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應佔盈利: 港幣 6.053 億元,較前年減少港幣 1.148 億元 或 15.9%
每股盈利: HK$ 1.38,較前年少 HK$0.3
建議派發普通末期股息每股 HK$ 0.70(較前年少 HK$0.2),而全年股息則為每股港幣 1.00 元(較前年少 HK$0.2)。
九巴:除稅後盈利港幣 3.149 億元,較 2018年減少港幣 1.194 億元或 27.5% 。
2018年的盈利包括了就第三方責任準備金的一次性回撥,同時政府燃油補貼抵銷了部分影響
當中要點:
- 車費收入為港幣 68.665 億元,較前年的港幣 68.253 億元增加港幣 4,120 萬元或 0.6%
主要原因:現有路線服務水平提高和引入新服務,令 2019 年上半年載客量提升,但受到下半年持續的社會事件所影響,交通嚴重受阻,大幅抵銷上半年載客量的增幅。
- 總載客量:10.229 億人次(每日平均 280 萬人次),與前年持平
- 總經營成本:港幣 69.827 億元,較前年的港幣 65.951 億元增加港幣 3.876 億元或 5.9%
原因:員工的薪酬及福利持續優化,持續投資強化安全設備的新巴士使折舊費用增加令成本上升
龍運:除稅後盈利港幣 5,370 萬元,較前年的增加港幣 1,690 萬元或 45.9%
當中要點:
- 車費收入為港幣 6.381 億元,較前年的增加港幣 7,830 萬元或 14.0 %。
主要原因:2019 年上半年,「A」線網絡服務需求上升,包括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帶來的額外訪客,令客量持續增加。
受社會事件影響,此增長在 2019 年下半年停滯不前。
- 總載客量: 4,580 萬人次,每日平均為 125,500 人次;比前年增加為 430 萬人次,日均客量上升 11,800 人次。
- 總經營成本為港幣 5.941 億 元,較 201 8 年的港幣 5.204 億元增加港幣 7,370 萬元或 14.2 %。
原因:員工的薪酬及福利持續優化,持續投資強化安全設備的新巴士使折舊費用增加令成本上升
非專利業務:盈利港幣 3,980 萬元,較前年的港幣 4,830 萬元下跌港幣 850萬元或 17.6%。
陽光巴士:
- 收入較 2018 年減少 8.2%, 主要由於社會事件影響本地運輸服務業務。
- 總經營成本較 2018 年減少 8.1%,主要是由於本地業務下滑所致。
- 財政年度內購置了 16 部(前年為 84 部)歐盟六型巴士替換舊車。31/12/2019 時,共有 390 部巴士,與前年相若。
新香港巴士有限公司(落馬洲-皇崗穿梭巴士 或 皇巴)
- 收入為港幣 3,970 萬元,較前年下跌港幣 830 萬元或 17.3 %,主要是由於跨境服務選擇增加及社會事件所致
- 31/12/2019 時,共有 15 部巴士,與前年相若。
Ref: https://www1.hkexnews.hk/listedco/listconews/sehk/2020/0319/2020031901257_c.pdf
|
|
|
|
|
本帖最後由 da54 於 2020-3-19 19:28 編輯
簡化版:
載通 2019 年股東應佔盈利 HK$ 6.05 億元,按年減少 1.15 億 (15.9 %)
九巴 2019 年除稅後盈利 HK$ 3.15 億,按年減少 1.2 億 (27.5%) 。
九巴盈利下跌主要由於:
- 員工的薪酬及福利持續優化令員工成本上升
- 於 2019 年下半年持續的社會事件導致公共交通服務受阻 (留意,佢無話少咗客)
- 政府燃油補貼 (九巴 1.4 億、龍運 0.13億) 抵銷了部分的負面影響
- 專營公共巴士服務車費收入 75 億元 (+1.6%)
- 九巴車費收入為 68.7 億元 (+0.6%),總載客量達 10.229 億,與 2018 年持平
- 龍運車費收入為 6.4 億元 (+14.0%),總載客量達 4,580 萬 (+10.3%)
- 非專營運輸服務收入 $3 億元 (-8.5%)
整體員工成本增加 3.4 億 (+8.1%),其中九巴佔 3.2 億
整體燃油成本減少 0.7 億 (-7.0%)
整體隧道費成本減少 1.3 億 (-28.6%)
展望有一句:九巴及龍運自 2020 年 1 月下旬的載客量錄得非常顯著的跌幅
|
|
至於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
|
九巴唔計龍運盤數都係正
對比新城要靠機場巴養家
今年就算差,九巴應該都會跑贏新城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九巴燃油補貼1.4億, 即係稅後大約1.2億
考慮到補貼只係計下半年, 即係佔咗期內利潤嘅大半
由一月尾起九巴狂收車減班, 可以預期收到嘅燃油補貼會少好多,
不過完全係佢自己攞嚟嘅 |
|
|
|
|
路訊通已經退出市場。
好耐以前,九巴只是計算車費收入。
唔知,九巴今次有沒有計算広告收入?
九巴在2019年的盈利超過3億。
政府未必会批准九巴加價。 |
|
簽名被屏蔽
|
|
|
「721」、「831」之後出現「罷鐵」風氣,「党铁」本地服務日均客量下跌4.5%,但係「大巴哥」的客量仍然保持持平,即係可以肯定有部份客景由「党铁」轉移咗去巴士。 |
|
為何未道別/但消失的你/留下我一直疑問…
|
|
|
預咗「大巴哥」收車,但係党铁車卡有時係可以少客到包車呢!(「党铁」客量跌得勁過「大巴哥」)
而流水線客量跌幅比特快線少,所以便可解釋為何要反對取消流水線。
|
|
為何未道別/但消失的你/留下我一直疑問…
|
|
|
國際油價近日大跌至20美金以下,最重要係「大巴哥」快啲入平油,就可以唔駛加價。
|
|
為何未道別/但消失的你/留下我一直疑問…
|
|
|
本帖最後由 TYChow 於 2020-3-20 00:00 編輯
不過港島區的巴士公司曾利用「燃油對冲」而無須加價,但「大巴哥」之前擔心變「因航」買貴油而唔敢做,不過在現時國際油價突然大跌的情況下,似乎入定一些「期油」以扺消部份燃油成本,似乎並非不可取。
而實際上,最影響「大巴哥」的運作成本,首先就係工友嘅人工,二則就係油價!
|
|
為何未道別/但消失的你/留下我一直疑問…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