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屯門社區網絡潘智鍵認為,地政總署所提議的「浩逸街」和「浩和街」未能突顯公路對屯門的重要性。他指以往屯門居民去機場需要一小時車程,公路落成後縮減至20分鐘,「係光復咗屯門同離島之間嘅交通,為屯門交通帶嚟一個新時代」,故建議將「浩逸街」名為「光復街」;而「浩和街」則名為「時代街」,「可以反映50萬屯門居民對呢條公路殷切嘅盼望。」 民主黨馬旗則建議命名為「光復路」及「榮歸路」,並詢問最後的道部命名是由甚麼部門決定。民主黨黃麗嫦指「浩和街」令人聯想浩園,希望改用其他同音字取代。 張錦雄指隧道名稱應簡潔,認為毋須加上「屯門」二字。他又指兩條街道的英文名稱「Ho Wo 」及與「Ho Yat」都不太好,贊同使用「光復路」等名字。 匯政衛言何國豪表示,九龍的街道命名除了排序,還有另一重意思,屯門的浩福街及浩發里亦有祝福之意,並跟據地政總署以「浩」字排頭命名該區街名,建議街道名命為「浩光街」及「浩榮街」, 「代表呢啲時代嘅感覺」。 民協黃虹銘認同公路英文名稱很重要,因為是通往機場的主要幹道,所以英文名稱需要顧及外籍人士的需要。
舉報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4-30 17: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