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為何以前重組容易,答案是因為現在有一些不懂巴士的人在以太狹小的眼光看東西。請各位自己上rthk聽下上周四的那些偉倫,你會笑出聲……而真正懂的巴士公司和我們這些站友反而聲音小了。
現在就是『外行人管內行人』不但不發揮中立的優點,反而是負擔。真想知道本版對rdp的討論,當局有無看過。 其實都唔駛問佢地係咪研究巴士....
只需要問下佢地,有幾多個係巴士乘客:L
外行人管內行人......政治就係咁,你無可能要求一個從政者十項全能,
但當行內人出聲的時候,
呢班行外人有幾何會聽,
定還是當自己真係識哂,自己先係真理?
香港的政客,傳媒,大多數都係文科出身,(又唔識 Econ)
對住呢 D technical 野的時候,
就全部企哂起度
原帖由 JA3907 於 2013-2-4 19:1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對巴士提出意見的人們,包括議員,政府和社會,到底有多少人是研究巴士的?有時又不能全怪他們,也許是無知的犯錯。有時真想做個統計,5年來rdp的所有項目,成功落實有多少%?
有人問為何以前重組容易,答案是因為現在有一些不懂巴士的人在以太狹小的眼光看東西。請各位自己上rthk聽下上周四的那些偉倫,你會笑出聲……而真正懂的巴士公司和我們這些站友反而聲音小了。
現在就是『外行人管內行人』不但不發揮中立的優點,反而是負擔。真想知道本版對rdp的討論,當局有無看過。
[ 本帖最後由 LF5502 於 2013-2-4 19:43 編輯 ] 平心而論,議會的阻撓是其中一個因素;但巴士公司(尤以K公司為甚),本身亦要負相當責任。
1.在非空調時代,巴士定位是一種以便宜取勝的交通工具,地鐵票價則相對高,但以準時、快及有冷氣取勝;但自從巴士空調化以後,巴士票價三級跳,巴士已經演變為以舒適取勝,但票價偏高的交通工具,而鐵路則反而变為以便宜(非全部但大多數車程)及準時佔優。
公共集體運輸,票價始終為市民其中一個最重要考慮因素,加上較準時,巴士單靠舒適但票價缺乏競爭力,可以看到,要求便宜又準時,以及講究舒適的搭客群比較,孰多孰少,巴士淪為小眾的原因顯而易見。
2.新市鎮發展成熟,區內線早年K公司一直有壟斷優勢,故分段收費往往貴得不合理,但面對綠小網絡日益完善加入競爭,巴士公司卻漠視市場現實,繼續妄求以貴價劏客。以沙田第一城至廣源為例,巴士收費高達$4.8-5.2,票價竟高或相等於往樂富/黃大仙的票價,但804綠小則只需$3.3,相差達50%,致綠小常大排長龍,巴士班次雖然頻密,但卻流失大量短途客。
3.欠缺長遠目光:綠小44、37m、新記798做得有聲有色,但當年實乃巴士公司無心戀戰,綠小才得以獲得經營權,K公司拱手把有潛質路線相讓,肥水流向別人田。
4.經營作風保守及抱殘守缺:路線重組不成功,政棍阻撓固然是其中主因,但任何談判應該達至雙贏,方能容易達成協議,但巴士公司所提方案往往只側重公司本身利益,輕視乘客利益及政治現實,談判結果自然一事無成,造成雙輸局面。
以一些新界區內長途線(73a等埔公長途路線)為例,如果肯效法對面海公司引入雙向分段,降低票價,以加強流水作用,再作為跟議會討價還價的交換條件,相信談判會較易得到成果,在減少重疊路線之餘,亦能善用長途埔公車輔助區內流水線,減少該等路線載空氣的資源浪費。
4.動輒收車,脫班嚴重:時常動輒等候半小時以上,當乘客試得幾次脫班之苦,自然萌生早知搭鐵之念。此舉只會把求舒適、點對點怕轉車的巴士主要搭客源趕向鐵路。試想,橫與其在巴士站罰企,倒不如保鐵,起碼時間容易預計,短途車更往往較便宜。
5.班次資訊倒退:巴士公司為方便收車,竟把本來定點開出的班次更改(例如:由不同時段列出13分鐘/班及25分鐘/班的班次,改為以13-25/班列出,此舉令乘客不能預計開車時間。現實中,沒有人想呆等25分鐘以上,因此連熟客也趕走,令客量雪上加霜!
以上只是其中幾個因素,歡迎大家理性討論。
[ 本帖最後由 wawa0006 於 2013-2-4 22:05 編輯 ]
回復 13# 的帖子
我想用個例子去補充。本人係中環中心附近返工, 放工好多時要去旺角/葵芳。
中環去旺角/葵芳, 點都唔夠港鐵快同平 (好多公司有秘書小姐中午代拍兩蚊機),
但除非好趕時間, 否則仍然會搭巴士。
香港地打份工, 簡直係要渣盡你生命每一滴,
放工已經好攰, 我只係想靜靜聽歌、訓覺, 貴兩三蚊頂多當買30分鐘舒適。
入葵芳我會坐930, 去旺角我會坐905。
但近大半年, 我坐930既次數不變, 但905就越來越少。
好簡單, 服務質素問題。以前905密密車, 中環上車包有位 (雖然未必有窗口位),
但而家放工動輒就15-20分鐘 (九巴時段), 埋到站仲要企。
唔好理塞車定乜野理由, 我唔坐港鐵就係因為攰,
如果巴士一樣要企, 我點解唔搭港鐵平D又快D, 企都冇咁耐?
為乜我要比多幾蚊懲罰自己?
唔好一味賴區議員、路線設計。
好多路線根本同鐵路或其他交通工具冇衝突,
但點解客量都會繼續跌?
根本係因為連最基本服務要求都達唔到, 自己趕客走。
當然你可以話交通情況, 缺車缺人, 但乘客唔係善堂, 冇責任同情經營不善的公司。 一間公司故步自封,一路只係好就食唔好就唔食
唔好果啲只係一路諗cut唔諗點去重組改善經營環境
咁我都想知又何來有未來?
呢啲公共事業唔同地產吧,除非你拎晒手頭上呢3千幾架車出嚟就另論 某公司希望車車都頂閘過海
但又不太記得自己路線收費比鐵路貴
有很多乘客雖然希望一程車到達目的地
但不是要日日全程企(尤指某些長途過海線) 巴士未來係被政治手段所偷走
立法會議員/運輸署高層當數據等於一切,唔會實地考察,經常錯估形勢,做成服務錯配,有人無車搭,有車無人搭
區議員既制度本身係有好處,但偏偏又被自私的人性所拖累以致弊病叢生,猶如民國時期的軍閥一樣,高薪低能為選票撈油水,對巴士服務最好加班減價,改線唔好改,樓下要有18 區既路線,但另一方面又話巴士污染勁,要限制巴士數目,自相矛盾自欺欺人
至於巴士公司要反擊,以政治手段制政治手段係方法之一,運輸署唔俾加車開新線,自己同區議員一齊拉BANNER 製做政治壓力囉,得閒又開下記者會講下巴士車隊數目被限制,令巴士路線網絡大受制衡,無法擴大盈利云云,根本巴士公司個名就最有影響力,你講新聞就會報,之後輿論又會插下政府,政府由地區以至全港都被插的話,好難不作回應
至於蝕錢路線,一方面加強轉車站轉乘,另一方面又係政治壓力,自己拉BANNER,話加唔到車因為某區議員反對云云,以致未能加強某線服務而抱歉等等,區議員咁樣俾人拋一拋以後好難再山頭主義欺騙選民,至於會唔會擔心損害同區議會既關係,其實九巴都有講,而家區議會本身都係來者不善,一開會就叫九巴減價加車云云,九巴既專營權好難被取消,但一個區議會議席每四年就會更替一次,以前九巴只係客氣對爛仔,咁而家擺起爛仔格同爛仔打交~又何來損壞關係? 巴士公司出聲,傳媒政客都會插左先,
而且好多傳媒都收哂錢,心尾個個廣告日日出街:handshake
而且巴士公司同政客打交,蝕底的都係巴士公司,
政客仲可以扮被迫害
原帖由 da81 於 2013-2-5 13:2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至於巴士公司要反擊,以政治手段制政治手段係方法之一,運輸署唔俾加車開新線,自己同區議員一齊拉BANNER 製做政治壓力囉,得閒又開下記者會講下巴士車隊數目被限制,令巴士路線網絡大受制衡,無法擴大盈利云云,根本巴士公司個名就最有影響力,你講新聞就會報,之後輿論又會插下政府,政府由地區以至全港都被插的話,好難不作回應
至於蝕錢路線,一方面加強轉車站轉乘,另一方面又係政治壓力,自己拉BANNER,話加唔到車因為某區議員反對云云,以致未能加強某線服務而抱歉等等,區議員咁樣俾人拋一拋以後好難再山頭主義欺騙選民,至於會唔會擔心損害同區議會既關係,其實九巴都有講,而家區議會本身都係來者不善,一開會就叫九巴減價加車云云,九巴既專營權好難被取消,但一個區議會議席每四年就會更替一次,以前九巴只係客氣對爛仔,咁而家擺起爛仔格同爛仔打交~又何來損壞關係? 原帖由 LF5502 於 2013-2-5 13:5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巴士公司出聲,傳媒政客都會插左先,
而且好多傳媒都收哂錢,心尾個個廣告日日出街:handshake
...
至少我見無綫同明報都好幫九巴講說話
九巴話蝕錢、話要重組, 無綫同明報就俾咗好多版面佢去講 原帖由 LF5502 於 2013-2-4 16: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班區議員咪又係用樓下班 C9 阿婆的意見當民意....
平日要搭車返工返學個班,區議員根本接觸唔到.....
又唔好睇少議員既做野方式,
始終人地個動員能力唔係你講既師奶阿婆果層
變左雖然佢可以係山頭主義,
但要郁你巴士公司佢可以有好多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