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維城百載】建議開辦城巴519(渣甸山->筲箕灣)
[複製鏈接]
|
本帖最後由 tzuyu.taiwan 於 2018-7-12 11:05 編輯
1 重組目的:為遠離港鐵沿線的渣甸山、跑馬地居民提供直達港島東商業區的嶄新巴士服務
2 詳細藍圖-519(渣甸山->筲箕灣)(城巴)
-定線:
|渣甸山|
1 龍風臺 $7.0
2 瑞士花園
3 佛教李嘉誠護理安老院
4 白建時道
5 白建時道休憩處(@白建時道)
6 畢拉山徑*
7 渣甸園
8 渣甸臺
9 畢拉山道
|跑馬地|
10 雅麗閣
{司徒拔道交匯處調頭}
11 箕璉閣 $6.2
12 安慧苑
13 箕璉坊
14 桂芳街
15 山村道
16 景光街
17 養和醫院
18 跑馬地馬場
{鵝頸橋、維園道、東區走廊不停站約9分鐘直達}
|七姊妹|
19 北角消防局 $3.1
|鰂魚涌|
20 北角官立小學
21 新威園
|太古|
22 太古城中心
|西灣河|
23 太安樓
24 海晏街
25 愛秩序灣道
|筲箕灣|
26 南康街
27 筲箕灣
-預計全程行車時間約52分鐘
-班次:08.05
-BBI:*自城巴11/511轉乘,總額$7.0
-用車:1輛(由8X/19車隊抽調,不過不能使用12.8m米巴士)
3 後記:構思本線最「頭痛」之處,是渣甸山的單層巴士用車限制。有傳有高級公務員居於睦誠道,不滿城巴派駐雙層巴士行駛11/511經過其住宅,故巴士公司禁止使用雙層巴士行駛該路段。本人最初打算讓519經停該處;考慮到使用單層巴士或令跑馬地居民沒有座位,甚或無法登車,但加添班次,又未必有足夠客源,且亦未必可確保跑馬地尾站乘客有位乘坐,故最終決定路線在渣甸山段避開睦誠道,至少可讓雙層巴士行駛,並增添11/511<>519 bbi彌補對乘客損失
|
|
|
|
|
呢個建議唔錯
不過渣甸山會唔會行大坑/炮台山落山好過行跑馬地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真心講,會
時間上可以快啲
所以長遠嚟講,如果519夠客嘅話,應該考慮拆線
|
|
洗手、洗手、洗手!
|
|
|
註:為讓路線519有足夠里數收足$7.0,其東端總站已東延至筲箕灣,同時亦可便利乘客直達西灣河、筲箕灣旺區,其他走線細節不變,敬請留意 |
|
洗手、洗手、洗手!
|
|
|
本帖最後由 hellomato 於 2018-7-15 00:22 編輯
的確,由跑馬地(上)及大坑道往返港島東
最多只能抵達北角(19, 41A, 63),或者直接skip到柴灣和小西灣(19)
而去鰂魚涌至筲箕灣沿線的直達服務,則要追溯到1997-2004年期間的舊19。
認同這兩個區域之間應有直達通勤,做全日循環應該OK,但恐怕客量不足以拆線。
建議跟樓主相反方向行走,即:跑馬地開車上山,
上到大坑道過山落到維園出東廊,同時可以避開銅鑼灣鬧市及紅隧口塞車。
樓主提到渣甸山以前11行雙巴被人port是真事(巴典有記載)
不過渣甸山一帶路況崎嶇複雜,即使不入睦誠道,也應盡量避免用雙巴行走內部街道。
隨附519全日版建議路線 筲箕灣——跑馬地(上)【循環線】
增加筲箕灣開出,到鰂魚涌上東區走廊直達銅鑼灣路段,
做一浸太古鰂魚涌去銅鑼灣特快,同時剛好可以走鵝頸橋入跑馬地。
回程改經大坑道,不入渣甸山內部,落山入鴻興道上東區走廊。
*因應巴士長度,藍塘道盡頭直行,先停靠跑馬地(上)總站,然後迴旋處調頭繼續行程。
至於車費,應調低至$5.8或以下(參考19收費)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我是一部小小MMC~~~~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