比某區居民的受落程度更重要
如果以某區居民的受落程度去做指標考慮
是製造大帝 絕對係災難
麗港城條219X已經係一個例子
同埋以373A依種長途線早繁絕對無可能趕得切做多一個單
如果話上水區去市區的特快線少,現實係:
一來係地理位置令規劃巴士路線時上水去新界西快、出九龍慢
二來東鐵線的優勢上水又平又有位坐
北區新市鎮剛發展時
當年北區的規劃巴士路線是以上水北為主力(70、70X、71X、73、73A...)
為何依堆路線都被大減班、取消OR被迫改經其他地方?
現時北區的規劃巴士路線又為何是以粉嶺南為主力?
我在這裡引述區議會票王的一番話:「事實上區議會不是只著重粉嶺南區, 而是現在粉嶺南區居民最集中,人口較多, 要有乘客量才能支持巴士的加密班次及全日化服務。」
我覺得上水北的交通現時應該靠優化70X、278P(聯和墟-->上水北上公路)/X 改進
而不是為10%的人快5-10MIN 80%乘客額外付出25-40分鐘而改一條線
當然亦應探討banking兄的建議 興建粉嶺鐵路站交匯處 連接粉嶺南北
同時亦優化373在聯和墟的行走路線
減少巴士由粉南-->聯和墟-->上水北的行走時間至15-20min左右
[ 本帖最後由 GM 於 2012-1-18 15:5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