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造一架車, 只會顧及常見嘅意外, 而忽略其他相對罕見嘅意外, 呢個車廠算得係咩車廠?...
...正如之前我所講, 油缸擺尾軸後嘅車, 譬如E200, B7RLE, 喺全球多個地方大賣
咁已經證明油缸擺位唔係買家優先考慮嘅條件, 耗油量, 維修是否便利, 空間是否實用等先係致勝嘅關鍵
再者, 如果上述兩款車被認為好可能因為撞車而令油缸損毀嘅話
咁驗車官應該引用之前師兄提及嘅《道路交通(車輛構造及保養)規例》第四十條 A, 禁止佢哋出牌行駛
但實情係無, 仲要係愈嚟愈多巴士公司用E200, 可見油缸擺尾軸後, 喺用家眼中, 係利多於弊...
首先,即係話你既設計想要兼顧相對罕見嘅意外,但就唔使理常見嘅意外?
第二,撞人地車尾同被人撞車尾完全係兩回事
一部巴士撞入一部冇鐵斗既貨車,除咗條橫陣就冇遮冇擋,絕對有機會成個車頭攝入去
巴士車尾通常有個引擎擋住,即使好似 2207 咁打斜被車撞,就算撞穿個引擎同撞散個大水箱,大水箱後面個軚油壺都冇事
所以我唔明你講E200有幾關事
第三,你識得話維修要方便,咁不如你講解埋軚芯,軚駁霎,軚箱,直軚尺呢啲野點樣改位先至符合到你兩個要求? 找了一張多年前在網上下載的相片, 會看到第二代AP的油缸是什麼樣子
http://imgur.com/1QYAJzk
地上那三個就是, 一看就知道與曲梯E400及B7TL油缸的分別, 再看看下圖
http://i.imgur.com/inCdoUL.gif?1
AP頭誇夠長, 司機位背後還有空位令油缸增加一個全方形的部位, 所以你拉長頭誇放油缸既慨念其實係可行既, 只不過最好唔好放油缸係司機位下面啦,
真係唔實際的。 原帖由 bnr34 於 11/7/2014 11:09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首先,即係話你既設計想要兼顧相對罕見嘅意外,但就唔使理常見嘅意外?
第二,撞人地車尾同被人撞車尾完全係兩回事
一部巴士撞入一部冇鐵斗既貨車,除咗條橫陣就冇遮冇擋,絕對有機會成個車頭攝入去
巴士車尾通常有個引擎擋住,即使好似 2207 咁打斜被車撞,就算撞穿個引擎同撞散個大水箱,大水箱後面個軚油壺都冇事
所以我唔明你講E200有幾關事
第三,你識得話維修要方便,咁不如你講解埋軚芯,軚駁霎,軚箱,直軚尺呢啲野點樣改位先至符合到你兩個要求?
首先, 如果真係唔駛理常見嘅意外, 咁仲係咪叫做"兼顧"呢?:o
第二, 我唔知你有無爬過文, 我提到E200係因為有人話, 油缸擺喺尾軸後都好有問題, 話會因為撞車而令油缸受損漏油
而你剛才又講過, 香港有明文規定, 油缸要擺喺合理, 安全嘅地方
既然你都話, 城巴2207俾車撞穿引擎, 大水箱, 但引擎室內嘅軚油壺都絲毫無損嘅話
咁即係話, 就算撞咗車, 都幾乎無可能會波及到引擎室外面嘅油缸
即係間接幫我證明, 油缸擺喺尾軸後並無不妥
至於第三, 恕我對機械嘅認識未夠深, 無法解答 (你要乘機"寸"我無料, 都唔會怪你)
但係我發帖討論嘅原因, 就係因為的確有巴士製造商選擇將油缸擺喺駕駛席下方
於是想探討一下此舉應用喺E50D等三軸車, 是否切實可行 http://home.netvigator.com/~tomchenk/private/smrt_rescale3.jpg
用了官方 brochure 的九巴圖來拉作比較,窗柱位港版較整齊,SMRT 真係為左度闊車門大執晒。
另外港版好似真係凸左少少泵把,我故意加多個 12030 上去,港版個車尾我點拉齊都爭 DD 係要凸少少。 :lol
推斷數據請勿當真 :handshake 原帖由 GW5498 於 2014-7-12 01:5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香港有明文規定, 油缸要擺喺合理, 安全嘅地方
離少少題講下
唔記得香港定英國有規定過
油缸要擺係安全既地方
但唔記得有無規定過唔建議擺車頭
只記得係唔可以擺走廊底 (即後山位既走廊中間)
油缸擺車尾都好多年歷史,Guy Wulfrunian、Volvo Ailsa 都特登擺車尾,平衡頭尾軸重量
唔擺車尾又唔擺車軸上,只可以擺走廊兩邊,好似以往既 B9、豬、蠆、Transbus E200 之類
E50D 本身司機位下面個電池都搬走埋,唔知係咪想提升左右軑版本既 E50D 底盤相似度
淨返油缸本身同英國版 E40D 設計差唔多,唔使特別生產多一款油缸出黎
特登搬個油缸去司機位下面,似乎又要重新設計過個油缸
新 E400 MMC 改用倒轉既方梯,上兩級先轉彎上樓,唔知有無轉過油缸款式,
如果無的話,即係本身個種梯形油缸都容許到上兩級先轉彎呢種設計
咁將 E500 MMC 樓梯改成凹字形,上下層已經再慳多一排位,話唔定比改油缸位置更好 其實......純粹FF下,不過如果香港版將來跟星洲版本,窄身前門配長10cm頭跨似乎可以砌到兩張甚至四張(兩邊)導航位:lol 宜家AP入油位喺油缸嘅中上位,唔係頂位,
試過入油嘩呶爛咗爆哂啲油出嚟
當然,係好少見
回復 20# 的帖子
要顧及罕見意外,要不要防爆玻璃?要不要防墮橋車身?要不要防毒空調?普世標準,風險 = 發生機會 × 可能後果,究竟何種意外風險最高、減險成本最低?難道不能兩者兼顧,便一個都不理?既然(閣下認為),運輸署肯出牌、巴士公司肯用,便萬事大吉。勝利二型運輸署肯出牌、巴士公司肯用,自然萬事大吉,除非閣下自相矛盾。再說,既然巴士公司滿意現行車廂佈局,運輸署又肯出牌,閣下奉巴士公司、運輸署為權威,何以在此說三道四? 原帖由 ArnoldC 於 25/7/2014 09:18 PM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要顧及罕見意外,要不要防爆玻璃?要不要防墮橋車身?要不要防毒空調?普世標準,風險 = 發生機會 × 可能後果,究竟何種意外風險最高、減險成本最低?難道不能兩者兼顧,便一個都不理?
既然(閣下認為),運輸署肯出牌、巴士公司肯用,便萬事大吉。勝利二型運輸署肯出牌、巴士公司肯用,自然萬事大吉,除非閣下自相矛盾。再說,既然巴士公司滿意現行車廂佈局,運輸署又肯出牌,閣下奉巴士公司、運輸署為權威,何以在此說三道四?
因為我哋係以乘客嘅身份, 乘客嘅角度發聲, 佢哋運輸署話勝利二型, E50D或者橙蛋通過驗車測試, 只不過話佢哋話俾巴士公司知, 佢哋用呢種車廂佈局無問題, 唔駛改
但嚟到出街載客嗰陣, 乘客對呢批車嘅評價, 從來都唔係同運輸署, 以至巴士公司嘅測試結果掛鈎
因為運輸署, 巴士公司, 同乘客睇重嘅嘢唔同, 一班就判斷部車是否勝任香港嘅路況, 一班就睇載客量, 耗油量, 一班就睇程車舒唔舒服
成個過程, 從宏觀到微觀咁去判斷部車嘅好壞
再者, 有好多潛在嘅問題, 都係喺營運期間先至發現, 勝利二型同Neoplan都係咁
BYD喺迴旋半徑方面獲運輸署豁免
如果我真係只奉巴士公司、運輸署嘅做法為金科玉律嘅話, 以上兩件事我都唔會評論, 甚至批評, 更加唔會開呢個帖同大家討論
因為我係以乘客嘅身份同角度發帖, 最多只係多咗啲普通乘客無嘅巴士知識加以分析
除非你話我知, 巴士迷唔可以同時係乘客:o
故此, 以紅字標記所寫嘅嘢並唔我所想, 而且個理論本身係錯嘅添
乜運輸署, 巴士公司講嘅"無問題", 同乘客講嘅"無問題", 一定係同一回事嚟嘅咩?:o
既然我哋係乘客, 亦即係規模最大嘅問責群組當中嘅一份子, 當然有權就巴士公司, 以至運輸署嘅做法發表意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