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silon 發表於 2014-2-13 17:28

原帖由 stevegold 於 2014-2-12 16: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其實拗左超過二十版,大家都說服唔到對方,我覺得拗落去無意思,而且我覺得太煩了,再見。


真係可惜,寧願消失都唔貫徹返你據理力爭嘅作風,去回應一下你啲原則係如何同由邊個人或機構制訂?
見你無論邊條原則畀人質疑,都實有新論點去反駁人,我本來仲好期待你會點樣拆解我提出嘅疑問架。

講返件事,從來都唔係由車站名去決定一個地方叫咩名,反而地方名就係影響一個車站叫咩名嘅其中一項因素,
你係咪搞唔清楚邊個係阿媽邊個係個仔呢?到最後如果民眾覺得車站名比較好聽/方便/突出,
所以傾向以車站名為地區重新命名,呢個係民眾同政府嘅意願同值得尊重,
但咁都唔代表但凡唔跟地區名去改名嘅車站名最終都會令地區名改變,根本就冇咁嘅邏輯關係,
就算事情真係咁樣發展,我就唔明點解係鐵路公司嘅錯,根本就冇任何人有錯。
當地方名都可以簡單到來自一棵樹一嚿石一個池塘一間屋仔甚至一個行為一件事件,
點解重要性次要得多嘅鐵路車站,命名方式唔可以多元化啲?

而事實上,就連區區一個稍有歷史意義嘅鐘、歷史人物走難時落腳嘅石、一間周圍都有嘅天后廟、
一個幾年一度但香港只參與而冇份舉辦嘅國際盛事、一個傳說中嘅仙人、幾間外資企業在港並非唯一設施舊址間公司名、
幾條稍為主要又相當長嘅馬路之類都用得嚟做車站名,佢哋嘅名令人難以了解實際位置嘅程度,
絕對係比一間幾乎搬唔走而且全球聞名嘅學述機構差上千萬倍,但又唔見得香港人會因為咁而唔識使用呢啲車站去佢哋嘅目的地,
香港亦從來未試過因為部分民眾將車站名當成地區名用,令政府因為咁而正式將地區名重新命名。
同樣道理,擔心港大會取代石塘咀成為地名之慮,恐怕係杞人憂天囉。

[ 本帖最後由 epsilon 於 2014-2-13 17:33 編輯 ]

nwfb23 發表於 2014-2-13 20:11

原帖由 city_alexander 於 2014-2-13 12:4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http://www.mtr-westislandline.hk/tc/project-details/alignment.html

睇番地圖,其實個站係半山上面
其實我住咗西環咁耐,真係冇聽過有人叫香港大學果個地方叫石塘咀
用番我自己定義,石塘咀係指屈地街-正街/西區警 ...
煩請閣下再睇多次幅圖,個站係地底,水平線下,唔係起係山上
五個出口,三個連接大馬路

西區警署係西營盤,屈地街至寶翠園係石塘咀,唔明可以去"港大"區圖書館睇0下佢叫咩名
再唔正視,石塘咀呢個政府機關都會用0既地名會消失

admin91 發表於 2014-2-13 23:07

在此提一提站友,請保持心平氣和及切勿離題討論。

謝謝。

admin91
R1分板板主

mak5052 發表於 2014-2-14 12:02

今天問過港鐵西港島線資訊站人員,其言香港大學站站名已作實,未能更名
另附西區三站色彩緣由:
西營盤站(紫色):上環站(淺啡色)的互補色
香港大學站(蜜瓜綠色):港大一帶的綠化
堅尼地城站(水藍色):臨近海邊

Hongkonger 發表於 2014-2-15 00:07

地鐵當年將走綫向南移的目的,就是想同時服務山上和山下的人。
如果走綫仍維持在山下的話,我相信命名為石塘咀應無異議。

我認為在重要機構和傳統地名之間,應取地名為命名的優先選擇。
我不明白為重要機構取副站名,放在石塘咀後面有何不妥,站友好像忽略了這個先前也有人提及的提議。
例如在報站的時候, 在「下一站:石塘咀」廣播後,加上「前往香港大學的乘客請在此站下車」的提示,相信絕對不會造成不便。

如果要刻意取一個兩者都不是的站名的話,「山道」既顧及山下,同時在山上也有代表性。
「卑路乍」也是合理的命名,基於本來在寶翠園位置的卑路乍砲台,符合「柯士甸原則」,而海灣也是叫做卑路乍灣。
當然,大家都清楚,市民對這種命名會更加不明所以。


寫到此處,砲台的位置不就是突出的岬角(石塘咀)麼?那麼命名為石塘咀在地理上和居民的習慣上也顧及了。
一個社區的形成,地名是形成歸屬感的要素,保留(舊)地名,就是保留社區的脈絡。
命名為香港大學並沒有這種效果,亦不能達到地鐵宣傳的「社區鐵路」的效果。
命名為香港大學,不可以說是錯,但只是一個機械化的命名。
再扯遠一點來說的話,為何不是以原本的社區來命名,令大學學生融入社區,成為「在地」的學人,而是刻意將大學和社區的關係割裂?

在公共圖書館多媒體系統搜尋「石塘咀」,從地圖中可看到它是在西營盤以西,與之並排的地域,並沒有山上山下之分。
http://goo.gl/81VkfJ
留意這不是政府的正式地圖,相信更能夠反映市民對地區的真實了解,雖然地圖比較舊。
根據 A Sense of Place: Hong Kong West of Pottinger Street,石塘咀最初由山道開始發展。


從地圖可見,以山道為中心,石塘咀市政大廈後面凹陷的山體,應該大概就是石塘咀採石的「塘」所在,
如此在山體裏面的車站命名為石塘咀既描述了車站服務範圍,地理名稱來源,亦同時達到了保留地名,承傳歷史,發揚舊區文化之效。
上環以西是西營盤,隔壁是石塘咀,再往西是堅尼地城,三個地區合稱西環,為四環九約的最西。
港島綫西延分別以西區的三個同份量地名作站名,不是「分配得宜」嗎?

利益申報:龍虎山大學學生

hoising 發表於 2014-2-15 02:54

原帖由 aaron 於 2014-2-13 10:5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社會科學學生表示讀「社會科學」唔係淨係咁簡單「諒解」,背後牽涉好多觀察同埋理論框架,事情亦無絕對對錯。
始終鐵路相關從業員大多牽涉工程、技術等針對有必然正確與錯誤既領域,無論係鐵路公司定係愛好者好多時都係響 ...
感激閣下利用工程學算出/導出車站命名

aaron 發表於 2014-2-15 11:02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2-15 02:5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感激閣下利用工程學算出/導出車站命名

版友其實係咪「捉錯重點」呢?我重點只係「社會科學」唔係真係得個「吹」字,背後一樣可以有套理論、框架、原理

hoising 發表於 2014-2-15 12:01

原帖由 aaron 於 2014-2-15 11:02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版友其實係咪「捉錯重點」呢?我重點只係「社會科學」唔係真係得個「吹」字,背後一樣可以有套理論、框架、原理

但大家當哂自然科學定律咁去proof一個地名啱定錯
一直以來都係離緊題

你覺唔覺架?

仲好意思講工程學命名係啱,符合理論、框架、原理
拎你D理論、框架、原理出黎討論囉
笑死人咩:lol

[ 本帖最後由 hoising 於 2014-2-15 12:02 編輯 ]

aaron 發表於 2014-2-15 18:42

原帖由 hoising 於 2014-2-15 12:0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但大家當哂自然科學定律咁去proof一個地名啱定錯
一直以來都係離緊題

你覺唔覺架?

仲好意思講工程學命名係啱,符合理論、框架、原理
拎你D理論、框架、原理出黎討論囉
笑死人咩:lol ...
唔好意思我真係從來無講過「工程學命名」係啱,唔好將我從來無直接或間接講過既嘢強加於我身上。
再者我只係回應你膚淺地將社會科學界定為「諒解一下地球、諒解一下文明、諒解一下社會」,而實際上社會科學範疇入面一樣有好多觀察同埋理論框架,但呢類框架只係用嚟解釋社會現象,事情亦無絕對對錯。請記住,無論文理工商社醫護乜嘢學科,都總會有佢哋自身一套「理論、框架、原理」。我可以原諒版友未曾接觸或者主修一個專門既學科,但版友唔好將「理論、框架、原理」同「工程學」劃上等號。

原帖由 aaron 於 2014-2-13 10:55 發表
社會科學學生表示讀「社會科學」唔係淨係咁簡單「諒解」,背後牽涉好多觀察同埋理論框架,事情亦無絕對對錯。
始終鐵路相關從業員大多牽涉工程、技術等針對有必然正確與錯誤既領域,無論係鐵路公司定係愛好者好多時都係響人文、社會角度有所忽視,如果係有敏感觸覺的話,車站命名工作可以做得更好,地區諮詢工作可以聽更多意見。

但小弟學藝未精,無意班門弄斧、在前輩面前被貽笑大方,唔特別搬乜嘢理論、乜嘢框架去解釋啦。

回歸基本步,香港真係無一套明文規定既車站命名原則文件。畢竟都講咗超過20頁,容我簡單概括下呢個位於「薄扶林道」地底既鐵路車站大家提過乜嘢可行命名:
-香港大學 (機構名稱、香港首間大學)
-石塘咀(所在地地名、過往風月場所集中地)
-屈地(街名、車站設有出口服務屈地街、1967年《集體運輸系統報告書》曾使用名稱)
-振英(人名、可指曾於附近著名男校就讀的現任特首梁振英)
-中山(人名、指曾於港大前身西醫學院就讀之孫中山、西區亦有建築紀念孫中山足跡)
(如有錯漏,歡迎提出)

如果你係講「始終鐵路相關從業員大多牽涉工程、技術等針對有必然正確與錯誤既領域,無論係鐵路公司定係愛好者好多時都係響人文、社會角度有所忽視,如果係有敏感觸覺的話,車站命名工作可以做得更好,地區諮詢工作可以聽更多意見。」呢句的話,強烈建議版友重新閱讀同理解。
我係話大部份從事鐵路既人甚至交通愛好者,大部份接觸既都係工程、技術好「非黑即白」既嘢,對事情而言有絕對正確與錯誤。
我係話好多時從呢類角度出發,忽略人文、社會角度,令到地區工作、車站命名呢類工作做得唔好。

我從來無認同或批評過任何一個命名,而係概括討論以來出現過邊啲站名,當中附註亦只係從大家討論內容簡要介紹。我亦強調一點:「香港真係無一套明文規定既車站命名原則文件」,係咪代表我認為一定要有?我一樣無呢個意思。尤其是香港鐵路網絡發展,過埋「《策略2000》檢討及修訂」後,基本上都接近飽和,仲可以有幾多車站可以命名,一定無鄰近城市咁多。

對於有版友未睇完整個回覆、或未有完全理解文章內容,而對小弟作出如「仲好意思講工程學命名係啱,符合理論、框架、原理」失實指控,小弟感到極度遺憾及失望。

另,網上搜尋發現有學術文章討論制定地名《地名管理學概論》、或是台灣如《臺北市臺北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捷運車站命名更名或車站站名加註名稱作業要點》呢類具體規範,歡迎各位(尤其係將「社會科學」定義為「諒解地球、諒解文明、諒解社會」既版友)去閱讀。

hoising 發表於 2014-2-15 20:30

回復 229# 的帖子

希望你了解一下其他版友的回覆
以及不要引用本人文章作與該文章不相干的其他陳述
否則混亂會繼續
頁: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查看完整版本: 西港島綫車站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