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月報出齊去年所有月份
做下少少整理
1.每日平均乘客人次
大數
2020年巴士整體每日平均乘客人次
比2019年下跌25.8%
各巴士公司表現 (2020 VS 2019)
九巴下跌24.2%
城巴下跌30.3%
新巴下跌24.1%
龍運下跌38.7%
NLB下跌37.1%
九巴最差月份
2020年4月
城巴最差月份
2020年8月
新巴最差月份
2020年8月
龍運最差月份
2020年4月
NLB最差月份
2020年8月
2.全年載客量
九巴下跌24.0%
城巴一下跌26.8%
城巴二下跌45.9%
整個城巴下跌30.1%
新巴下跌23.9%
龍運下跌38.5%
NLB下跌36.1%
大數下跌25.6%
其實新巴條數唔係最差
但去年12月玩收車都唔知搞咩
之後又要城巴抽人渣新巴
似乎巴士公司計錯數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數其實唔係咁計,要計應同2018年去比較,否則基於2019年下半年較差的基數無法得到正確的結論。 |
|
|
|
|
簡單講,過去表現不等於未來表現
例如2019年下半年可能都叫差
2020年咪再更差比你睇
何況,如果2022年世界回復正常
數字如果有雙位數升幅
到時又點解讀
基數問題一定避唔到
睇既人自行去判斷
唔通過去有通脹,依家無又唔比較得
以前經濟增長勁,依家無咁勁,又唔比較得
數字係睇趨勢,當然反映唔到未來,因為可升可跌
但拆返下半年D數
年尾收緊限聚令後
客量無8月個陣咁差(城巴)
亦無初期4月個陣咁差(九巴)
如果無再辣D既限聚令
應該會搵到所謂基本盤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kay 發表於 2021-3-6 22:28
簡單講,過去表現不等於未來表現
例如2019年下半年可能都叫差
2020年咪再更差比你睇
一個經濟週期起碼會十年。
而家全球政府都開始抽水債息有向上傾向,純分析角度不宜過份樂觀。
|
|
|
|
|
載客量下降只係反映咗收入下降,仲要睇劃幾多班次去減支出
淨商業角度考慮的話, 要做返個平衡, 起碼要劃返相應比例既班次唔開
|
|
|
|
|
可能即使A車大跌,唔少人坐E車去東涌,都叫補番D數嘅
p.s.個跌幅同MTR差唔多(MTR市區線亦少咗三成客)
|
|
|
|
|
東涌機場本身有基建工程無停過
加上有人要去防疫設施做野
所以無清袋
不過城二就算客量無清袋
收入應該跌多過一半
因為流失既客都係高端客 |
|
合理行為不容無理干涉,後果自負
|
|
|
客量雖然反映收入,但要睇盤數要睇埋支出分別,同埋客量增減喺邊啲線。例如過海線跌客勁過九龍新界線,收得貴嘅A 線 B線大跌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