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yhokh 發表於 2016-10-30 12:18

討論城巴九十年代買車取向

1995年城巴接辦路線40/40M初期曾使用12米大富豪及巨龍行走半山區。後因險象還生於96年購入11米巴士行走上述路線。


我想查究的是,為何當年城巴不是購入11米巨龍而是購入11米富豪?畢竟40,40M線需要途經的紅綿路/柏道/薄扶林道都是相當斜的路段。巨龍理應有比富豪更强的爬坡能力,為何城巴反而購入爬坡表現較弱的富豪行走半山路線呢?


還望各位師兄能賜教,謝謝!

dogdog002 發表於 2016-10-30 13:16

估:

但其實而家都係會派95XX 黎行40/40M,
同埋9XX最初係頂1XX蘭調去非專

富豪本身都已經可以應付半山,又唔係上山頂

同埋Dennis果邊應該應付緊新機場?

所以邊得閒整其他車?


低地台AD 發表於 2016-10-30 14:03

本帖最後由 低地台AD 於 2016-10-30 14:06 編輯

dogdog002 發表於 2016-10-30 13:16
估:

但其實而家都係會派95XX 黎行40/40M,

95年應付啲咩新機場,個時都未成功研發出黎,再加上又不是冇11m龍底盤,只係城記唔買姐,我覺得至少要買50架11m應付類似40/40M的路線吧
另外我一直覺得個10架短豪再換多10架7XX仲好...個10架短豪走赤柱線上斜見真章,好在之後冇再加訂短豪咋。

peterson 發表於 2016-10-30 15:48

當年批富豪12米都叫做跑得下,又唔係上唔到山,再以城巴跳飛機嘅玩法,
咁梗係買一批車可以上山下海去邊都用得嘅就最好啦!
買左堆11米行40/40M,又唔係話效果特別好,反而成日用12米都行到,咁點解仲要買11米?
不過咁,城記都買左50部富豪11米

再者,入南區利蘭/富豪10.4米一様過得好好,咁點解要買多10部11米巨龍呢?

另外,當年都無配額制度,你俾得起錢買幾多車都得
係城巴特別偏好利蘭/富豪同12米車

jx6215 發表於 2016-10-30 16:25

城巴特別偏好利蘭/富豪同12米車既同時
果期既豪冇5頭6頭豪上斜上得咁淡定
冇必要改用龍(未試過又點知...)

bnr34 發表於 2016-10-30 17:43

以樓主既內容, 開始訂11米既時候, 富豪批車起貨都已經係G牌尾H牌頭
當年Dennis起貨速度係咪仍然好似第一批車咁遲一截就要等高人解答
不過可以肯定既係, 861-880裝住歐1引擎出牌既時候, 人地富豪已經出緊歐2引擎
而且同期中巴九巴一路買緊Dennis車搶奪緊Dennis廠房產能, 所以唔排除城巴見富豪最快比到11米車所以同富豪買

低地台AD 發表於 2016-10-31 00:21

bnr34 發表於 2016-10-30 17:43
以樓主既內容, 開始訂11米既時候, 富豪批車起貨都已經係G牌尾H牌頭
當年Dennis起貨速度係咪仍然好似第一批 ...

你又可能講得對,似乎Dennis90年代又好似比較慢,但中巴同九巴的確偏好Dennis,唔排除因為咁樣城巴走去大買富豪,跟中巴、九巴與別不同。不過10米豪有人話係試,但以城巴角度睇,睇黎試完短豪性能既效果的確冇7xx好,所以最後買多10部7XX比較好吧,然而個別7XX性能不比E400差,有的什至差不多。

ccicoltd 發表於 2016-10-31 00:44

1995 年出牌的新車,我相信只是為了更換坡柴而訂的,根本沒考慮 1995 年 9 月會多接收 14 條中巴路線 (當時還不知道政府會如何處置中巴新一份專營權)。

當短車被南區海灘和 117 分得差不多時,40 系沒辦法之下便要用十二米。

HR9710+KU1391 發表於 2016-10-31 00:49

11米富豪在1996年投入服務,由買車落柯打至完成部車需要幾耐,即係可能1995年尾覺得12米行半山大忟就決定買11米,所以我覺得睇下邊間生產商交貨最快.
記得九巴有一百多部短龍係1996年上半年出牌, 1997年2+2座位短龍+中龍有120部(40+80), 但到1996年下半年九巴新車以11米豪及12米豪較多.

輝(1110) 發表於 2016-10-31 22:32

話時話點解H牌既巨龍 (731-740, 861-880) 仲會繼續用歐一引擎? 係咪城巴特別要求?{:3_50:}
頁: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討論城巴九十年代買車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