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ppy 發表於 2013-2-15 21:59

s3n370 發表於 2013-2-15 22:43

原帖由 kei_hk 於 2013-2-15 10:3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以人流去計﹐的確唔需要現時的闊度。

但由於要照顧直向(去火車站方向)及橫向的人流﹐便要有多條橫向天橋。
因為橫向天橋較多﹐所以為了方便興建及日後潛在增加接駁口的機會﹐才把直向的主體橋去做到特別闊。



同上文一樣,頭一句話唔關人流事,轉個頭又話要照顧兩個方向人流要起到咁闊,繼續自相矛盾:L

就算係閣下帖內連結所指,旺角站直上天橋個駁口位,主橋咪一樣要特別再造闊...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3-2-16 01:37 編輯 ]

s3n370 發表於 2013-2-15 22:51

原帖由 dippy 於 2013-2-15 21:5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承重係一樣
咁窄啲果啲橋咪好哂料?!

一條橋既闊度某程度上已經反抰左個橋躉設計承重係多定少
(當然橋躉既密度都有關係)
大河道橋既問題除左無辦法建造巨型橋躉
另一個問題係橋跨長
所以即使一個橋躉承重一樣
橋面都唔可以造太闊
仲未計側抵既橋躉本身就係比較麻煩
因為好倚靠橋躉既硬度

小弟講佐咁耐都係講緊承重力同的物料、外觀及建造方式等一D關係都無。

反而閣下#31, #36係用材料、建迼方式分析邊樣承重好D,完無講過同闊度有關係喎...

s3n370 發表於 2013-2-15 23:11

原帖由 dippy 於 2013-2-15 21:5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行人天橋唔可以隨便加落橋位
你搞笑乎?
行人橋只要結構相互無關係
貼埋拆左啲欄杆已經OK
旺角道橋駁番弼街果段已經係咁

粗字唔係一個簡單的要求。

當然,如果好似如心廣場接駁運輸大樓的橋,完全由如心廣場單邊支承,
又或者荃灣政府合署駁往愉景新城天橋的天橋咁,在現有結構下再加橋柱支撐,
弼街個例子,更加係新舊兩橋地理及走向配合,
才容許拆個欄就可以加出入口。
更簡單係0係橋邊再起橋柱都得,但以旺角道的情況,難以永久封多條行車線去起。

問題係如心廣場的例子往往要牽涉到深入大廈內的結構,會影響將來改建的彈性。以旺角小型地段做單邊支承,更是苛求。
荃灣政府合署的例子需要在現有結構下打樁,難度唔細。在旺角道咁繁忙的街道做,更係難上加難。
唔係話完全做唔到,但非不得己,都會揀其他方案。呢兩類橋極罕見,就係咁解。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13-2-16 02:00 編輯 ]

jpoon 發表於 2013-2-15 23:23

原帖由 dippy 於 2013-2-15 21:5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承重係一樣
咁窄啲果啲橋咪好哂料?!

一條橋既闊度某程度上已經反抰左個橋躉設計承重係多定少
(當然橋躉既密度都有關係)
大河道橋既問題除左無辦法建造巨型橋躉
另一個問題係橋跨長
所以即使一個橋躉承重一樣
橋面都唔可以造太闊
仲未計側抵既橋躉本身就係比較麻煩
因為好倚靠橋躉既硬度
從閣下呢幾篇文睇,建議閣下搵個讀過土木工程既朋友請教下先好上黎貼文,以免浪費大家既時間

s3n370 發表於 2013-2-16 01:26

原帖由 jpoon 於 2013-2-15 23:23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從閣下呢幾篇文睇,建議閣下搵個讀過土木工程既朋友請教下先好上黎貼文,以免浪費大家既時間

唔識上黎吹下水唔緊要,最弊係一知半解就扮專家。
識0既當笑話,唔識又判斷力稍欠0既就當係寶。尤其是巴士、鐵路版,好多流言、乜乜禁令,就係咁傳下傳下就變“真”。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3-2-16 11:26

回復 42# 的帖子

先不論他的論點是否正確,但邏輯上,他在文中的意思其實應該是,因為有橫街往火車站和橫過旺角道兩種人流,必須有多個出入口。
既然沒位建出口到主橋的支柱,分成樓梯,橫橋,主橋三個部分,
倒不如將主橋建闊,出口部份變成只是支撐地面至橋面的樓梯等的結構,
這樣就能使主橋和出口的結構分離,好讓以後能增加出入口,順便為日後人流預留空間。

不過,從這段天橋可見,
http://goo.gl/maps/l2NFU
出口好像真的是分開三部分,增加出口應該並不是純粹拆欄這麼簡單。

[ 本帖最後由 Hongkonger 於 2013-2-16 11:38 編輯 ]

dippy 發表於 2013-2-16 12:27

peterson 發表於 2013-2-17 00:40

其實,你們論到結構,會不會舉 灣仔 柯布連道行人天橋 作例子會更有研究價值嗎?

http://goo.gl/maps/WVKti

http://goo.gl/maps/hV8ym


不過,大河道天橋 這樣窄,
最主要原因不就是與當年顧問公司計算出來的人流量有關嗎?

hkaiw 發表於 2013-2-17 10:11

原帖由 peterson 於 2013-2-17 00:4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你們論到結構,會不會舉 灣仔 柯布連道行人天橋 作例子會更有研究價值嗎?
干諾道中的行人天橋亦有同樣的設計:
http://goo.gl/maps/vqzMq
http://goo.gl/maps/i4bzr
http://goo.gl/maps/M4TYq
還有以下已拆卸的(相片上方那條):
http://www.chinamotorbus.com/bus/jumbo/photo_details.php?photo=16652&start=0&end=47&company=T&page=0
頁: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大河道天橋局部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