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BL100
發表於 2012-10-1 01:13
原帖由 cong 於 2012-10-1 00:1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我話之你繁忙時間樂華有幾多人上, 淘大係咪唔駛搭車先? 2A 係咪班班飛站完全上唔到車先?
我話2A坐唔滿, 係承接你講 2A 離開樂華既情況, 係未包淘大客
同樣道理,27 咁完既班次係預埋彩雲坪石, 唔計叫做打橫黎講
...
我只可以話,你無見識過繁忙時間2A的盛況……
未入牛頭角總站已經要企,埋完牛頭角總站幾乎肯定頂閘走人(28都係),
淘大上到車都只係因為果個站一定有人落。
而淘大本身離地鐵站更近,又有紅小同13D執雞,情況已經好唔同。
想彩福客搭條線,唔一定要有2A咁密,只要收費平過地鐵
兼且等車加埋車程快過行萬里長城落九龍灣(唔好唔記得繁忙時間九龍灣未必上到車)
咁就一定會吸到大部份人支持。
所以我先一路強調條線係要直出而唔係兜彩虹道或者啟業。
24唔好做係因為內外俾人夾攻,但係彩福係獨巿生意。
啟業麗晶的地理環境根本同三彩好唔同,
搵位處平地兼且唔係獨巿的24,同埋三彩去比,根本無意思。
S3BL100
發表於 2012-10-1 01:29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2-10-1 00:2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紅小可以客滿先開,唔洗跟時間表開車
巴士可以嗎?
你仲未解釋到20分鐘一班仲可以點調整
當佢最差時段20分鐘一班,三架車搞掂,蝕極有限。
而且睇返樂華同四順人口數據比較,我唔認為彩福旺角會差到20分一班都載空氣。
事實上,雙彩加彩福都有近三萬人,根本同樂華差唔多。
樂華支持到9-13分一班2A,我用單層做15分一班起家,可能已經係有少少低估需求。
當山下條24有其他大量交通工具競爭,咁既班次一單仲執到八個十個啟業客,
彩福旺角線又有冇可能載空氣?
四彩行約10分鐘就有車搭,個別座數如彩義、彩仁行去新清只需約5分鐘
你實在無必要以「15分鐘」以偏概全
如果樂華有無障礙通道設施落山,我唔反對你既講法
雖然四彩與樂華同樣係山上,但地理位置好明顯有分別
附近既配套亦都好唔同
不能混為一談
正如上文所講,even彩德果幾座,都係行隧道天橋落九龍灣多過行條無乜人既彩興里出新清水。
碰著天氣惡劣,更加唔會有人行出彩雲。
三彩有無障礙通道落山,但係大部份都係斜路同電梯,
要講無障礙,我大可以話樂華可以推住架輪椅振華道上落山:lol
仲有,樂華個別座數行落去牛頭角地鐵站並唔係太遠,
根本同三彩落地鐵站差唔多,有冇無障礙通道對於健全人士根本無分別,因為一樣要行好遠。
無障礙通道唔會滿足到山上的交通需求。
又話四彩交通唔好,又要搵等到唔知何年何日先會做野既九巴開線
你係急市民所急,還是另有所圖?
另外又忽然關心車流量問題,係咪同自己一貫既立場背道而馳?
紅小雖然係貴,但正正就係站位不受限制,更快更直接到達目的地,且班次一定密過巴士
比巴士已經更適合於四彩既站位問題及居民需要
根本放寬限制俾紅小自行決定加入與否,就已經證明該地點係咪有需求係咪令營辦商賺到錢
無需要你強迫巴士公司盡社會責任
何況紅小無固定路線、服務時間及班次限制,能因應地區情況自行調整,靈活而有彈性,更切合地區需要
紅小數量有限制
其次如果能夠令紅小轉為專線小巴(83A/M都係由紅轉綠),能作出進一步規管更符合政府政策
急巿民所急唔代表有垃圾都要照食落肚。
一個鐘放多四架巴士落旺角,同埋一個鐘放多20架小巴入旺角,係咪又無分別?
而如果你認為一個鐘頭放多四架巴士落旺角係唔符合政府政策的話,
點解一個鐘塞多20架小巴入旺角,用效率較低的小巴取代效率較高的巴士
做一D本身應該用大巴做的非接駁服務,又係合乎政府政策呢?
cong
發表於 2012-10-1 08:21
vilo
發表於 2012-10-1 14:37
如果擔心條線唔夠客,不如來回行新清水、彩虹道,至少做埋新蒲崗、黃大仙,最多慢10分鐘,無理由要人去呢兩度轉車,或者專登開條新小巴線
同埋,又做到九龍城個站,俾人轉車去土瓜灣、深水埗同過海
真係要快既,個個行晒去搭地鐵啦
kay
發表於 2012-10-1 15:31
不過講真,如果運吉真係想用小巴做彩褔-旺角
早就開左,唔駛一路等九巴同埋叫極唔郁
小巴依家都無以前咁好賺
運吉招標既新綠小線,多數都係一D社會責任既線
近年新招標既線,有D都做唔住
綠VAN往返三彩同地鐵站,密食當三翻,亦未必肯抽幾部行旺角線
紅VAN有比三彩更好賺既線,更加唔會係三彩發圍
JX9097
發表於 2012-10-1 17:39
原帖由 kay 於 2012-10-1 15: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紅VAN有比三彩更好賺既線,更加唔會係三彩發圍
紅van應該唔可以過彩霞道
所以根本做唔到三彩
GL3789
發表於 2012-10-1 19:31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2-10-1 01: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當佢最差時段20分鐘一班,三架車搞掂,蝕極有限。
而且睇返樂華同四順人口數據比較,我唔認為彩福旺角會差到20分一班都載空氣。
事實上,雙彩加彩福都有近三萬人,根本同樂華差唔多。
樂華支持到9-13分一班2A,我用單層做15分 ...
如你所講24一單執到十個八個客,已經係小巴所能應付
巴士與小巴既效率實無可爭辯
四彩,現時交通服務供應已經足夠應付需求
開條班次疏既巴士線直入彩福都唔知吸到幾多客,根本無絕對優勢
因此放寬紅小限制,由市場主導已經係唔錯既選擇
如九巴3M/24/28A,自綠小37M/46/22M開辦,客量插水式下跌
對於居民,屬意邊種交通工具作為佢地出入既首要選擇已經不言而喻
你有必要腹背受敵,既與居民作對,又與巴士公司為敵嗎?
[ 本帖最後由 GL3789 於 2012-10-1 19:32 編輯 ]
EX-TL
發表於 2012-10-1 19:44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2-10-1 19: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你所講24一單執到十個八個客,已經係小巴所能應付
巴士與小巴既效率實無可爭辯
四彩,現時交通服務供應已經足夠應付需求
開條班次疏既巴士線直入彩福都唔知吸到幾多客,根本無絕對優勢
因此放寬紅小限制,由市場主導已 ...
紅小係應該慢慢被取締, 而唔係再放寬新市場, 由紅小市場做主導更加冇可能.
kay
發表於 2012-10-1 20:00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2-10-1 19: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你所講24一單執到十個八個客,已經係小巴所能應付
巴士與小巴既效率實無可爭辯
四彩,現時交通服務供應已經足夠應付需求
開條班次疏既巴士線直入彩福都唔知吸到幾多客,根本無絕對優勢
因此放寬紅小限制,由市場主導已 ...
24同28A,我會認同係運吉既錯
如果無46/22M,24/28A未必會咁慘
當然,24唔單只死於46,仲有條天橋
近年已經比較少有新小巴線直接同巴士對撼
但就越黎越多倒返轉,巴士要幫小巴疏導乘客,或者巴士要代替某D小巴
例子好多我就唔再詳細講
有時居民未必真係屬意某類交通,有得揀都叫做有數據
但好似彩褔乜都無,一係行一係搭小巴落彩虹
如果只係純粹搵一條對外巴士線塞住彩褔班人把口
求其叫九巴搵3-4架車做旺角線招呼佢地都夠晒,之後可以大條道理關後門,close左個file
專心搞安達臣觀塘後花園
運吉係彩褔對外巴士hold左咁耐,一直都想九巴做
無非都係唔想歷史重演,湊大小巴,點知小巴食唔晒D客,最尾都要靠巴士幫拖
最尾付出既交通資源,唔係講緊3-4部九巴,係3-4部九巴加埋幾十部小巴
何況依家橫睇直睇,九龍區有無十幾部小巴去應酬彩褔<>旺角線都成問題
S3BL100
發表於 2012-10-1 23:02
原帖由 GL3789 於 2012-10-1 19: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你所講24一單執到十個八個客,已經係小巴所能應付
巴士與小巴既效率實無可爭辯
我個point係,24咁既環境都有十個八個客,三彩入面無其他交通工具競爭,
又會唔會得十個八個客咁少?
同埋你好選擇性地twist我既point囉,
如果條線真係得十個八個客,但係用巴士做,當然無效率,用小巴做效率較高;
但係如果條線起碼有30個客,繁忙時間會爆,咁用小巴做又咪係效率較高呢?
不過香港就係太多大巴線用小巴做、小巴線用大巴做,本末倒置的例子,
而你亦似乎對呢d失敗經驗視若罔聞,想一錯再錯。
每個鐘塞多20架小巴對旺角車流的影響,你無答過我。
四彩,現時交通服務供應已經足夠應付需求
開條班次疏既巴士線直入彩福都唔知吸到幾多客,根本無絕對優勢
因此放寬紅小限制,由市場主導已經係唔錯既選擇
九龍灣站上繁可以等三班車先上到,呢個已經未計牛頭角下村入伙。
但係巴士無加過,地鐵亦差唔多去到加班極限,呢d叫唔叫做「足夠應付需求」?
三彩入面的交通工具應付唔到入面居民需要,令到大部分居民每日都要行三個字
去第二個區(九龍灣站)搭車,加重該區負荷,呢D又叫唔叫做「足夠應付需求」?
如九巴3M/24/28A,自綠小37M/46/22M開辦,客量插水式下跌
對於居民,屬意邊種交通工具作為佢地出入既首要選擇已經不言而喻
你有必要腹背受敵,既與居民作對,又與巴士公司為敵嗎?
我唔知你咩邏輯,原本有巴士,之後開多一條小巴同佢重疊,
一定會分薄客源,但係唔代表所有居民一開頭都係屬意小巴而唔係巴士出入喎。
巴士俾人分走左D客,如果剩餘客量支持唔到既,咪減班,
減班咪令到巴士吸引力相對降低,更多人轉投小巴,之後小巴再加班,
再搶左堆巴士客,一路惡性循環囉。
絕對唔係居民一開始就鍾意小巴而唔鍾意搭巴士。
你試下做個調查,睇下如果定線一樣的話,
居民到底有幾多個會prefer開條收得比巴士貴一截,又更難監管的小巴
而唔係直接開巴士上山?
上述例子所謂居民鍾意搭小巴唔搭巴士的假象,都只係
有小巴作為另一個選擇之後,先至慢慢形成。
請唔好將價值觀強加在一班公屋居民身上,你代表唔到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