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是《北區巴士傳奇2006》系列中重新編寫的一集。本集在上一版《北區巴士傳奇》原本稱為《邊城故事》。不過後來發現該集的主要焦點落馬洲,原來不屬於北區範圍,而是元朗區範圍,因此在是次修訂,會集中討論北區往來現時四個陸路過境口岸──文錦渡、羅湖、沙頭角、落馬洲/皇崗的交通發展。此外亦會預測未來新過境口岸啟用後,北區過境交通的變化。
請各位細心欣賞。歡迎各位發表意見。
第二十四集:回歸祖國
主要講述路線:
九巴 76K (1983-)
九巴 N76 (2003-)
九巴 276B (2004-)
過境穿梭巴士:落馬洲←→皇崗口岸 (1997-)
過境穿梭巴士:聯和墟←→沙頭角 (2002-)
過境穿梭巴士:上水←→文錦渡口岸 (2002-)
羅湖口岸:一直被鐵路交通壟斷的口岸
相信每一個往來內地與香港的市民,都會對羅湖口岸不會陌生。羅湖口岸,一直是中國內地往來香港的主要大門,也是內地以至全球現時最大的陸路口岸,每天的人流達到五十萬人次。
自九廣東鐵於1983年7月全面電氣化後,通過羅湖口岸穿梭中港的通勤人流自此有增無減,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更一直處於飽和水平。各位或會經歷過在羅湖口岸「打蛇餅」的情景,在過境人流的高峰期,「蛇餅」更加可以打成十多二十多個,輪候過關的時間也就只有越來越長。因此深圳及香港政府不惜花費鉅款,先後重建羅湖聯檢大樓、擴充羅湖車站的設施及改善出入境設備,但仍然未能應付不斷增加的人流。
羅湖口岸在深圳的一方,可以乘搭巴士(公交車)、火車、深圳地鐵或的士往來,但在香港的一方,長期以來一直只有九廣東鐵可以往來。由於羅湖口岸只有九廣東鐵才可到達,而羅湖站的地方又不容許興建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交匯處,而且羅湖本身屬邊境禁區,除了過境的市民以外,是需要有禁區通行證才可以進入的,結果是九鐵壟斷了主要的接駁口岸交通市場。同時亦令不少往來上水火車站至各區的接駁交通,客量一直有增無減,尤以專線小巴44、44A、九巴276、276A、278X、279X為甚,不少乘客都是在上水火車站轉乘九廣東鐵過境的,這個局面在可見的將來,都會一直維持。
落馬洲-皇崗口岸:打破過境交通壟斷的口岸
踏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羅湖口岸已達到不勝負荷的程度,因此深圳與香港政府決定在元朗與北區交界的落馬洲,開闢第二個大型客運口岸,接駁深圳福田區的皇崗。皇崗口岸啟用初期,由於陸路過境限於旅遊車及貨車,因此客運需求不大,但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由於中港兩地的人流往來也越來越頻密,乘搭九廣東鐵往來羅湖過境的通勤人流不斷增加,香港政府便與中方商議,開闢另一陸路穿梭公共交通,讓過境乘客除鐵路以外有另一選擇。九巴亦與新福港合資組成公司,承辦落馬洲至皇崗口岸的穿梭巴士服務,經中港雙方批准,落馬洲至皇崗口岸穿梭巴士服務於1997年3月20日起投入服務,初時以十部Dennis Dart行走,該批Dart擁有香港罕見的Northern Counties車身,在投入本線服務前,曾經行走九巴224X號線。改行本線後,全線改以黃色為車身顏色,因此又稱為「黃巴士」(現稱皇巴士)。
為配合黃巴士投入服務,政府在落馬洲設立公共交通轉車站,提供公共交通接駁服務,九巴在黃巴士通車當日,將行走元朗至華明的76K作出改道,來回程繞經落馬洲轉車站,同時開闢往來元朗的277號線,方便元朗區居民接駁。
由於落馬洲轉車站較為偏向元朗區,大部份往來落馬洲轉乘穿梭巴士過境的乘客,多是往來元朗或屯門居多,接駁交通選擇亦較多。北區方面,由於接駁交通只有九巴76K及歷史悠久的紅色公共小巴17,而北區居民往來過境一般會採用九廣東鐵取道羅湖往來,因此落馬洲-皇崗口岸在北區的吸引力,遠比羅湖口岸為低。
文錦渡、沙頭角口岸:過境穿梭巴士殺出重圍
踏入廿一世紀,羅湖口岸的擠迫情況有增無減,北區往來落馬洲過境又要經過多重轉折,有區內人士指出,現時的文錦渡及沙頭角口岸,可以開辦過境穿梭巴士,以舒緩過境人流。
深圳及香港政府經過多次商討,終於批准跨境旅遊車公司,開辦往來沙頭角及文錦渡口岸的巴士服務,兩條分別往來聯和墟至沙頭角口岸、及上水至文錦渡口岸的穿梭巴士,分別於2002年4月及11月投入服務。依筆者在聯和墟及上水總站所見,使用兩條過境巴士的乘客亦相當多,尤其對於往來粵東地區的乘客,多會利用沙頭角口岸巴士往來。
其實現時九巴的73K及78K亦分別以文錦渡及沙頭角作總站,不過兩條線的總站與過境口岸有一段距離,而且基於邊境禁區關係,需要禁區紙才能出入,加上兩個口岸的設備,並無預留行人步行過境的設施,因此73K及78K可謂與口岸緣慳一面。另一方面,文錦渡及沙頭角口岸的開放時間,相對羅湖口岸為短(文錦渡為每日0700-2200,而沙頭角為每日0700-2000),對舒緩羅湖口岸的作用有限。
筆者認為,政府應趁著2010年縮減邊境禁區範圍的機遇,改善文錦渡、沙頭角口岸的過境設施,容許乘搭九巴或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的乘客利用該兩個口岸過境,進一步減輕羅湖口岸的壓力。
深港廿四小時通關造成的衝擊
由於中港兩地在回歸後更趨緊密,愈來愈多市民在晚間過境,不少深圳及香港市民要求廿四小時通關,深圳政府亦大力要求香港實施。不過要實施廿四小時通關,先要解決一個問題:口岸在凌晨的交通配套。
由於羅湖口岸在香港只有九廣東鐵接駁,而九廣東鐵需於凌晨時分停駛,以便進行例行檢查,要實施羅湖口岸廿四小時通關是相當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落馬洲--皇崗口岸成為廿四小時通關的最佳口岸。經過中港雙方多次商議,終於達成協議,落馬洲廿四小時通關於2003年1月27日起實施。為配合該項措施及應付增加的乘客量,落馬洲至皇崗穿梭巴士亦換入載客較大的單層MAN NL263行走,同時在當日加密班次及擴展至廿四小時行走。
(接下)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06-10-5 22:42 編輯 ]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接上)
九巴為配合落馬洲廿四小時通關,開辦兩條往來落馬洲的通宵路線N76及N277,分別往來上水及元朗,四天後九巴亦將北區通宵巴士N270作出改道,改經大埔墟及太和,方便沙田及大埔居民於上水接駁N76,再轉乘皇巴士往來內地。不過,正如我們在上一集提及,營運上水至文錦渡口岸過境巴士的粵港汽車運輸聯營有限公司,於同年2月4日開辦通宵過境穿梭巴士,提供上水至深圳皇崗口岸的服務,而且能直接過關不用轉車,N76在這個不利因素下,客量一直偏低,只在港人北上的高峰期間,才有較多乘客。兩個月後,香港及中國爆發「沙士」疫症,導致世界衛生組織發出旅遊警告,連帶往來中港的人流急速下跌,直至同年6月23日香港在疫區名單中除名後,才漸漸回復原有水平,這段期間無論九巴、小巴及過境巴士客量都慘不忍睹。
另一方面,自廿四小時通關實施後,多間中港旅遊巴士公司不斷開辦廿四小時往來皇崗至市區的直通巴士服務,一度威脅「皇巴士」及往來落馬洲的巴士及小巴服務。不過在2004年3月,內地忽然禁止「南下」返港的短途直通巴於皇崗口岸接載乘客,引發了皇巴士與直通巴士之間的角力。原來,除皇巴士外,直通巴士公司一向均有經皇崗直接去廣東省多個城市的直通巴士服務,但自廿四小時通關後,往來皇崗至香港的短途直巴愈開愈多,更一度掀起減價戰。由於皇巴士公司跟皇崗口岸已簽有合約,一直有投訴受到過境巴士擾亂過境秩序,損害皇巴士利益。
結果在深圳及香港雙方調停下,同年8月16日正式規範皇崗口岸至市區的過境巴士服務,成為六條路線,分別往來灣仔、尖沙咀、旺角、藍田、荃灣及錦上路西鐵站,其餘路線被勒令停止服務,包括上水至皇崗口岸的通宵線。這項措施導致深宵往來北區至內地的乘客,被逼採用「皇巴士」往來落馬洲轉乘N76或紅色公共小巴往來,N76客量卻因而得到改善。
約在規管皇崗過境巴士前一個月,卻誕生首條北區往來落馬洲轉車站的特快路線276B(見第九集),這條線原本是由276A分拆出來,方便天水圍北居民往來落馬洲轉乘皇巴士,北區居民卻因而同樣可以利用該線往來落馬洲。不過正如剛才所說,北區居民日間有九廣東鐵選擇,因此使用276B的北區居民不多。
北區的過境交通展望
北區的跨境交通,已不再是單單取道羅湖口岸往來,因此在選擇增多下,公共巴士、鐵路、小巴、過境巴士的競爭將日益加劇,市民因而是最大的受益者。
展望將來,九廣東鐵落馬洲支線預計於2007年通車,屆時北區居民除了可利用九廣東鐵直達落馬洲過境外,由於受到立法會要求開放口岸交通的壓力,該車站亦會設立公共交通交匯處,方便市民乘搭其他交通工具往來落馬洲車站過境內地,運輸署亦剛於最近截止往來落馬洲車站的巴士服務招標。當車站啟用後,究竟鐵路能否保持優勢?巴士及小巴如何應付這個新挑戰?北區的過境交通會有什麼變化?我們屆時拭目以待吧。
===============================
下一集《北區流星》是整個《北區巴士傳奇2006》最特別的一集。除了現時以北區為總站的巴士路線以外,原來還有一些本身兩邊總站均不屬北區,但需取道北區往來的巴士路線。我們會在下一集分析出現這個局面的原因,及它們在北區的角色。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乜而家唔係仲有上水至皇崗既通宵直通巴架咩?
服務時間好似係 2100-0700 ..
樓主好似冇乜點講紅色小巴,
紅小 17 同觀塘落馬洲紅小其實都搶左唔少 76K 客的 .. |
|
=0=
|
|
|
原帖由 SSBT 於 2006-10-5 20:39 發表
乜而家唔係仲有上水至皇崗既通宵直通巴架咩?
服務時間好似係 2100-0700 ..
樓主好似冇乜點講紅色小巴,
紅小 17 同觀塘落馬洲紅小其實都搶左唔少 76K 客的 ..
最近在上水廣場已沒有通宵皇巴的宣傳廣告。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下集係咪869?? |
|
|
|
|
原帖由 北角---九龍城 於 2006-10-5 23:42 發表
下集係咪869??
唔通仲有以前既 368 369
而家既265S ??? |
|
|
|
|
原帖由 vilo 於 2006-10-5 23:53 發表
唔通仲有以前既 368 369
而家既265S ???
應該仲有269C~ |
|
|
|
|
落馬州口岸的設計反映了當年
政府對過境人流增長的低估,
根本當時落馬州口岸只為羅湖的輔助而設,
沒預計過會成為這麼重要的出入境要道,
甚至當時開通的公共交通,
也只有往來新界西北地區,
並無想過會有幾多市區客利用此處過關....
我相信政府不會大幅開放過境交通市場,
始終抬高過境交通的價錢,
有阻止市民過境消費的作用... |
|
|
|
|
原帖由 ksmbh 於 2006-10-6 01:54 發表
我相信政府不會大幅開放過境交通市場,
始終抬高過境交通的價錢,
有阻止市民過境消費的作用...
明年落馬洲鐵路通車,落馬洲站會成為第一個開放過境交通市場的口岸,巴士、鐵路、小巴及的士可以在該站上落客,接載市民過境。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