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分享/報告]
九巴80, 88K及東鐵電氣化首期巴士重組廿五周年紀念(5月7日)
[複製鏈接]
|
1982年5月7日, 九廣東鐵紅磡至沙田段電氣化通車啟用, 當日沙田區巴士路線作出大規模重組
88A(顯田至沙田)及88B(大圍至何東樓)合併成88K(顯田/大圍至何東樓)
同日起開辦新線80(美林至觀塘碼頭), 為今次的路線主角
其他主要改動包括:
新線:
69K 彩園--沙田火車站 (1983年7月16日因九廣東鐵全線電氣化而取消)
84K 穗禾苑--小瀝源 (1984年12月2日因沙田區內線重組而取消)
現有路線改動:
70M 總站由禾輋延長至穗禾苑 (即今日80M)
71 總站由沙田墟遷往禾輋 (即今日81)
86 總站由 禾輋-長沙灣 延長為 小瀝源--荔枝角 (現稱美孚)
路線取消
84 沙田墟--穗禾苑(循環線) (由84K取代)
88 沙田墟--小瀝源 (由84K取代)
88A 顯田--沙田墟 (由88K取代)
88B 大圍--何東樓(循環線) (由88B取代)
88K
88K初時路線是往來顯田至何東樓, 晚上八時後只提供大圍至何東樓的服務, 以亞比安單層巴士行走, 並途經松頭下路及樂林路一帶
1982年8月20日配合沙田火車站巴士總站啟用繞經該處, 不經沙田墟巴士總站
1983年6月17日起繞經銀禧體育中心(現稱香港體育學院)
當時紅梅谷一帶開始有公屋發展, 配合新翠及隆亨邨入伙, 1984年4月29日起, 取消晚間只往大圍的措施, 所有班次均往來顯田至何東樓
並改經田心街及A路(現稱顯徑街)
1984年12月2日起, 配合沙田區內線重組, 改經沙田市中心(新城市廣場)巴士總站, 不經沙田火車站巴士總站, 全程票價由$0.90減至$0.80, 以統一沙田區內線票價
88K的兩邊總站均曾經改名:
顯田總站於1986年11月2日起改稱顯徑, 並改經樂景街(火炭火車站及銀禧花園), 不經經銀禧體育中心及火炭工業區
何東樓總站於1996年9月1日起改稱駿景園
88K於1996年6月15日起引入兩部單層低地台空調巴士Dennis Dart, 設有兩個輪椅位, 成為第一條引入低地台單層空調巴士的九巴路線, 亦是沙田區首條提供空調巴士服務的區內線, 1999年12月15日以雙層空調巴士取代單層空調巴士, 2006年7月29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 收費亦由$4.20減至$3.90
另外, 88K於1999年5月10日起與87A聯合提供九巴首個八達通轉乘計劃, 由往顯徑方向的88K轉乘往市區方向的87A, 或由往博康方向的87A轉乘往駿景園方向的88K, 無論第二程車是普通或空調巴士, 圴可免費轉乘, 當時目的是以便宜收費, 令87號線乘客改乘, 最終令87於2000年5月1日停止服務, 但因而出現$3.00由駿景園搭往市區的奇特現象, 今日兩線均提供全空調服務, 變了都可以用$3.90由駿景園搭出去旺角.
若有88K的車隊演變或其他資料, 歡迎補充
筆者記得用車變化: 亞比安 -> 雞車 > S3BL -> AD -> 3ASV (有錯請指正)
80
80號線開辦似乎與九廣東鐵電氣化首期啟用似乎沒有什麼關係, 卻是配合美林入伙而投入服務, 當年新翠一帶的紅梅谷尚未發展.
初時行車路線取道獅子橋及沙角街, 1982年11月24日起改經新田圍而不經沙角街 (沙角街的服務改由89提供), 全程票價卻收$1.80 (當時沙田往來九龍市區的票價只是$1.20)
隨著新翠及隆亨入伙, 1984年8月5日起改經美田路, 田心村, 並調低收費至與出市區線相約
但到了1988年8月30日, 配合顯徑邨入伙而繞經車公廟路及田心街, 令到行車里數增至15.3公里, 收費再次比一般沙田往來市區巴士為貴
同日起增開早晨輔助線80P, 由顯徑往來觀塘碼頭, 在80P服務期間, 80號線不經車公廟路, 顯徑街及田心街, 改經新翠對出的紅梅谷路
但80P於1996年12月10日起取消回程, 80號線往美林方向全日改經田心街及顯徑
1997年2月17日起增派空調巴士行走, 現時本線更是以沙田為總站往來東九龍的巴士路線中, 唯一仍有普通巴士的路線.
2006年6月26日起來回程繞經美田邨, 以配合美田邨入伙, 令行車里數再增至16.2公里, 普通巴士全程收費由$4.50加至$4.70, 但改道後首年仍提供普通巴士$4.50全程優惠收費.
若有80的車隊演變或其他資料, 歡迎補充
另外為何80號無法遷入美田作總站? 以什麼理由反對?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07-5-7 15:23 編輯 ]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原帖由 virus 於 2007-5-7 15:22 發表 
用車方面,
有「易搭巴士」AA49-60,
仲有個三架由U廠271過檔既ATR呢,
當然唔少得依家常用既AV同馬鐵開前既3AV。
用易搭Dart時,遇有壞車,88K就會改用一般AA,AM甚至AF行走(可幸沒有用過AT ),另外S3V1首行也是在88K |
|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
|
|
原帖由 virus 於 2007-5-7 15:56 發表 
但是可能沒有人預計得到,
88K會俾AT既同類打殘。
(803K小巴 )
不過AT同綠小的Coaster,舒適度都有一定距離 (2+2 同2+1), 但當時AT的確比綠小同款車靜同乾淨企理好多 |
|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
|
|
原帖由 eric278 於 2007-5-7 15:10 發表 
69K 彩園--沙田火車站 (1983年7月16日因九廣東鐵全線電氣化而取消)
好似係冇取消到定係短暫取消左一排...
之後變成69/73A同延長至圓州角(近年再延至愉翠苑)同埋繞經火炭,
有段時間曾經繞經河畔同埋瀝源禾輋~~
(有錯請指正) |
|
網上世界實在變態 罵戰失控老作亂咁嗌
|
|
|
原帖由 al2_er4295 於 2007-5-7 20:06 發表 
好似係冇取消到定係短暫取消左一排...
之後變成69/73A同延長至圓州角(近年再延至愉翠苑)同埋繞經火炭,
有段時間曾經繞經河畔同埋瀝源禾輋~~
(有錯請指正) ...
其實69K由1983年5月2日配合九廣東鐵電氣化第二期(沙田至大埔墟)通車,總站由沙田火車站縮短至大埔火車站。
不過21日後(1983年5月23日)九巴另開辦69號線(彩園←→圓洲角,即73A),途經火炭工業區、禾輋、瀝源及河畔花園。
換句話說,69及69K(第一代)是有一段時間(1983年5月2日至1983年7月16日,約兩個半月)共存的,兩線都是由彩園開出。
題外話:
第一代69K取消後不足一個月(1983年8月14日),出現了第二代69K,這條線原稱78A(聯和墟至鹿頸),當日改為往來粉嶺火車站至鹿頸,至1986年9月取消。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07-5-8 09:01 編輯 ]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原帖由 virus 於 2007-5-7 15:56 發表 
但是可能沒有人預計得到,
88K會俾AT既同類打殘。
(803K小巴 )
88K現時接駁九廣鐵路的角色已經失去,變成了穿梭顯徑、隆亨、新翠至沙田市中心、源禾及銀禧花園一帶的流水線,以及提供接駁區外巴士路線。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