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vo_chan 發表於 2012-1-12 23:15

東區紅隧過海路線重組優化建議 (新線Rt.120)

現時東區的紅隧過海往油尖旺區路線主要有102, 112, 110, 118,但這幾組路線均有各自客源,
路線也有不少重疊之處,為優化東區往返油尖旺區紅隧過海路線,建議進行以下路線重整:

重組優化後:
102:班次縮減至5-10分鐘一班,減車2部給新線120,路線及總站保持不變。
110:九龍鐵路站<->西灣河(嘉亨灣),來回改經愛秩序灣/筲箕灣道,不經耀東及鰂魚涌至天后一段英皇道,
         主要客源重新定位為紅隧<>太古城至筲箕灣「半特快」,因來回依然停銅鑼灣。
112:港島總站建議縮短至銅鑼灣(天后),為配合此改動,25將不經天后總站,25C取消繞經天后總站班次。
118:兩邊總站保持不變,往小西灣方向不停北角,此部份由新線120取代。
118P:將縮減下午往小西灣之班次,並不經柴灣漁灣邨一帶,主力做杏花邨及小西灣。
120:深水埗(東京街)<->筲箕灣,往港島方向經彌敦道, 電氣道, 渣華道(取代118北角服務)後往鰂魚涌,太古,耀東往筲箕灣,往九龍方向紅隧口則取道清風街天橋往紅隧,公主道直達旺角東,但不經彌敦道。

路線重組後如下:

110:九龍鐵路站<--->西灣河(嘉亨灣):
重組後來回改經愛秩序灣及筲箕灣道(西灣河),過銅鑼灣(興發街)後經東區走廊直達太古城,不經耀東及英皇道。
重組後110之服務時間, 收費及班次保持不變,減車三架,用車建議全線改派單層巴士行走。

路線 :
九龍鐵路站開:
站內通道->雅翔道->柯士甸道西->匯民道->匯翔道->廣東道->梳士巴利道->漆咸道南->天橋->漆咸道南->康莊道->
海底隧道->告士打道->維園道->天橋->告士打道->高士威道->興發街->東區走廊->太古灣道->太豐路->太古城道->
太茂路->太古灣道->太榮路->太古城道->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寶文街->望隆街->
東喜道->愛秩序灣道->愛賢街->愛勤道->太安街->太康街->嘉亨灣巴士總站。

西灣河(嘉亨灣)開:
寶文街->望隆街->東喜道->愛禮街->愛賢街->愛秩序灣道->東喜道->未命名道->南安里->筲箕灣道->太古城道->
太茂路->太古灣道->東區走廊->***興發街(視乎交通情況可沿東區走廊直落告士打道)->維園道->告士打道->
***天橋(視乎交通情況可改行堅拿道或杜老誌道)->海底隧道->康莊道->漆咸道南->梳士巴利道->九龍公園徑->
廣東道->佐敦道->雅翔道->站內通道->九龍鐵路站巴士總站。

沿線停站:
九龍鐵路站開:
1) 九龍鐵路站
2) 柯士甸道
3) 北京道
4) 新世界中心
5) 加連威老道
6) 香港科學館
7) 牲口站
8) 海底隧道
9) 告士打道維園
10) 維多利亞公園
11) 興發街
12) 太古城中心
13) 太古城雅蓮閣
14) 太古城太湖閣
15) 太安樓
16) 海晏街
17) 愛秩序灣道
18) 南安里
19) 筲箕灣巴士總站
20) 愛東商場
21) 東旭苑東曉閣
22) 嘉亨灣巴士總站

西灣河(嘉亨灣)開:
1) 嘉亨灣巴士總站
2) 東旭苑東曉閣
3) 愛賢街
4) 峻峰花園
5) 筲箕灣巴士總站
6) 新成街
7) 海晏街
8) 西灣河文娛中心
9) 太富街
10) 太古城中心
11) 百德新街
12) 景隆街
13) 海底隧道
14) 香港理工大學
15) 香港科學館
16) 尖沙咀麼地道
17) 新世界中心
18) 九龍公園徑
19) 中港城
20) 政府合署
21) 柯士甸道西
22) 九龍鐵路站


112:蘇屋<--->銅鑼灣(天后)
港島總站建議縮短至銅鑼灣(天后),為配合此改動,25將不經天后總站,25C取消繞經天后總站班次,以騰出車坑給112停放。
112縮短至銅鑼灣(天后)後,來回將取消英皇道沿線所有分站及北角(百福道)總站,其他分站將維持不變。
而縮短後之112班次及服務時間保持不變,唯縮短後需減車四架,九巴騰出之車源將調撥往新開辦之120號線。


118:
重組後往小西灣方向不停北角,取消銅鑼灣避風塘至電照街所有分站,過紅隧後直達柴灣道(阿公岩道)分站後返回原有路線,
往九龍方向路線及分站則保持不變。重組後兩邊開出班次縮減至4-8分鐘一班,服務時間保持不變,減車約8輛以調撥資源開辦新線120號。

118P:
由於重組後118將往小西灣方向將不停北角,取道東區走廊直達柴灣道,118P客量往小西灣方向會有所影響,
建議118P縮減班次至15-20分一班,由10班縮減至8班,小西灣方向路線亦會更改為不停柴灣,停杏花邨後取道
永泰道前往小西灣。而118P往九龍方向將保持不變。

班次:
深水埗(東京街)開:
16:55, 17:10, 17:25, 17:40, 17:55, 18:15, 18:35, 18:55

路線:
由深水埗(東京街)開出經原有路線至杏花邨總站後,改經杏花邨巴士總站->盛泰道->永泰道->柴灣道返回原有路線至小西灣(藍灣半島)巴士總站。

118P(只限往小西灣方向)沿線分站改動站:
往小西灣方向過城巴車廠分站後,加停柴灣工業城,取消張掁興伉儷書院, 怡泰街及漁灣邨分站。



***全新路線120:深水埗(東京街)<->筲箕灣 (九巴/城巴合辦)
此線是因應重組後118往小西灣方向將不停北角而開辦,來回主要途經深水埗,旺角,炮台山,北角,鰂魚涌及取代110重組後不停的耀東。
由於此線往九龍方向定線難免會與102路線過份重疊及,特顯本線之獨特性及優點,所以本線往九龍方向過清風街天橋後直達紅隧口,
不經佐敦及油麻地,過紅隧口後取道公主道及衛理道直達旺角,以吸引部份原有102客源改乘本線前往紅隧口, 旺角東及太子一帶。
往港島方向則會取道電氣道及渣華道往鰂魚涌。

120:深水埗(東京街)<->筲箕灣

每日:
深水埗(東京街)開:
06:05 – 00:00
筲箕灣開:
06:00 – 00:00
班次:每8-15分鐘一班

收費:
全程收費:$9.8
太子鐵路站往筲箕灣:$9.3
英皇道(健威花園)往深水埗(東京街):$9.3
過海底隧道後:$5.7

路線 :
深水埗(東京街)開:
未命名道->深旺道->東京街西->東京街->青山道->欽州街->長沙灣道->彌敦道->加士居道->漆咸道南->康莊道->海底隧道->
告士打道->維園道->歌頓道->電氣道->渣華道->英皇道->康山道->英皇道->筲箕灣道->太康街->鯉景道->太安街->成安街->
耀興道->南康街->筲箕灣道->愛秩序街->南安街->筲箕灣巴士總站。

筲箕灣開:
未命名道->南安里->筲箕灣道->新成街->耀興道->惠亨街->太祥街->筲箕灣道->英皇道->康山道->英皇道->清風街天橋->
維園道->告士打道->杜老誌道天橋->杜老誌道->鴻興道->海底隧道->康莊道->公主道->衛理道->染布房街->聯運街->弼街->
洗衣街->太子道西->砵蘭街->汝州街->欽州街->欽州街西->深旺道->未命名道->深水埗(東京街)巴士總站。

沿線停站:
1) 深水埗(東京街)巴士總站
2) 麗閣邨
3) 長沙灣鐵路站
4) 營盤街
5) 深水埗福華街
6) 深水埗北河街
7) 深水埗楓樹街
8) 太子鐵路站
9) 旺角水渠道
10) 旺角奶路臣街
11) 旺角登打士街
12) 油麻地文明里
13) 勞資審裁處
14) 牲口站
15)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
16) 銅鑼灣避風塘
17) 歌頓道
18) 電氣道街市
19) 城市花園
20) 粵華酒店
21) 琴行街
22) 電照街
23) 北角消防局
24) 北角官立小學
25) 新威園
26) 船塢里
27) 康怡廣場
28) 太康樓
29) 港島民生書院
30) 東欣苑
31) 東熹苑
32) 東熹苑逸熹閣
33) 耀東邨耀華樓
34) 耀東邨耀興樓
35) 耀東邨耀貴樓
36) 筲箕灣廣場
37) 筲箕灣巴士總站

筲箕灣開:
1) 筲箕灣巴士總站
2) 新成街
3) 筲箕灣廣場
4) 東盛苑
5) 耀東邨總站
6) 耀東邨耀華樓
7) 東熹苑景熹閣
8) 興東邨
9) 太寧街
10) 康怡廣場
11) 寶峰園
12) 新威園
13) 民新街
14) 健康村
15) 健威花園
16) 新都城大廈
17) 長康街
18) 炮台山鐵路站
19) 清風街天橋
20) 海底隧道收費廣場
21) 何文田山道
22) 麥花臣遊樂場
23) 聯運街
24) 伊利沙伯中學
25) 太子鐵路站
26) 運動場道
27) 深水埗南昌街
28) 深水埗桂林街
29) 深水埗基隆街
30) 通州街公園
31) 富昌邨
32) 東京街西
33) 深水埗(東京街)

用車:120全線用車約14-16架,用車主要由102, 110, 112, 118重組服務後調派過來。

此重組計劃各地方均有得失,如有改善之處,請板友熱烈提出及討論。

歡迎討論及意見:)

[ 本帖最後由 volvo_chan 於 2012-1-14 19:42 編輯 ]

S3BL100 發表於 2012-1-13 12:04

想知道樓主大大今次係放料定係純粹建議?:lol:handshake

===

anyway,講返個建議本身,英皇道由原本102/110/112變成102/110/112/120四條線,
互有重疊,我唔肯定係咪好事。
我一路都覺得,如果東區接受到放棄110呢條根本唔多客的尖咀線,
換取加強來往旺角的服務,咁成件事會易辦好多,各線之間的分工亦可以更加清晰。

我一路都有個大概如下的idea:
102
縮短至鰂魚涌海澤街,與N72同站,九巴城巴各減車五架,班次稍作縮減

102X
全日行走,來往美孚至筲箕灣,來回經健康村上落橋出入東區走廊,
取消北角至銅鑼灣之間所有車站,九巴城巴各派車七架,可以做到全日約10分鐘一班。

118
因為渣華道本身都有人搭118去柴灣小西灣,我唔肯定將條線東行都掟上東廊係咪明智。
但係如果目的係將118東行都改行快路,加快九龍返柴灣的車程的話,
咁102X就有必要維園道落橋,行全段渣華道,對鰂魚涌至筲箕灣的特快效果就會差少少。

112
為支持102X全日行走,九巴新巴各削減兩架車,班次略作調整。
其實最理想係成條線縮去天后,但係而家英皇道西行過海都係叫緊兩飛,
如果就咁縮102,果段英皇道會變相大幅減班,
加上112好大機會快過102入紅隧,因此縮112的理由似乎唔係太充份。
(港島方向就102快,唔存在呢個問題)

110
放棄尖沙咀,改為維港灣 - 筲箕灣,並大幅修改行車路線。
港島方向:http://g.co/maps/v9n8q
離開維港灣總站後,經奧運站、海泓道、窩打老道、培正道、公主道入紅隧;
過海後維園道落橋,經渣華道,跟118上東廊,太古城出,返回原線
九龍方向:http://g.co/maps/wmyya
經原線至太古城後上東廊,民康街落橋,清風街上橋,停景隆街(google map畫唔到)後
直入紅隧。後經公主道、衞理道、染布房街、亞皆老街往大角咀。

兩邊唔行彌敦道係因為quota問題,但係定線上都服務到旺角最多人的地區,
亦俾唔想行出彌敦道、貪快的客多一個選擇,特別係九龍方向。

用車數目維持不變,大約可以維持返現有班次。

或者可以諗多一樣野,就係110改清風街上橋兼且做到旺角之後,
係咪有充份理由可以俾112放棄炮台山同北角,順理成章縮去天后。

突然間發覺我改110的定線同樓主條120異曲同工:victory:

volvo_chan 發表於 2012-1-13 12:29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2-1-13 12: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anyway,講返個建議本身,英皇道由原本102/110/112變成102/110/112/120四條線,
互有重疊,我唔肯定係咪好事。
我一路都覺得,如果東區接受到放棄110呢條根本唔多客的尖咀線,
換取加強來往旺角的服務,咁成件事會易辦好多,各線之間的分工亦可以更加清晰。
你睇多次我份建議,重組後英皇道都係得三條線,只是由110變成120,
重組後110會主力做筲箕灣, 西灣河, 太古, 銅鑼灣往返紅隧口及尖沙咀客,
不會經英皇道,希望搶到批港鐵同102紅隧口客。耀東邨就會由本身去尖沙咀的110
變成去旺角的120(我相信對耀東人來說絕對是厚禮),咁又會有批新客/原102客改坐120。

其實呢份建議我都有考慮過將112縮短至天后,因為建議實行後102/120理應可以
完全取代112天后至北角一段服務,可惜天后應該無位放(除非將25不停天后站騰條坑出黎),
所以唔搞佢住,當然如果事成(112縮短至天后),112估計又可以減四架車出黎,
在這份重組優化建議來說就絕對是錦上添花,各路線在功能上更具效益!

其實我整份建議最大目的只是想118往小西灣方向不停北角上東廊同埋簡化110定線,
不過你都知過海線係牽一髮動全身,所以真係要做場大龍鳳先搞得掂。

PS:已經將S3BL100兄提出112縮短之建議加入小弟原建議之內容上!

[ 本帖最後由 volvo_chan 於 2012-1-13 12:59 編輯 ]

S3BL100 發表於 2012-1-13 12:41

原帖由 volvo_chan 於 2012-1-13 12: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你睇多次我份建議,重組後英皇道都係得三條線,只是由110變成120,
重組後110會主力做筲箕灣, 西灣河, 太古, 銅鑼灣往返紅隧口及尖沙咀客,
不會經英皇道,希望搶到批港鐵同102紅隧口客。耀東邨就會由本身去尖沙咀的110
變成 ...

唔好意思,眼大睇過籠……:L

其實成個構思本身係唔錯,但係我始終都想搵方法炮製一條真正的太古坊/西灣河/筲箕灣全日特快,
健康村上落東廊。用120做當然快過102,但係分別其實只係經與唔經興發街,
大家依然要碌晒成條英皇道。

當然120好過無。

另外,天后站無位而又真係要縮112的話,可以考慮112擺內街,
或者將E11掟出去附近內街既……前提係要有條線正常情況下入紅隧速度唔慢得過112先得。

dippy 發表於 2012-1-13 12:46

S3BL100 發表於 2012-1-13 12:50

原帖由 dippy 於 2012-1-13 12:4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102P全日
914,112調總站
102縮去百福道
118(P)開多D已經差唔多搞掂

914拉去北角,要加幾多架車先搞掂?
112減出來的車已經要分俾102拆線,仲有車可以加俾914咩?北角會有人搭呢條914碌到去上環先過海咩?

hkaiw 發表於 2012-1-13 13:30

之前不少站友提及過,118改為雙向均途經東區走廊的話,便會視作特快過海線而要加價至$10.5,有可能會被個別居民、區議員反對。

dippy 發表於 2012-1-13 18:14

cong 發表於 2012-1-13 20:42

dippy 發表於 2012-1-13 20:49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東區紅隧過海路線重組優化建議 (新線Rt.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