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北區巴士傳奇2006》第二十五集:北區流星 ...
開啟左側

《北區巴士傳奇2006》第二十五集:北區流星

[複製鏈接]
eric278 發表於 2006-10-6 10:1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本集《北區巴士傳奇2006》的最特別之處,是今集故事中的路線,兩邊總站均不在北區,但需取道北區的道路系統往來,因此以「流星」形容它們的路線本質最好不過。值得一提,在2003年編寫的版本,是以「外傳」形式出現的。

請各位細心欣賞。歡迎發表寶貴意見。

第二十五集:北區流星

主要講述路線:
九巴 269C (1994-)
九巴 368 (1993-1998)
九巴 369 (1994-1998)
九巴 869 (1998-)
九巴 265S (2004-)


流星的背後:貫通新界的環迴公路系統
殖民地政府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因著多個新市鎮發展,開始改善新界各新市鎮之間的道路系統。新界環迴公路便在於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興建,穿梭荃灣、屯門、元朗、北區、大埔、沙田,最後取道城門隧道返回荃灣,即現時的九號幹線。

元朗至北區之間的新界環迴公路(即新田公路、粉嶺公路),於1993年全線通車,連同早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通車的吐露港公路,新界西便有了直接的高速公路系統往來新界北及新界東,而新界東便是多條往來九龍主要幹道的集中點。

反之,自從屯門、元朗及天水圍被殖民地政府發展成為新市鎮以後,該帶地區不斷發展,不但有不少居民遷入來居住,亦有很多公司在元朗和屯門區一帶進駐,而當時連接新界西區的主幹道,卻只有屯門公路一條,結果屯門公路自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經常出現嚴重塞車,特別以繁忙時間為甚,因此往來新界西北至市區的巴士服務便大受影響。

北區流星的先鋒:269C、368、369
在新界區未有專營權的城巴,卻作出當時相當大膽的嘗試,於1992年開辦居民巴士911R,由元朗市中心往來中環,途經的道路及地區,卻是出乎意料之外,取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東區海底隧道、北角、銅鑼灣、灣仔至中環,中途取道北區的高速公路,但在北區沒有車站。當時收費達 $28.70,因此客量只屬一般,但這條路線的走向,卻成為九巴開辦元朗區過海線的模式。

終於在1993年6月15日,九巴終於開辦早晨特快過海線 368,成為首條新界西北區的過海路線,早上 0710 由元朗(西)開出,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總站位於上環,成為當時全港最長的專利巴士路線,全程 60.8 公里。

差不多一年後(1994年5月31日),配合天水圍區發展,九巴再增闢一條369號早晨特快過海線,成為首條天水圍區的過海路線,早上0700由天瑞開出,經朗屏、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觀塘繞道、東區海底隧道、東區走廊,總站位於上環,成為當時全港最長的專利巴士路線,全程 65.1 公里,打破 368 維持不足一年的紀錄。

約在同一時間,當天水圍發展成新市鎮時,同一時間東九龍不少屋需要重建,部份東九龍原有居民遷入當年天水圍的新屋,而遷入天水圍的中小學生及居民大部份仍於東九龍上課及工作,這需求足以開辦一條巴士路線由元朗區至東九龍之間。九巴有見及此,便於369開辦前一個月(1994年4月26日),開辦首條往來元朗至觀塘區的269C,由天瑞單向開往藍田地鐵站。與368及369一樣,269C亦取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吐露港公路、大老山隧道、彩虹、九龍灣及觀塘,總站設於藍田地鐵站,全長達 53 公里。

當時以上三條路線均取道北區的道路系統,但由於服務對象是天水圍、元朗居民,由於當年屯門公路的擠塞問題,為避免造成延誤,因此在北區取道上水及粉嶺一段的粉嶺公路,而且在北區沒有停站。

當年開辦這些超長途路線,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受到沿線交通擠塞影響,影響行車班次,尤其以大老山隧道、東區走廊這些塞車黑點為甚,因此若提供全日服務,容易受到班次失準問題影響客量,因此並無經濟效益。可以想像,當時的客量不足以令以上三條路線全日服務,不過,三條路線當中以 269C 線較為進取,由於當時天水圍及元朗有不少往東九龍上班的市民,很快便增加班次,並於 1994 年 10 月 17 日增設下午回程服務,1996 年 11 月 4 日起再提升至平日繁忙時間雙向服務,成為首條由新界西北往來市區,需經由北區前往的巴士路線。

來自馬場的流星:869
政府不斷發展元朗及天水圍,有更多居民遷入,當中不少是於賽馬日前往沙田馬場觀賞賽事的市民。在以前,由沙田馬場往來元朗及天水圍,需要經過多重轉車,但在1998年元旦,這個局面便改變了。九巴在當日開辦一條由沙田馬場開往天水圍市中心的特別路線 869,在沙田賽馬日散場時服務,方便馬迷返回元朗及天水圍。

為避免受屯門公路塞車影響,它的行車路線是取道吐露港公路、粉嶺公路及新田公路前往。因此在沙田賽馬日散場時,在掃管埔路和粉嶺火車站附近,可以見到 869 號線的巴士,穿越北區的高速公路,接載馬迷返回新界西北。雖然869線投入服務不足半年,大欖隧道已經通車,卻沒有取道該路段前往,主要原因是巴士行經大欖隧道所收取的隧道費相當昂貴(2006年的收費達到九十元),而且只在沙田馬場開出數班,經大欖隧道很不划算,而且又要途經收費的城門隧道,因此869號線一直都取道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高速公路網絡前往。

869 號線當時創下一個紀錄,是全香港單程收費最昂貴的專利巴士路線,收費達 $38,直至 1998 年 7 月 6 日新機場啟用,城巴機場快線 A12 投入服務後,才以 $45 的收費打破 869 的紀錄。

(接下)
還看香港公交
 樓主| eric278 發表於 2006-10-6 10:14 | 顯示全部樓層
(接上)

大欖隧道通車,368及369墜落之時
由於天水圍及元朗不斷發展,單靠屯門公路及新田公路根本無法應付人口增加帶來的交通流量,加上配合新機場核心工程興建,因此政府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興建往來西營盤至元朗的三號幹線,其中西區海底隧道及大欖隧道分別於1997年5月1日及1998年5月25日通車。

當時西隧通車後開辦的 960 號線(屯門建生至灣仔碼頭)客量增長太快,達到過度飽和的程度,因此兩條往來天水圍及元朗至港島,分別由九巴及城巴營辦的過海隧道路線 968 及 969 ,便提早於1997年10月投入服務,取道西區海底隧道,並提供全日服務,不過當時大欖隧道尚未通車,兩線仍要取道屯門市中心及屯門公路,因此對368、369的影響不大。

真正打擊 368 和 369 的,是1998年5月26日正式通車的大欖隧道,當日起 968 及 969 改經大欖隧道往來;而原先途經新田公路及粉嶺公路的 269C,亦由當日起正式轉型,改經大欖隧道往來,總站改為天水圍市中心至觀塘碼頭,並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務,正式撤出北區。由於三號幹線大大改善了屯門公路的塞車情況,加上 968 及 969 因路程縮短更受居民歡迎,結果居民不需要再乘搭相當兜路的 368 及 369 前往港島,乘客因而大量流失,它們雙雙於1998年9月21日起停止服務,正式結束它們的使命。

當368及369停止服務後差不多六年期間,穿越北區而不以北區作總站的巴士路線,便只有 869 號線,而且袛於沙田賽馬日才可以在北區見到它的蹤影。

流星再現:265S
踏入廿一世紀,天水圍仍然持續發展,尤其以天水圍北為主要發展重點地區。雖然天水圍區的巴士網絡已經相當完善,遠至荃灣、葵青、港島北岸、觀塘、西九龍、尖沙咀、紅磡,都可以一程車直達,但仍然有一個盲點,便是沒有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往來大埔區。

當時元朗區已有64K往來大埔,但天水圍居民一直要求開辦往來大埔的獨立路線,政府亦曾招標天水圍至大埔的專線小巴,不過結果是「無人問津」,後來卻因政府的「保鐵」政策一直拒絕開辦,令到天水圍居民要乘坐276A於上水轉乘九廣東鐵,或乘坐269D於城門隧道轉乘73X前往。

不過天水圍的居民及區議員一直不死心,結果在不斷的爭取下,九巴於2004年8月31日開辦往來天水圍市中心至大埔工業的 265S號線,取道新田公路、粉嶺公路及吐露港公路往來,成為繼 368 及 369 停止服務後,再次有往來新界東部及西部新市鎮,而需取道北區前往的巴士路線。265S 特別之處是平日早上均提供來回程服務,派車由 276B(已在第九集介紹)抽調兩部雙層低地台巴士行走往大埔工業方向的班次,及 276 抽調一部單層巴士行走往天水圍市中心方向的班次。

可惜 265S 受高速公路網絡先天的問題影響,加上要繞經整個天水圍南北,導致路線相當兜路,雖然九巴官方資料沒有行車路線長度及時間,不過但由相約路線估計,行車里數約有44公里,需時約85分鐘才行畢全程,全程收費竟然達十三元,與天水圍往來九龍市區的巴士路線收費相同,因此客量一直不很理想。

筆者曾乘坐早上往青衣方向的279X,通常約於早上0800會在粉嶺公路古洞段見到265S的巴士,由於在天水圍只開出0640及0715兩班,估計由天水圍開出要45-50分鐘才能到達上水,可想而知其實不太受居民歡迎,筆者也懷疑九巴是否真投放資源營運該線。

總結
隨著各新市鎮之間的道路網絡日趨完善,在可見的將來,將不會出現由新界西取道北區往來九龍或香港的巴士路線。而且在政府的長遠的規劃中,有可能計劃與建往來元朗至大埔的高速公路,減少對北區道路系統的負荷。長遠來說,這些「北區流星」,終有一天會全部墜落。
================================
下一集是《北區巴士傳奇2006》的結局篇,主要焦點是北區唯一的日間機場路線A43,它成為現時機場巴士路線中最受歡迎的一條。究竟它大旺收場的原因如何?我們會為各位分解。

除此以外,剛於2006年7月通車的北區機場通宵線N42A,亦會在本集內登場。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06-10-6 23:04 編輯 ]
還看香港公交
914 發表於 2006-10-6 11:32 | 顯示全部樓層
911R 收費未至於$28.70,我搭果次都係收$21左右,當時西海隧及大欖隧道都未通車

265S 並沒有64K的車,單層班次是來自276的車,有次我在天水圍市中心見到有架265S回到總站,
落晒客之後,攪牌「上水 276」之後就走左

此外,開辦911R時,同時是有912R,兩者分別只是元朗區開出的總站不同,其餘則是沒有分別,
兩線後來才合併為一線,由911R的元朗總站開出,先經912R的元朗總站後才過海。
由於屋村巴士線是不設企位,表面望入去好像客量不高,但事實上不少繁忙時間的班次都能
全滿開出。

[ 本帖最後由 914 於 2006-10-6 12:30 編輯 ]
AP69意外貨櫃佬判終身監禁才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17: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