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B) Bus 巴士討論區 香港巴士討論 (B2) 《北區巴士傳奇2006》第二十六集(大結局):衝上雲霄 ...
開啟左側

《北區巴士傳奇2006》第二十六集(大結局):衝上雲霄

[複製鏈接]
eric278 發表於 2006-10-6 11: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本集是《北區巴士傳奇2006》的最後一集《衝上雲霄》,主角是現時最受歡迎的龍運機場巴士A43,同時剛於2006年7月投入服務的通宵線N42A亦會在本集登場。

請各位細心欣賞。歡迎發表寶貴意見。

第二十六集(大結局):衝上雲霄

主要講述路線:
龍運A43 (1999-)
龍運 N42A (2006-)


關於機場的一些回憶
筆者數年前曾經為父母前赴紐西蘭旅行送機,當時機場仍然是位於九龍城區。那時,往來機場的交通相當方便,不少的巴士及小巴路線均途經九龍城迴旋處,無需專程乘搭機場巴士往來。今日當筆者再臨九龍城區的時候,當日的繁盛已成過去,因為機場已在 1998 年 7 月搬遷到赤角了。

筆者第一次使用赤角機場出門,是在2003年10月國慶日,當時筆者要專程飛往新加坡,為撰寫碩士畢業論文搜尋資料及研究。記得航機是在早上八時起飛的,當日早上四時半便要在粉嶺的家中出發,乘坐N270去沙田再轉乘N42前往機場。當時A43頭車不過是0530由聯和墟開出,估計要到0700才到機場,有可能無法趕及辦理登機手續,因此只好如此兜路前往機場。

差不多兩年後,筆者再與母親往新加坡旅遊,由於航機於1030才起飛,才有機會輕鬆地乘坐A43直達機場。當巴士穿越香港地標青馬大橋時,不禁想起機場的發展史及北區開辦機場線的由來。

香港國際機場的由來
香港國際機場原名啟德機場,她的歷史可追溯至1924年,當年香港商人何啟和區世德投資九龍灣填海地的計劃失敗,政府將該塊土地作為飛機著陸地和飛船停泊處。啟德機場就是以何啟和歐世德兩人的名字命名。

1935年農曆新年元旦,一家叫 Commercial Air Company成立,旗下的第一架飛機從該處草坪上起飛,正式寫下啟德機場的歷史。1936年3月24日,首班商業客運航班飛抵本港,啟德開始提供公共運輸服務。日佔期間,日本人利用戰俘興建第二條跑道,由於受到戰火洗禮,機場被轟炸,損毀十分嚴重。直至1945年,啟德機場的商業飛行才恢復。翌年1月1日成立民航處,專責管理香港的航空服務。

1954年政府通過機場發展總綱計劃,香港的航空發展才得以納入正軌。為配合香港經濟發展,以及旅客量的增長,港府1958年在九龍灣興建一條長2529米長的跑道,啟德機場才正式命名為香港國際機場。1970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旅客量不斷上升,啟德機場旅客量在1980年代已超越1千萬人次,到了1990年代更達3千萬。在國際客運量方面,佔全球最繁忙機場的第三位;而在國際貨運吞吐量方面,更屬全球之冠。

由於機場使用量日益飽和,而且啟德機場處於人口密集的市區,為應付香港及珠三角不斷發展引致不斷上升的航空乘客量及貨運量,及基於航空安全理由,政府決定在大嶼山北面的赤立角島興建全新的香港國際機場,經歷前後七年時間興建,於 1998 年 7 月 6 日正式啟用。

機場巴士 A43 的誕生
由於新香港國際機場遠離市區,運輸署在 1997 年招標兩個機場巴士路線標書,分別為往來市區及新界兩組,分別有十三條及十二條巴士路線,除機場線外,亦有途經東涌的對外路線及機場島內/往來東涌至機場的穿梭路線。招標結果,城巴及龍運(九巴營運機場路線的附屬公司,現載通國際成員)分別投得市區及新界的機場巴士線專營權,分別服務九龍、港島及新界區。不過,並非所有地區均有直接的機場路線,新界區方面,當時只有北區未有規劃任何的機場巴士路線或北大嶼山對外路線。

1998 年 6 月,運輸署印製的「如何由你所住地點前往機場」小冊子中,在北區的部份,竟然叫居民乘車往大埔或沙田轉乘機場巴士線,沒有考慮當時的公共巴士服務條例,規定每名乘客只可攜帶一件少於5公斤及0.1立方米的行李,結果引致不少北區居民強烈不滿,認為要居民帶大量行李轉車,實在相當擾民。

筆者曾經與不少北區區議員談及此事,他們指出北區不少原居民村,不時會有祭祖活動,移居外地的鄉民多會專程返港參與,並順便探望鄉民。這些居於原居民村的鄉民多會專程往來機場接機或送機,當機場搬遷至赤角後,這些鄉民往來機場要多次轉車或乘搭的士往來,對他們是相當不便的,因而不斷收到居民投訴,要求開辦直接往來北區至機場的巴士路線。

龍運巴士亦察覺這個需求,於同年 9 月正式向運輸署申請開辦機場巴士線往來北區至機場,但運輸署明顯地出官僚作風,以客量不足拒絕,並提出反建議,以開辦一條由北區至青衣機鐵站(途經大欖隧道)的 M78 巴士路線,接駁地鐵機場快線作取代。然而北區不同黨派的區議員,卻未曾放棄爭取的機會,這番鬥爭最後竟然鬧上了立法會,結果面對龐大的政治壓力,運輸署終於作出讓步,批准龍運開辦機場巴士線往來北區,該線命名為 A43,於 1999 年 1 月 30 日投入服務,往來華明至機場,主要服務華明、一鳴路、祥華、粉嶺圍及上水火車站一帶的地區,並取道粉嶺公路、新田公路及大欖隧道往來,成為北區第一條途經大欖隧道巴士路線,也是新機場啟用及首批機場巴士路線投入服務後,首條全新開辦的機場巴士路線。

(接下)
還看香港公交
 樓主| eric278 發表於 2006-10-6 11:27 | 顯示全部樓層
(接上)

逆流而上的發展
A43 投入服務時,由於要試驗乘客的反應,因此當時的班次相當疏落,要 45-60 分鐘才有一班車,而且採用普通版龍運 Trident (1XX) 行走,在隨後的農曆新年,由於不少北區居民外遊,A43 能直接接載居民往來機場,減少往來機場的行車時間,深受北區居民歡迎,便開始不斷加密班次,並增派豪華機場巴士 (5XX) 行走。當時參觀新機場的熱潮已過,加上遇上金融風暴,旅遊空運業都呈不景氣,不少的機場巴士線慘淡經營,但 A43 卻有逆流而上之勢,客量不斷上升,除了北區的居民外,原來也與中港關係日趨緊密有莫大關係。

中國內地不斷改革開放,其中以廣東省的經濟發展最為明顯,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國外遊的需求也多了,但當年廣東省的主要國際機場(深圳、廣州)能提供的國際航班不多,反之香港由於航空業相對廣東省發達,可直達世界主要城市,因此不少廣東省居民過境到香港國際機場乘搭飛機。

這樣看來,造就了由內地經上水往來機場的通勤習慣,來港乘搭飛機的內地旅客中,不少是乘坐九廣東鐵到上水轉乘 A43 前往機場的,尤其在內地的長假期(如農曆新年、五一勞動節及十一篥y節),這類過境乘客更為明顯,據筆者在上水火車站的觀察,至少有一半的乘客是來自內地的旅客,而車龍的長度是僅次於北區往來青衣的279X號線,這些乘客可以令到 A43 經常全車爆滿。

2001 年 6 月,配合聯和墟新巴士總站啟用,A43 號線的總站亦遷至聯和墟,在北區的路線方面亦有所改動,改為先途經祥華一帶,然後經百和路直達上水,這樣,嘉福一帶的居民往來機場就更加方便了。

除了往來機場的旅客外,A43 亦有不少是往來機場後勤區上下班的北區居民,但初時 A43 只能直達機場,要前往後勤區的乘客便要在機場轉車往來,因此 2001 年 1 月將 A43 的部份早上班次繞經國泰城,更於 2003 年 3 月提供轉乘機場 E 線的轉乘優惠,往來東涌及機場後勤區從此不需要機場轉接,也能善用青嶼幹線收費廣場的巴士站。

SARS 的磨練及 A43 的再闖高峰
2003年初,香港及廣東省爆發非典型肺炎(學名「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簡稱「沙士」SARS(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疫症,世界衛生組織於4月對香港及廣東發出旅遊警告(Travel Advisory),航空業和旅遊業大受打擊,機場路線的客量亦因旅客大跌而急劇下降,不少巴士路線都需要縮減班次,以減低損失,不過A43的減班情況相對其他機場線為輕微(當時 A11 及 A12 更一度減至 60 分鐘一班),直至同年 6 月香港及廣東省獲世衛撤消旅遊警告,加上內地為挽救香港旅遊業及經濟,逐步開放內地往來港澳自由行及與香港簽訂「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協定」(CEPA)(於 2004 年 1 月 1 日實施),內地來港旅客人流才恢復上升。

自此,A43 受惠於內地來港旅客及出國旅客增加的形勢,加上香港旅遊業及經濟逐步復甦,班次自此不斷加密至15-30分鐘一班,現時更成為各機場巴士路線中客量最高的一條。因此當龍運巴士於2006年開始引入低地台丹尼士Environ500「超直」巴士行走機場路線時,A43亦以大熱姿態獲此殊榮,而且獲派的更是首部配備豪華座椅的版本(601/ML3941),該巴士由2006年8月1日起成為A43掛牌,可見龍運對A43的重視。

隨著全球第五個迪士尼樂園,在香港大嶼山竹篙灣正式開幕,A43 於2005年8月起更兼負前往迪士尼樂園遊玩的北區居民,於青嶼幹線收費廣場轉乘 R8 到迪士尼樂園。而位於機場東北的亞洲國際博覽館(AsiaWorld-Expo),於2005年12月20日起揭幕, A43亦隨即安排早上至黃昏往機場班次繞經,但在博覽館未有活動的日子,往來該處的人流甚少,因此於2006年8月1日起後來改為只有當博覽館舉行活動的日子才繞經該處。

自此,A43號線的角色大致已定,成為北區往來機場的主要幹線,亦同時肩負往來東涌、機場後勤區及迪士尼樂園的轉乘客。

往來機場的貓頭鷹:N42A
雖然A43是北區往來機場的主要幹線,但部份北區居民需要清早前往機場乘搭早機,或於機場及後勤區上班,而在深宵,亦有不少在機場及後勤區工作,或乘搭夜機扺港的北區居民,這些乘客的出入時間,現時A43號線是無法服務他們,因此不斷有區議員要求開辦深宵的機場巴士服務,而在多個巴士討論區,亦曾發現有巴士愛好者建議開辦大埔經北區至機場的通宵路線。

終於在北區區議會不斷爭取下,於2006年7 月17日龍運巴士增闢一條北區機場通宵線,編號為N42A,每日清晨提供由聯和墟經機場及後勤區單向往東涌的服務,及在每日深夜提供由東涌經後勤區及機場往聯和墟的服務。有不少巴士愛好者認為,龍運採用N42A,是要避免與九巴的節日通宵線N43(荃灣地鐵站至長宏)混淆。

N42A在北區的行車路線與A43相同,不過它的最大特點,是在離開上水後,便取道粉嶺公路(南行)取道大埔往來機場,而非依日間的A43號線取道粉嶺公路(西行)、新田公路及大欖隧道往來。主要原因是巴士行經大欖隧道所收取的隧道費達到九十元,而N42A本線只開出兩班,經大欖隧道很不划算,加上深宵單由北區往來機場的客量不足支持一條獨立路線,因此取道城門隧道往來,同時服務大埔市中心及大埔墟居民。亦因如此,N42A的行車里數創下一個紀錄,前無古人地達到75.1公里,打破龍運通宵線N30號線67.3公里的紀錄,成為目前全港專利巴士行車里數最長的路線,也是全港第一條及唯一行車里數超過七十公里的巴士線。

筆者未曾有機會搭N42A往來,只知道它的行車時間至少要一小時半以上。不過筆者估計,在港人出外旅遊的高峰期,N42往機場方向至少可以全車坐滿。
===============================

北區的巴士路線發展史至此大致完成。筆者期望的,是未來北區的巴士服務,可以引入競爭,減少對鐵路的過份倚賴,在公平競爭下,讓各營運者可以為北區居民服務。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06-10-6 11:45 編輯 ]
還看香港公交
daiteioh 發表於 2006-10-6 13:08 | 顯示全部樓層
北區的巴士路線發展史至此大致完成。筆者期望的,是未來北區的巴士服務,可以引入競爭,減少對鐵路的過份倚賴,在公平競爭下,讓各營運者可以為北區居民服務。

其實北區巴士傳奇還未完,就是八號幹線卻明年將開幕,北區區議會與運輸署將會有龍爭虎鬥,小弟期待北區巴士傳奇開一篇號外篇,講述八號幹線事件,希望樓主會答應
HD3005 發表於 2006-10-6 13:47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聽聞開初係用 9xx 喎 ...
nwfb23 發表於 2006-10-6 14:25 | 顯示全部樓層
A43唔止服務內地遊客
家父係深圳返工,有晚全家要去機場送機,咁我就叫佢放工後係上水轉A43
家父坐完大力稱讚,話都好快就入到機場,不過就兜0左個大圈(快咪得lor)
仲有,價錢平,我家住香港,所以呢個優點好明顯
nwfb23
 樓主| eric278 發表於 2006-10-6 15:4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D3005 於 2006-10-6 13:47 發表
聽聞開初係用 9xx 喎 ...

筆者未曾見過用9XX行A43,反而1XX便行過。
還看香港公交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09:2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