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區選,很多區都出現了政治輪替
每位候選人點差都好交通都有自己立場
不過,係咪有立場而未來四年去FIGHT返黎就得?
我個人認為4年太短,未必容易有大改變
新人應趁此時間
詳細研究上一手爭取過什麼
爭取到什麼
爭取唔到什麼
爭取唔到既原因
點解咁講
如果上一手爭取唔到,你爭取到,呢度有分加
上一手爭取唔到而亦都好難爭取的東西,建議不去爭取
或先爭取較容易的東西先
四年好快過去,爭取民主緊要,但四年來的工作報告亦很重要
何況無人知四年後是什麼環境,政治是有鐘擺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區議員嘅實權始終有限。政府唔想俾非保皇黨成功爭取,應該唔會咁順攤聽議員講 |
|
|
|
|
起碼南區應該唔會再係智障小巴惡晒掛 |
|
趕客路上 理_得你
|
|
|
初步睇真係弊多於利
無錯大直路好難憑選票
從資深議員中贏得席位
但一下子太多新臉孔,祗怕
熱誠係有但用不得其法。
不過,當人人初出茅廬時都曾被
老行尊睇唔起或作不實論斷,唯盼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而建制失
大量議席並非首次發生,最後就係
到下一屆選舉時收復失地。 |
|
|
|
|
西邨踢唔走珍姐,90繼續冇得行黃竹坑道天橋,繼續冇得拉入海怡。 |
|
|
|
|
民建聯今日放風話會養晒班落選者
對班初出道當選既素人黎講,更凶險
未來呢一年應該經營自己區既電話簿
順便解決立法會比例代表制選舉下"票多唔代表贏晒"局限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