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線計劃/RPP]
2021-2022年度中西區巴士路線計劃
[複製鏈接]
|
Choi 發表於 2021-2-26 15:42
12/12m/13唔搞?
由城巴接管到善巴上場搞左30年,搞到一早就搞左了。
三條重疊得黎但又好難用邊條合邊條,得班次可以搞搞,唔好下下咁樣衰一係等20分鐘一係3架拖架黎。 |
|
|
|
|
Choi 發表於 2021-2-26 17:17
齊齊開30當重組,咁就老蘭平均10分鐘一班車上山
做好聯合班次係其一
硬係要執線嘅,13轉循環,12/13各做一條路(柏道/羅便臣道)換走12M行快路上山就唔洗累鬥累;再玩盡啲嘅,既然12/13都拉唔到落上環,咁咪拉12M落水(假假地3B係officially同呢條線合併),兜完添馬街個圈飛海皮去林士街。
不過有無咁嘅必要同埋區會係咪繼續堅持一線都不能郁就另外講啦。 |
|
|
|
|
就係西摩道唔郁得,所以我意思係12,13(除左轉循環,照顧埋英華女一帶乖客)唔變,淨係郁12M。
加埋呢份RPP係建議40M回歸軒尼詩道經返金鐘嘅同時繼續入中環,所以先會諗12M跟23行。 |
|
|
|
|
如果真係有呢類地區訴求,應該地區人士係唔會反對扯架23落堅城架,反正蒲飛路總站拉去卑路乍總站嘅車都唔洗加。
對半山人黎講7.2係濕碎,但係咪位位7.2就會令到巴士公司覺得每4-15分鐘就一班嘅23全日士美菲路上落嘅額外保養費用都係濕碎呢就另計啦
以前無鐵年代,西區居民都唔介意西寶城行上去搭車/一程12綠小再行上山
咁當SYP C出口同HKU A出口都已經做埋列堤頓道以下,般咸道以東,樓梯街以西嘅絕大部份範圍(跟運吉standard計嘅HKU站勉強cover到旭龢道架 ),巴士公司又會唔會特登同小巴/地鐵爭生意呢?
利申羅便臣道唯一男女校舊生兼半山patpat居民 |
|
|
|
|
如果當年13實行到改經全段羅便臣道,咁拉落林士街就十分合理。但因為地區聲音反對堅道東行得返40M同埋旭龢道無得落堅道件事就不了了知。
正因為無改到道,13定12拉長其實我都唔覺得係合理做法。
我嘅建議係12/循環化13做曬老蘭上柏道/西摩道/羅便臣道(唯一損失只係英華女同蔚巒閣乘客延長3-5分鐘,但所有窿都補曬)唔好同12M鬥重疊,今年RPP亦建議40M係經埋金鐘先入老蘭,咁拉走12M紅棉路上山就問題不大。
同時如果地區繼績有半山上環直車訴求,我會覺得同12M一齊搞先係最make sense,咁只要12M隊埋落上環,上山方向再輕輕經下中環咪得做得返中環去堅尼地道囉。
|
|
|
|
|
你都識講仲有呢啲車
咁你自己話可以搭咩
要直達唔兜咪103,綠小22囉
|
|
|
|
|
我相信果位版友係問中環直達堅麗閣站
當然如果計埋老麥道行落去/兜完老麥道先落車嘅咁就仲有幾個選項
其實西摩道客一向唔介意係孫中山紀念館或者堅道花園落行上去,亦唔介上12M兜多三五分鐘係西摩道口落
但始終12個最大問題就係無左3B同23A嘅情況下擔當左補位角色,區會亦必ban西摩道真空
所以當年提議12同3B定係同13合併,都特登安排新走線要途經西摩道
至於拉23B落水,又有無諗過直接將11M+24模式直接套落23B變做12+25A呢
新23B會展站後直飛中碼,然後跟12原有走線上山,40M上山方向行返軒尼詩道,12M撤出老蘭快路上山填窿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