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下中國人點評價智軌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0580312 吹得天上有地下無,到頭來發現原來又是“模仿”的。 所以說到底這是什麼技術呢? 光導及磁導 光學導向依賴於圖像處理的原理,車輛前方的攝影機掃描路徑的地面上的特定的油漆條。攝影機獲得的訊號被傳送到車載電腦,電腦將這些訊號與車輛的動態參數(速度,偏航角速度,車輪角度)結合起來。然後該電腦將命令傳送到位於車輛轉向柱上的引導電機,以控制車輛路徑與參考電機的路徑一致。 早在2001年,西門子開始被委任研究並慢慢投入到魯昂使用。2008年在西班牙的一條無軌電車線亦投入使用。 至於磁導就要提及一個系統:Phileas系統 。這個由荷蘭SRE運輸聯盟,與APTS、VDL以及龐巴迪公司 搞出來的磁導,通過在道路下方埋設磁性信標,來達到引航的功能。很可惜,製造這些磁導車的公司APTS2014年破產了。但研究磁導的並沒有因此而結束,荷蘭、韓國、法國、美國都有所研究或使用,這裡不詳細講了。 所以,吹得那麼好聽,研發了多少年多少年,最後又是用生造名詞的那招來博人眼球,能說什麼呢? 跨座式單軌就叫雲軌,PRT 有軌電車最大的優點就是不需自身攜帶能源(接觸網供電),其次是有軌道導向。 這幫人給有軌電車裝上電(bu)瓶(tie)不說,還畫蛇添足弄個光學導軌 出來。 德國10年前就把光學導軌玩膩了,而且是用在公車上的,公車不像有軌電車,本身沒有軌道導向,加上光學導軌算是輔助駕駛。 而有軌電車系統本身是擁有架空線網和軌道這兩個基礎設施的。“智軌”把有軌電車系統的軌道拆了,上光學導軌,就好比正常人腿鋸了,給安上個皮斯托瑞斯那種高科技假肢。 這種奇葩科技樹也只有神州大地上的神一樣的研發人員才會點。 當然是藉著更加神奇的新能源補貼政策 發揚光大的。 非常不看好 軌道交通保障運力的法寶是獨立路權,這個所謂智軌 根本沒有獨立路權可言,其運力與BRT相比毫無優勢成本還貴了非常多。 這個所謂的ART介於有軌電車和BRT之間,試圖在不使用鋼軌的情況下達到有軌電車的運載能力。然而在公共交通領域,大載客量、高效率和低成本是不可兼得的。運量大又效率高的系統一定很貴,如地鐵、APM;效率高又便宜的系統就運不了多少人,如公車;成本不太高而載客量又不低,那它的效率就很難保證,比如有軌電車。ART相比有軌電車最大的優勢就是不需要鋼軌,但是和有軌電車一樣想要達到比較好的效果,勢必要拓寬道路,這樣一來其成本優勢就不太明顯了。而相比BRT,其優勢在於雙車頭和載客量,但考慮到有雙鉸接公車(雖然不能在國內上路),其載客量優勢存疑。 總的來說,是一個有益的嘗試。不過似乎各地的市民普遍不支援在地面道路空出一對車道給有軌電車 ,ART的接受度存疑。而且這玩意兒有鑽公車長度不能超過18米的法規空子的嫌疑。。。 換了皮膚的自校準公車,動力也沒差別,坐著和公車一模一樣,不知道誰想出的這種自欺欺人的東西 一句話,本質上是一個大號的公車,還比公車貴很多,有何意義??? |
如果用輕鐵起條洪水橋支線拉入去,應該可以仲方便,唔洗搞咁多嘢 |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8 20: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