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討論70時,其實又無想起九巴51呢?
通常很少客 ,
今日由試搭錦田巴士總站去荃灣,
除了小弟之外,好在得小貓三四隻,
其餘時間客量真是慘不忍睹
走到途中,在川龍的乘客是等小巴,都唔等九巴51,
如期浪費資源,其實板友有沒有想過由改為小巴做呢?
其實九巴51有沒有生存價值呢
?
小弟覺得有少少生存價值,假日可以載旅遊客去郊遊,
不過如果好似96R只在假日或星期日行駛會唔會好些呢?
歡迎討論!
[ 本帖最後由 daiteioh 於 2007-6-4 19:15 編輯 ] |
|
:P...................
|
|
|
原帖由 daiteioh 於 2007-6-4 17:58 發表 
不過如果96R只在假日或星期日行駛會唔會好些呢?
現在96R已經係假日或星期日行駛
另外, 沒有專線小巴會做九巴51的, 因為成本太高, '
其實廿幾年前已經諗住搵小巴做, 不過冇人肯做 |
|
|
|
|
不如把51拉去錦上路西鐵站,等上大霧山的人不用全部迫去荃灣上車;這樣可以令到2個方向都有客,有利疏導乘客 |
|
|
|
|
有一次我在錦田搭51遊河
在吳家村上了1人
在上村上了8人
在石崗上了5人
在郊野公園上了2人
在川龍頂了閘
其實51的客量不是那麼差的 |
|
Mong Kok (Tung Tit Road) Station
|
|
|
原帖由 HR9710+KU1391 於 2007-6-4 19:35 發表 
不如把51拉去錦上路西鐵站,等上大霧山的人不用全部迫去荃灣上車;這樣可以令到2個方向都有客,有利疏導乘客
過去四十幾年的26,51或51M
越多客,九巴就蝕得更多
路線由佐敦道縮至大角咀,再縮去荃灣
元朗西縮至元朗東,再縮去錦田
又開251M
以節省成本
巴士行荃錦公路,載重越高,
機械磨損更重,就越傷車,
[ 本帖最後由 n281 於 2007-6-4 19:52 編輯 ] |
|
|
|
|
其實會否是專營權的問題?
舉例說,中華電力可以利用「准許利潤」來調整電費,
但不可只做市區的業務,就算連大嶼山分流村/深屈村
得數戶人家,擺明是蝕本的也要設電力,只好靠拉上補
下的方式營運. (同樣道理即是以前的香港電訊,遠至
東平洲,蒲台島都有電話網)
同樣九巴有使用免稅燃油的特權,但就是要在「沒有
其他營運者」和「技術可行」的情況下,仍要做一些
蝕本得很的路線. 我個人認為,批出專營權,是要保證
偏遠地區的市民有基本服務.
如果說 51 蝕本,相信九巴 94 亦好不得哪裡,雙層車比
單層更耗油(幸好只有兩部,51有五部左右) 星期一至五
搭客很少,沿途斜路亦不少. |
|
|
|
|
原帖由 kitarolo 於 2007-6-4 22:00 發表 
如果說 51 蝕本,相信九巴 94 亦好不得哪裡,雙層車比
單層更耗油(幸好只有兩部,51有五部左右) 星期一至五
搭客很少,沿途斜路亦不少.
94 好好多
平日既郊遊客都塞得爆一兩班車
就算唔爆既班次, 平均一班都有十幾廿人
而且94閒時只用2部車, 又唔需要改裝特種部隊 |
|
不明白 到底辱了你哪裡 總覺得世界與你為敵
|
|
|
原帖由 HV7025 於 2007-6-4 22:07 發表 
94 好好多
平日既郊遊客都塞得爆一兩班車
就算唔爆既班次, 平均一班都有十幾廿人
而且94閒時只用2部車, 又唔需要改裝特種部隊
更大問題係如果咁唔好彩有超過1部51掛牌同時壞車,就要改裝其他後備車(以前M仔年代為甚) |
|
|
|
|
51在假日的確比平日多,以極疏的班次,51在假日可以頂閘。
51沿途服務的地方很偏僻,沒有足夠的公共交通服務,所以就算51在平日有幾少乘客,因為要履行社會責任(無論是政府強迫或是巴士公司自願),
服務沿途這些居民,所以都無取消。 |
|
前荃葵青區居民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