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東鐵設施改善建議
現代化東鐵30多年,有不少設施已經老化,加上大部份車站露天,令情況更為嚴重現建議以下設施改善建議:(1) 露天月台結構
有部份月台(如大學站)部份設計露天,下雨天沒有帶雨傘的乘客下車時非常狼狽即使有蓋的月台部份,也無法阻擋月台與車廂中間的一段,不但令乘客尷尬,還使雨水進入車廂月台漏水問題更甚,在大雨時天花漏水、撇雨,加上多個月台面積細,使乘客可以避雨的範圍十分少
建議為所有結構重新評估,為漏水、露天的部份進行維修及修補,以及去水系統以上這項的問題有迫切性,且技術困難較低,故建議盡快實行
(2)車站及月台佈置
車站大堂及月台設計嚴重老化,露天部份月台情況更為嚴重,乘車環境非常差
早前2008年所謂的「融入大自然」的車站更新維修只在部份車站大堂完成
大部份月台只完成一半,與原定的設計及目的相差甚遠,已完成部份如牆身貼紙已嚴重氧化
建議港鐵立刻進行或重新設計原定的維修工程,及棄用貼紙為裝飾牆身
(3)PIDS及下班列車指示
由於東鐵綫列車組合繁多以及需要提供過境資訊、尾班車提示,現時PIDS只是兩行顯示
如有特別提示時,更只能顯示一班列車資訊,實際上不能應付乘客的需要
港鐵其他路線開始測試使用LCD屏幕作PIDS,建議盡快考慮更換PIDS
另外多個東鐵站內有兩個同一方向月台,乘客對下班到站列車月台資訊缺乏,建議增設市區線總站的提示燈箱
(4)月台排隊指示
東鐵現時乘客排隊方法令上下車效率低,大部份市區線、西馬鐵綫均使用排隊方法讓乘客下車空間
建議把所有東鐵站改行新排隊方法,甚至可實行現時多個轉線車站(如九龍塘及太子站)使用的「八字形」排隊方法
(5)扶手電梯
東鐵綫的載客量為眾線之首,可是連接月台及大堂的扶手電梯數量卻較其他線路少
雖然部份受大堂及月台大小限制,但亦值得港鐵研究加入扶手電梯的可能性,如改建部份樓梯為扶手電梯(如沙田站)
加快疏導月台上的乘客,能彌補東鐵綫月台細的缺點
歡迎討論
[ 本帖最後由 brian0730 於 2014-4-5 15:38 編輯 ] 原帖由 brian0730 於 2014-4-5 15: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現代化東鐵30多年,有不少設施已經老化,加上大部份車站露天,令情況更為嚴重現建議以下設施改善建議:
(1) 露天月台結構
有部份月台(如大學站)部份設計露天,下雨天沒有帶雨傘的乘客下車時非常狼狽即使有蓋的月台部份,也無法 ...
1. 排隊磚應該會同幕門一齊搞
2. PIDS 應該會同其他線一齊換,據說會同東涌線同款 其實九鐵果時真係冇咩點執東鐵,
指示唔清晰又唔統一
要到2004年先整直立式站牌
仲要只係有份翻新車站先有
大埔墟個站翻新仲要翻到合併埋先完工
進度緩慢 原帖由 brian0730 於 2014-4-5 15:30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現代化東鐵30多年,有不少設施已經老化,加上大部份車站露天,令情況更為嚴重現建議以下設施改善建議:
....................
(5)扶手電梯
東鐵綫的載客量為眾線之首,可是連接月台及大堂的扶手電梯數量卻較其他線路少
雖然部份受大堂及月台大小限制,但亦值得港鐵研究加入扶手電梯的可能性,如改建部份樓梯為扶手電梯(如沙田站)
加快疏導月台上的乘客,能彌補東鐵綫月台細的缺點
呢樣真係唔講由自可,一講把幾火
早幾年見佢條樓梯封左,有D工程做,以為佢咁好死加扶手電梯,就算只加一條向上既都好,
點知扶手電梯就冇,原來又係整建造效率奇高兼永冇「技術困難」既MTR shop:@
回復 3# 的帖子
九鐵時代o個種掛牌根本唔係好,位置太高,由車廂內較難觀看呢樣野,九鐵係知既,所以後期既落馬洲西馬鐵站都冇用呢種牌,同埋東鐵舊站都加直立式牌,只不過九鐵D野永遠做D唔做D
不過有兩樣野,合併後比九鐵時代差左,一係以前既直立式路線牌,係會寫埋由此站出發去其他站要幾多分鐘,二係特車開車時間表,呢兩樣野合併後冇左 原帖由 mckhgc 於 2014-4-6 20:28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九鐵時代o個種掛牌根本唔係好,位置太高,由車廂內較難觀看
呢樣野,九鐵係知既,所以後期既落馬洲西馬鐵站都冇用呢種牌,同埋東鐵舊站都加直立式牌,只不過九鐵D野永遠做D唔做D
不過有兩樣野,合併後比九鐵時代差左,一係以前既直 ...
呢個應該係歷史問題因為當年柴頭年代車身高大, 站牌裝得高, 又窄又長果隻就係. 典型英式遺物.
電氣化左後完全同窗口低的車箱唔夾
到90年代已換左大燈箱. 但仍舊係天花釣落來.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6-4-2014 13:2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呢個應該係歷史問題因為當年柴頭年代車身高大, 站牌裝得高, 又窄又長果隻就係. 典型英式遺物.
電氣化左後完全同窗口低的車箱唔夾
到90年代已換左大燈箱. 但仍舊係天花釣落來. ... 其實成條鐵路都係典型英式遺物
由近郊型夾硬變成通勤型
但係硬件就冇咩配合過
訊號仲要等沙中綫起好先更換
新市鎮發展+自由行
睇佢捱得幾耐 強列見議係車窗加設目的地顯示 (好似台灣咁) :@ 原帖由 ate_58x 於 2014-4-6 23:15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強'''烈'''見議係車窗加設目的地顯示 (好似台灣咁) :@
日本方式(車窗與車頂之間)好看D,我建議用白色LED/全彩LED,全彩LED可以容易分辨路線目的地,白色LED比3色LED可以令乘客看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