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noldC
發表於 2014-1-9 22:02
如果上葵涌泊車問題不能解決,又不能說服運輸署容許巴士從和宜合道/石排街右轉青山公路,恐怕只有這個解決方法:
新路線─
編號:42X
總站:大圍站<>上葵涌(循環線)
班次:星期一至六07:05、08:15、16:40、17:50
用車:1輛
收費:全程$7.70,大埔公路往大圍站$5.50
路線:美田路(南行)、美田路(北行)、大埔公路、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和宜合交匯處、象山邨西路、象山邨東路、象山邨西路、和宜合交匯處、和宜合道、大隴街、石籬巴士總站、大隴街、圍乪街、石排街、大白田街、梨木道、童子街、石蔭路、北葵涌街市、石蔭路、童子街、梨木道、和宜合道、和宜合交匯處、象山邨西路、象山邨東路、象山邨西路、和宜合交匯處、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大埔公路、美田路、車公廟路
dcyw
發表於 2014-1-9 23:26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14-1-9 21:14 發表
北葵涌街市通道應有三坑的闊度?
最多只是約2.5輛巴士的闊道。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14-1-9 21:17 發表
如果將32和35A往九龍方向的站頭合併,以32現有站頭為總站,車務安排上盡量避免有多於一輛40X停泊於石籬(大隴街),是石可行?
基本上亦不甚可行。
首先需要解決從安蔭邨過來用膳車輛停泊的問題,該雙線行車道的右方便是用來停泊用膳車輛的。
另外,雖然站內車速不會很高,司機亦應留心看清楚前方情況,但若有車輛停泊在右方行車線時,
在轉入此行車道前,是難以看清楚行車道上的情況的,若乘客需橫過左方行車線登車,某程度上也
需考慮少許安全問題。
其實大隴街巴士總站空間實際是偏細的,除了現時用作分站的雙線行車道剛好有三輛12米巴士的長
度(但需近乎分毫不差的緊貼停泊),而31B總站則只有兩輛12米巴士的長度,43A及935總站更不
足20米長(能看見有兩輛巴士停泊只是佔用了後方部份「入坑」彎位而已)。只是昔用各線較多11
米或以下長度的巴士才不覺得有這個問題而已,而近年改劃有輪椅上落位置後,要停泊兩輛巴士又
能兼顧輪椅上落位置可說是天荒夜談,地面劃有黃線的行人過路處亦形同虛設,區議員已對行人過
路處不時被停泊的巴士阻擋表示不滿,要求作出改善。
(安蔭邨總站亦有總站長度較短的情況,連同輪椅上落位置才有約25米長)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14-1-9 22:0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上葵涌泊車問題不能解決,又不能說服運輸署容許巴士從和宜合道/石排街右轉青山公路,恐怕只有這個解決方法:
新路線─
編號:42X
總站:大圍站<>上葵涌(循環線)
班次:星期一至六07:05、08:15、16:40、17:50
用車:1輛
收費:全程$7.70,大埔公路往大圍站$5.50
路線:美田路(南行)、美田路(北行)、大埔公路、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和宜合交匯處、象山邨西路、象山邨東路、象山邨西路、和宜合交匯處、和宜合道、大隴街、石籬巴士總站、大隴街、圍乪街、石排街、大白田街、梨木道、童子街、石蔭路、北葵涌街市、石蔭路、童子街、梨木道、和宜合道、和宜合交匯處、象山邨西路、象山邨東路、象山邨西路、和宜合交匯處、城門隧道公路(城門隧道)、大埔公路、美田路、車公廟路
新線改為循環線是一個相對較可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