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荃灣、葵涌區路線 Part 1: 32/41/45/46
本次建議旨在整合數條載客率一般至偏低的荃灣、葵涌區路線,讓車隊得到更充分利用。第二部分(32M、38A、39A)連結
第一部份:來往九龍西中長途路線(32、41、45、46)
1)32獨市位僅有石圍角直出九龍西,沿線其他地區皆有更有效率的替代路線(例如:35A、36A及36B,然而32卻偏走荔枝角道,並且止於大角咀)。同時,石圍角和梨木樹一直在爭取一條全日路線來往東九龍(現在有40P在平日上下繁提供服務)
2)46除了荔景山一段,服務範圍跟大量彌敦道主幹路線(如2、6)重疊;而且荔景山人口不多,對外通勤需要不大,導致客量長期偏低。
3)現在41和45以聯合班次提供來往九龍城、何文田及深水埗的流水線服務。卻因為各自班次疏落(30分鐘一班),客量一般。尤其41可以出青衣,理論上兩端總站之間有潛在客源。
重組內容——
1)取消32線、46線。
2)40P改為全日服務,並且考慮繼承“32”編號。詳情參考GW4866師兄的建議。
3)32M延長至美孚,加設轉乘優惠,取代32在石圍角原有服務。(詳情見Part 2)
4)41線九龍城碼頭開出,改用類似6C走線(經漆咸道北、加士居道、彌敦道[回程改經上海街及佐敦道]、荔枝角道),到達美孚後返回原線。
定線旨在接收舊32和46取消後原有乘客,同時理順走線,並且改為輔助部分高客量路線(如6C和42A)。然而新定線會受紅隧口擠塞影響。
往長青:https://goo.gl/maps/TKQka
往九龍城:https://goo.gl/maps/KDC3o
加密班次至20分鐘一班。
5)45維持路線不變,並且加密至15分鐘一班。加設轉乘優惠,取代46原有服務。
歡迎點評~
[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15-4-25 23:06 編輯 ] 石圍角象山全部要轉車先出到美孚以南,
仲衰過海濱...
(09:00 更新:收回「零分重作」四字)
[ 本帖最後由 238X 於 2015-4-27 09:00 編輯 ] 原帖由 238X 於 2015-4-27 01:17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石圍角象山全部要轉車先出到美孚以南,
仲衰過海濱...
(09:00 更新:收回「零分重作」四字)
也許可以從改36A入手:
1) 改為循環線,往梨木樹不變,返深水埗兜象山石圍角落山
2) 落山後行德士古道、荃灣道直出深水埗
3) 拉出大角咀,補舊32位
假如上面3樣都做齊, 36A出深水埗/大角咀會變成咁: https://goo.gl/maps/HOCJ8
(往梨木樹就只是總站改去奧運站, 經深旺道轉入欽州街返回原線而已)
[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15-4-27 12:20 編輯 ] 原帖由 hellomato 於 27/4/2015 12:09 發表 http://www.hkitalk.net/HKiTalk2/images/common/back.gif
也許可以從改36A入手:
1) 改為循環線,往梨木樹不變,返深水埗兜象山石圍角落山
2) 落山後行德士古道、荃灣道直出深水埗
3) 拉出大角咀,補舊32位
假如上面3樣都做齊, 36A出深水埗/大角咀會變成咁: https://goo.gl/maps ...
新線叫番 32,其他無異議。
回復 4# 的帖子
個人認為,用36A的意義更大,有幾個原因:1)雖然新36A覆蓋了32原有服務範圍,但卻是由現36A改動而來,而且欽州街往梨木樹一段跟現36A完全相同。
2)新36A跟現36剛好組成一對順逆時針循環路線(和宜合道至石圍角一段),而且小弟打算把新36A的循環定時點設在梨木樹總站。(跟36相同)
3)雖然路線有所延長,但是新36A將維持$5.8收費——改線後全長約23.8km,平均單向11.9km;而且新線的性質像28那種「單邊特快」,仍以「一般路線」的標準來收費
4)"32"系列編號將會預留給變為全日服務的40P,以及將來可能出現的任何分支路線。(小弟在1樓已經說明)
其實用什麼路線編號並無所謂,最重要是不要讓乘客混淆:handshake
[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15-4-27 22:16 編輯 ]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