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42真係縮短到甘泉街的話,即係有2A,6D,42三線來往SSP及觀塘北。
再拋一個諗法:2A與新42交換SSP走線,拉直2A之餘亦加大新42(四順線)於SSP的覆蓋,
為西九龍來個全盤規劃諗唔諗得過?
我覺得2A拉直唔代表42一定要跟2A行法,東行經青山道、東京街、荔枝角道走…
要留意會唔會令長沙灣放工客車程大幅增加。
因為42九龍東段除左坪石彩虹外無同地鐵重疊,主要客源亦係彩雲四順,
所以唔使擔心西段直接同地鐵競爭的問題。真係要改的話,可以考慮西行直行長沙灣道,
反正而家桂林街、北河街客倉,似乎唔少客都係入面行出去搭車…
不過就絕對唔會係42跟6D入石硤尾,東行會做唔到深水步心臟地帶客倉,同原有服務範圍爭太遠
而2A拉直後,深水步區內短途客,其實仲有其他方法可以做返晒,我覺得別幾條荃葵青線,加埋沙田區域重組可能出現的青沙線,有想像空間。 另外,頭先再睇過RDP文件,想研究下42的困局有無方法搞…
結果發現,青衣往來荔景,每日~500個客,
青衣往來太子打後,每日~1200個客,
荔景往來太子打後,每日~1500個客
結果原來青衣往來太子打後至四順的乘客都多過班不可不做的醫院客成倍,
呢段垃圾路段加埋每日3200個客,以42每日對開69班車計,每班車長青至美孚一段平均得23個客:L
難怪九巴好想斬走呢段路。
值得一提,42往返葵青至九龍東有2700人,呢個數字與同樣往返荃葵青及九龍城的改道前40比較,40九龍城荃葵客的數目其實都差唔多,
舊40果段路無咁難睇,係因為改道前有同樣數目(甚至更多)的乘客搭佢真係往返荃葵至觀塘…
上面有板友提到用43M食42荔景山段,用單層,
我原則上都唔反對,不過原來呢段路得500個客,太子打後的客會趕走晒,
除開平均每班車5個客都無:L
就算開半粒鐘一班,用兩架車,一班車都未必有10個青衣荔景客。
當然,如果青衣服務範圍大少少,even好似43M咁繞經青怡,又做到長康,我諗會好少少。
長青有人死攬總站線,驚無位坐,但原來全日青衣2000個客都無,每班車平均得十幾個客,今日終於要自食其果…
其實如果42延長去長康,甚至經青衣西路延長去青衣站的話,青衣荔景段客量應該會有改善,
但本身客源基數少,延長又要加車。加一架車每日potentially做多千幾個客,或者可以回到本,
問題係青衣本身有bigger fish to fry,九巴區域性重組思維下,肯唔肯、值唔值得加車延長條線都係問題。
如果死都要縮42,運吉肯開綠小上醫院補位,又有人肯投來做的話,應該可以解決,
問題係到時綠小一定要服務範圍更大,而且都唔會做到密車。
結論係,暫時諗唔到其他解決方法:L
不過今年份RDP有樣野幾特別,以往仲會詳細列出晒每日使用人次實數、受影響乘客百分比,
今年無列使用人數,只列載客率,受影響路段人次全部四捨五入,
百分比全部係<10%、10-20%,無實數…
[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14-2-25 01:43 編輯 ]
回復 632# 的帖子
42 cut走新界段之後, 再同觀塘做區域性重組, 可以預見呢條可能就係東九人期待已久的西九過山線. 愚見:1. 反對44號搬站 當綠悠雅苑入伙時, 咁重蹈44M搬站
難搭車覆徹.
2.41為何取消青衣路段、對41A, 44有輔助作用
3.948 好無理由將搬去怡和街(雖然方便左)。
概念上問題:
1. 成個青衣區應可以養一條線直出尖沙咀及觀塘
2. 葵青路可以係一個好的轉車站
3. 無善用灝景灣巴士總站
4. 948X 咪教左九巴如何張長亨青衣村和碼頭成為一區、無好好利用
5. 取消41, 42, 43M 行青康路左和成個長青長康服務差左好多
成份報告彷如死亡名册、無題的路線反而好過。
:L:L 原帖由 S3BL100 於 2014-2-25 01:4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上面有板友提到用43M食42荔景山段,用單層,
我原則上都唔反對,不過原來呢段路得500個客,太子打後的客會趕走晒,
除開平均每班車5個客都無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smilies/default/sweat.gif
就算開半粒鐘一班,用兩架車,一班車都未必有10個青衣荔景客。
當然,如果青衣服務範圍大少少,even好似43M咁繞經青怡,又做到長康,我諗會好少少。
如果死都要縮42,運吉肯開綠小上醫院補位,又有人肯投來做的話,應該可以解決,
問題係到時綠小一定要服務範圍更大,而且都唔會做到密車。
青衣來往太子道東嗰度
其實可以就咁用 42A 轉 42 (29),當然 42A 要再加車 (其實而家都加硬)
用 43M 上荔景個好處,係可以差唔多做晒現有青衣遠離鐵路範圍
(長安去荔景用東涌線重快,長亨睇怕都係靠 407,條線再長啲個價位一定高)
就算用番青衣邨做總站,行原有路出葵芳,再上荔景,用荔枝角做總站
半個鐘一班,都只係需要加一兩架車,反正都已經 CUT 咁多車出嚟
如果 30 真係冇諗過再大搞,不如 43M 同 30 夾份搞掂荔景,攞呢兩條做公益線
43M 跟 88D 入葵芳,停 38S 葵芳總站,加經祖堯
30 落荃景圍後直落青公 (不入沙咀道),跟 58M 行到 38S 葵芳總站,不入祖堯,同樣用荔枝角做總站
30 就可以送一架車俾 43M,改為各自半個鐘一班
荃灣自己再揾資源做西九線
綠小就算數啦,條 405 長年唔見車,班區佬直情當佢冇到,搞都唔搞 原帖由 cat666 於 2014-2-25 06:31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愚見:
1. 反對44號搬站 當綠悠雅苑入伙時, 咁重蹈44M搬站
難搭車覆徹.
2.41為何取消青衣路段、對41A, 44有輔助作用
3.948 好無理由將搬去怡和街(雖然方便左)。
概念上問題:
1. 成個青衣區應可以養 ...
1. 44 拉去青碼, 班次會加密至8-10 分鐘一班, 比現時密左好多,
青衣邨區議員的山頭主義不能助長, 就係因為佢, 攪到41A/44 差D重組唔到.
2. 41 青衣已經有足夠替代品, 無可能因為要輔助41A/44 而強留燒錢路段.
涌美行去搭41A/42A 又唔係遠.
3. 咩叫無理由? 禮頓道日日都塞車, 賽馬日塞到郁唔到都試過. 原帖由 HF3204@243M 於 2014-2-25 09:36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 30 真係冇諗過再大搞,不如 43M 同 30 夾份搞掂荔景,攞呢兩條做公益線
43M 跟 88D 入葵芳,停 38S 葵芳總站,加經祖堯
30 落荃景圍後直落青公 (不入沙咀道),跟 58M 行到 38S 葵芳總站,不入祖堯,同樣用荔枝角做總站
30 就可以送一架車俾 43M,改為各自半個鐘一班
荃灣自己再揾資源做西九線
反正43M都可以用細車, 不如以祖堯做總站
269M就擺葵芳, 荔景區加返30/43M<>69M/265M/269M轉乘 原帖由 cat666 於 2014-2-25 06:31 A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愚見:
1. 反對44號搬站 當綠悠雅苑入伙時, 咁重蹈44M搬站
難搭車覆徹.
2.41為何取消青衣路段、對41A, 44有輔助作用
3.948 好無理由將搬去怡和街(雖然方便左)。
概念上問題:
1. 成個青衣區應可以養一條線直出尖沙咀及觀塘
2. 葵青路可以係一個好的轉車站
3. 無善用灝景灣巴士總站
4. 948X 咪教左九巴如何張長亨青衣村和碼頭成為一區、無好好利用
5. 取消41, 42, 43M 行青康路左和成個長青長康服務差左好多
成份報告彷如死亡名册、無題的路線反而好過。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smilies/default/sweat.gif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smilies/default/sweat.gif
1. 44M 除了當年受南橋全面封閉維修外(由長安搬過青衣村經長安出北橋)﹐有搬過青衣區的總站?
日後綠悠雅苑入伙﹐只需加密正常班次便可。
早上繁忙時間﹐44m 總站的人除了去葵興打後的一段路﹐根本唔會坐正常的南橋路線﹐會坐北橋特車。
而44﹐亦都只是加強正常班次便可﹐即係原本的44p的車﹐加入44便可﹐再按實際情況再加密﹐或加青衣村/長安特車便可。
2. 葵青路好似係一個轉車站的好位置﹐不過都有一個問題﹐便是出九龍的車﹐要連cut幾條線﹐才可轉出荃灣路天橋﹐有先天局限性。
3. 灝景灣總站﹐不用想。根本係政府當年都有規劃性錯誤﹐令到大型巴士出入係有困難的﹐所以難以使用。 原帖由 LAK2 於 2014-2-25 00:1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無錯, 就係因為太子問題, 31B/35A就只有兩個可能性
一係兩條走線都唔郁, 一係31B上安蔭+35A呈翔道大埔道
*如果要再同其他線炒埋一碟, 「例如」31B落埋太子旺角, 又要再搵線補大角咀之類,
唔係唔得, 亦唔排除可以更 ...
31B/35A 其實兩條線最好唔好作改動。
講特快線,紅色小巴在石籬石蔭已經做梗,要將35A加快而導致加價,必會大力反對。
NR49村巴都已經減班,其實特快線唔會吸到幾多其它客源。35A雖然慢,但班次
較密已作抵銷,加上不少荔枝角至尖沙咀流水客支持。改動未必有著數。
講真,大埔道同長沙灣道比較,車程可能只是快約十分鐘,其實意義不大。
31B更難搞,現在已經養左批為數不少大角咀道至石籬客:L(他們沒有在深水埗及長沙灣道一帶下車),
加上欽洲街分段客倉。31B西行客量條數其實幾靚,係東行較差,因為要兜青山道。
或者東行改行長沙灣道,應可減一部車。不過九巴應該唔會願意,因為會搶左35A $7.4客仔;P
其實最應該郁動就只有32及36A。這兩線看班次已經唔開胃 ,客量亦比31B、35A、36B差。
最好32與36A合併,改為行長沙灣道,再加上36B等一系列轉乘優惠,可以減省4部車。 原帖由 limited 於 2014-2-25 11:04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反正43M都可以用細車, 不如以祖堯做總站
269M就擺葵芳, 荔景區加返30/43M69M/265M/269M轉乘
拉43M上荔景主要係為左補醫院,縮埋去祖堯就做唔到…
不過我覺得 HF3204 兄用43M/30聯合班次做荔景轉乘的建議幾可取、有啟發性,但細節可能要再諗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