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BL100
發表於 2015-11-28 23:18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5-11-28 08:08
多謝樓主建議更多直飛東九龍走廊既紅隧線。
不過點解條條都唔建議雙向服務?尢其是107、108都很明顯有 ...
其實係得 107X 有明顯雙向客源…
而且資源問題,無可能為左觀塘九龍灣乘客,影響中九龍乘客過海,而家 103 108 班次已經唔係密
Snowbb
發表於 2015-11-28 23:28
EX-TL 發表於 2015-11-28 01:17
103真係快唔到幾多, 軒尼詩道轉入波斯富街, 睇住隔籬啲車噓噓聲咁去, 正如當年的914 23B, 等轉燈嘥晒啲時間 ...
170與其入完禮頓道再出怡和街, 不如跟10由邊寧頓街出維園, 灣仔軒尼詩道可以靠182堅拿道西站代替, 170就做禮頓道.維園.景隆街, 一樣做到銅鑼灣
170百德新街咁大個客倉真係唔洗要?
夜晚見過一個站上30人,反而 維園/景隆街 根本遠遠比唔上 百德新街 既客量。
EX-TL
發表於 2015-11-29 02:16
Snowbb 發表於 2015-11-28 23:28
170百德新街咁大個客倉真係唔洗要?
夜晚見過一個站上30人,反而 維園/景隆街 根本遠遠比 ...
邊寧頓街+景隆街照顧到呢班客, 港鐵行得仲多仲遠, 要搭巴士始終會搵到個站去搭.
hellomato
發表於 2015-11-29 12:54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15-11-29 12:59 編輯
S3BL100 發表於 2015-11-28 01:50
103 係最難搞的一條
半山太兜係事實,但如果拆兩條,一條金鐘站開的話,無解決過灣仔要先經銅鑼灣先過海 ...
也記得樓主大約1年前左右曾提出過113變913的計劃
不妨附上鏈接或者再寫一次,讓大家重溫?
小弟是支持103拆線的(利申:港大畢業生,經常看見103半山運凳)
另一方面,運輸署計劃將104、113縮到中環的計劃仍否存在?
用以上背景為基礎,有以下反建議:
1)103縮到中環(擺林士街巴總),集中服務灣仔及銅鑼灣。
2)104拉上蒲飛路,代替103半山服務。
上下山路線跟40M,一來減低與中環短棍分歧,二來可繼續使用12米車(雖然蘭桂坊彎會相當驚險)
往蒲飛路:https://goo.gl/maps/wKmNAQqfqFk(亞畢諾道可直接右轉堅道)
往白田:https://goo.gl/maps/ZcSxm9KPxBu
3)113變913(跟當年樓主個plan)。
S3BL100
發表於 2015-11-29 23:22
EX-TL 發表於 2015-11-29 02:16
邊寧頓街+景隆街照顧到呢班客, 港鐵行得仲多仲遠, 要搭巴士始終會搵到個站去搭.
...
咁既然行禮頓道其實慳唔到幾多時間,但會飛走百德新街客倉(仲要近地鐵入口),飛走其實唔值得。
落車可以隨便俾人外圍落都得,但上車站位要吸引,否則會趕客走。如果唔係,914 同 948 都唔駛搬返怡和街啦。
170 係因為太慢同沿路太塞車,我先建議改道,但我建議改完起碼怡和街仲有站。
S3BL100
發表於 2015-11-29 23:46
本帖最後由 S3BL100 於 2015-11-29 23:48 編輯
hellomato 發表於 2015-11-29 12:54
也記得樓主大約1年前左右曾提出過113變913的計劃
不妨附上鏈接或者再寫一次,讓大家重溫?
當時的建議,大約係
九龍總站由彩虹搬上慈雲山中或北,蒲崗村道落山,龍翔道返原線至培正,然後直行窩打老道入西隧,跟 905 出西營盤,跟電車路去金鐘,
然後減車俾 109,一條線做晒大道東。
目的係理順慈雲山往返中西區過海巴士服務,同時方便西營盤往返旺角同油麻地(尤其北行,905 站位唔靚),做到條線雙向有客。
其實西港島線通左,已經過左最佳時機落實,但其實鐵路對 905 影響相對其他巴士線已經唔大,
反正 113 蝕錢,過鐘問題又太嚴重,而原有灣仔段乘客全部有替代巴士線,港島段逆走依然值得一試。
113 係極少數我覺得值得放棄港島尾站位的過海線。
===
講返你個建議,其實半山過海線,理論上做旺角好過做九龍塘同黃大仙,而中九龍過海線入中環亦好過只係擦邊皮就上山。
另一個好處係 104 搬上山的話,行車時間會同而家差唔多,而 104 一個時段有成百分鐘,過鐘情況好過唔少過海線,
搬上山唔需要改時段,而據聞 104 時段問題正正係縮線膠著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後 103 縮落中環(但唔建議擺林士街,出站太塞,擺交易廣場仲好),可以改善過鐘問題。
但其實仲有好多問題要處理,首先就算跟 40M 上山都唔見得可以行 12 米雙層。
其次半山唔值得去塞一條密車過海線,但 104 灣北獨巿,又無可能變成 15/20 分一班趕客。
當然可以一半班次做短棍,但又會有班次夾唔夾到的問題。
然後石硤尾會無全日車落中上環,但呢個問題相對容易解決,可以將 117 改去白田或澤安村交換,俾佢地有全日車出銅鑼灣,而銅鑼灣好做過中環。
另外我亦諗過 905 914 二拆三,905X 欽州街過海提速,905 經深水步縮入石硤尾,可以代 104 落中上環(雖然當時有呢個諗法,代 104 唔係首要考慮),順便改善過鐘問題,
914 拉直九龍段兼取消上午北行、黃昏後南行班次,
代價係非繁要做 15 分一班,而呢幾項重組會係牽一髮動全身。
其次 104 改上山只係解決半山過海太慢的問題,但 103 去中環而灣仔至紅隧間走線唔改,依然無解決過而家 103 對灣仔客太慢的問題,
於是我的 103 改道建議依然要考慮。
如果呢幾個問題解決得到,其實對半山同中九龍乘客都係好事。
===
另外呢兩日再度過,103 港島區改路,如果跟 #3 的另一個方案,熙信大廈後轉出入境處,直飛景隆街,
然後規定鵝頸橋調頭過海,加停堅拿道西,其實某程度上可能好過 #1 原方案照行軒尼詩道但經禮頓道調頭走
呢個行法比而家定線,好明顯快 10 分鐘,景隆街加停堅拿道西其實唔會阻幾多時間,而家同站的 102 106 170 有時都係咁行過海,
就算鵝頸橋入香港仔/落橋塞,如果巴士專線 cut 唔到出去外告,都要咁行,於是景隆街後加多個站,其實同而家尾站無大分別。
灣仔內街行多左,杜老誌道乘客要行去堅拿道西,但本來兜圈變成尾站,堅拿道西仲可以完美取代 113。
係柯布連道乘客要行後一個站,或者去入境處上車,而史釗域道個站最麻煩。
paul2357paul
發表於 2015-11-30 00:42
本帖最後由 paul2357paul 於 2015-11-30 00:53 編輯
S3BL100 發表於 2015-11-28 23:18
其實係得 107X 有明顯雙向客源…
而且資源問題,無可能為左觀塘九龍灣乘客,影響中九龍乘客過海,而家 103 108 班次已經唔係密
108點會唔係雙向客源,當來往樹仁果班客冇到?
再者經紅磡土瓜灣既紅隧線確實太多,跟住繁忙時間又會好塞,搞到東九龍既紅隧線太慢,請問搵d時段就番東九龍既過海客有咩問題?
我亦曾經建議過搵d紅隧線在繁忙時間飛走紅磡土瓜灣。http://wwww.hkitalk.net/HKiTalk2/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28307
hellomato
發表於 2015-11-30 01:09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15-11-30 01:23 編輯
S3BL100 發表於 2015-11-29 23:46
當時的建議,大約係
九龍總站由彩虹搬上慈雲山中或北,蒲崗村道落山,龍翔道返原線至培正,然後直行窩打 ...
假如104總站遷往蒲飛路,換103縮中環
也許可以學290/A、2/68X玩法,拆成以下兩條共用車隊的路線——
104:原有路線至西營盤,轉上薄扶林道。短棍維持不變。
104A:跟小弟14樓建議,來回中環上半山。
兩線班次安排稍為特別——
非繁忙時間,兩線梅花間竹開出:各自約12-20分鐘一班,聯合6-10分鐘一班。
繁忙時間,104連同短棍,彈性並頻密發車;104A則固定15分鐘一班。兩線聯合班次約3-5分鐘;大約每2-3班104,就有一班104A。
希望這樣既不使半山過海“供過於求”,亦能cover番石硤尾+油尖旺去上環、西營盤的需求。
P.S. 讚同只保留109服務皇后大道東。
小弟甚至想過109改循環,單邊入衛理道,換103直出公主道提速
然而順時針走線(先衛理道後何文田)要飛“何文田山道”站
否則要兜出亞皆老街才能經窩打老道、培正道返何文田(像九巴18那種走法)
逆時針(先何文田後衛理道)又會拖慢何文田出港島,故此作罷。
bennyho1004
發表於 2015-11-30 09:48
可以考慮下170唔入南區,主做銅鑼灣區
減少香隧甩班問題!
同埋182,170一齊唔停九龍塘
LAK2
發表於 2015-11-30 10:43
見到條103X, 我諗起641/141...相信足以將641變成繁時單向。順手將641改經牛頭角道(淘大), 可以輕輕抽下619水
另外108X北行好似快左少少?
飛左銅鑼灣又飛埋土瓜灣, 似乎做番其中一處會較好?
又似乎, 淨做寶馬山<>九龍灣應該行東隧做堆北角、觀塘(608X)
不過如果係全時段改108X, 個人就會傾向做番紅隧口+土瓜灣
608X就比較適合一兩班車試水溫
另外建議671早繁北行都可以全時段改671X, 入九龍灣
又講下九龍區走線, 608X/671X應該用15A走線入九龍灣,
停正觀塘道創紀之城、海濱道一帶 (606A/606X都應該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