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巴士傳奇2006》第十六集:聯和墟的新天
[複製鏈接]
|
本集是一連六集「北區大召集」的最後一集。今集所講的聯和墟,是巴士與小巴角力最激烈的地區。
請各位細心欣賞。歡迎發表寶貴意見。
第十六集:聯和墟的新天
主要講述路線:
專線小巴 52A (1996-)
專線小巴 54A (1996-)
專線小巴 56A (1996-)
九巴 270P (1996-1999)
九巴 278K (1999-)
細說當年聯和墟
聯和墟在新界北區的發展舉足輕重,在新界北區未全面發展成新市鎮前,她和石湖墟已經是北區的兩大墟市。一個擁有超過半個世紀歷史的鄉鎮,也是北區重要交通中心之一。
聯和墟位於粉嶺北安樂村對面,於1951年1月20日舉行開墟儀式,成為戰後新界最大的新興墟市。由於聯和墟以東有不少鄉村,於墟期之際,不少鄉民會將農產品運到聯和墟買賣,亦有不少居民定居於此,因此往來各區的通勤人流亦相當多。九巴亦相當重視聯和墟的對外交通,早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便已有巴士往來市區及其他鄉鎮。
不過,要到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以後,才有以聯和墟為總站的巴士路線,當時聯和墟巴士總站是位於聯盛街與聯興街之間的一段聯和道,而且只有往來鄉郊地區的路線在此作總站。1983 年 7 月,原以聯和墟為總站的 78A(聯和墟至鹿頸)配合九廣鐵路紅磡至羅湖全面電氣化,延長至粉嶺火車站並改稱69K,以後的十六年,一直未有以聯和墟為總站的巴士路線。
聯和墟新一代區內路線:270P、278K
聯和墟開墟後,聯安街以北的地方其實還未發展,直至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政府全面發展原有聯和墟以北及以西的地方,多個私人參與發展居屋(包括榮輝中心、榮福中心)落成入伙,人口開始上升。
不過當時九巴當時在北區的巴士發展,主要著重粉嶺南地區,並沒有開辦新線服務聯和墟,直至在1996年6月,由270號線抽出車輛行走270P,平日早上單向經天平前往上水火車站及翠麗花園。及至聯和墟以北的私人屋苑於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全面發展,九巴才為聯和墟開設接駁九廣東鐵的278K,往來聯和墟至粉嶺火車站,成為十六年來首條以聯和墟作總站的常規全日路線。
初時278K 的總站是位於和滿街近聯安街(現址為聯和墟新街市及御庭軒),三個月後,由於綠悠軒的屋巴士被運輸署下令停止服務,九巴將278K總站遷移至綠悠軒門外,成為當時的主要客源。
2001年,帝庭軒落成入伙,同時地下的聯和墟永久巴士總站正式啟用,278K亦將總站遷往該處,自此行車路線沒有明顯的變動。
搶奪先機:專線小巴52A、54A、56A
北區舊區不少地方,公共、專線小巴成為巴士的最大競爭對手,而在區內交通方面,聯和墟更是戰況最激烈,但戰況亦最一面倒的地方。
早在1984年,當專線小巴大舉入侵北區時,德建和馬亞木先後開辦往來鄉郊的專線小巴路線12K(往來龍躍頭,1988年1月改稱54K)、52K(往來昇平學校)及56K(往來鹿頸,見第四集),早已在聯和墟建立橋頭堡。不過當時聯和墟人口不多,而且在聯和墟上下車的乘客,多是鄰近鄉郊的村民。
及至聯和墟全面發展,九巴卻沒有並沒有開辦獨立往來火車站的巴士路線,聯和墟方面只安排現有路線繞經,導致專線小巴 52K、54K、56K營辦乘虛而入,開辦往來聯和墟的短程班次,後來更獨立成專線小巴52A、54A、56A,導致九巴無法在聯和墟新區搶頭啖湯。
由於九巴當時對聯和墟採取忽視態度,專線小巴看準這個機遇乘虛而入,以車海戰術及頻密班次,不停接載聯和墟新屋苑的居民往來粉嶺火車站。造成的結果是,專線小巴營運商、以至小巴司機大都不再行走無利可圖的鄉村路線。
巴士小巴爭奪戰
2001年位於帝廷軒的聯和墟新巴士總站啟用,278K 的總站被遷至該總站,而專線小巴52A、54A、56A亦遷入相約時間啟用的小巴總站,令到戰況進一步白熱化。
專線小巴當時更針對九巴,故意在和睦路候客,加上小巴總站對綠悠軒居民更加方便,而且小巴收費比九巴便宜四分一 ($2.40對$3.00),導致278K不少的乘客流失至專線小巴。九巴為挽留 278K 的乘客,決定將 278K 轉型為接駁往來市區特快巴士線的角色,於 2001 年 6 月及 12 月分別提供轉乘 278X 及 270A 的轉乘優惠,變成去程回贈五毫及回程免費,吸引了部份轉車乘客乘搭。不過由於轉乘點恰巧位於粉嶺火車站,除了 278X 比鐵路快捷而有較多轉乘客外,270A 因受到鐵路競爭,轉乘客並不多。
278K 開創了聯和墟交通的新一頁,聯和墟總站隨後數年不斷開辦往來市區及機場的路線,如 277X、279X、A43及N42A,都是因 278K 所賜,但本身路線客量,即使在繁忙時間仍然不高,平均載客量僅約 27%,運輸署曾建議在2003-04年路線發展計劃中建議取消本路線,以現有專線小巴取代,但被北區居民和區議員強烈反對,因此計劃最終擱置。
聯和墟的「盲點」
聯和墟另一個「盲點」,便是往來北區其他新發展地區,需要轉車才能到達。例如粉嶺南,就只有70K在往華明方向才途經聯和墟,但往來嘉福、北區醫院,卻要在上水或粉嶺火車站轉車。九巴卻一直拒絕開辦新線,只安排現有路線提供轉乘優惠,包括70K、278K轉乘273A。
因此,不少巴士愛好者曾在多個討論區提出不少改善聯和墟往來區內交通的建議,包括路線重組、改道等,甚至有區議員建議開辦專線小巴服務以補不足,但至今仍在角力中,尚未有明確的方案。
聯和墟預計未來數年將不會有大規模的發展,故此278K與專線小巴的激戰中,明顯地處於下風,加上聯和墟對外交通日益改善,278K的前景可謂北區新發展區區內線中,最黯淡的一條。
=============================
一連六集的「北區大召集」自此告一段落。由下一集開始一連五集,我們會衝出新界,走向市區。
第十七集《夢之書──荃葵的故事》,將會講述北區往來荃灣的278X號線,它的出現直接改變了北區「荒蕪」的形象。當中的秘密是什麼呢?下一集再談吧。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