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virus 於 2007-6-15 13:11 發表 
甘做就一定犯法。
之不過落馬洲站唔似羅湖甘「封閉」,
入境與出境大堂理論上可以互通,
而且列車去到落馬洲又唔似去到羅湖一樣要清客。
進入出境大堂 (落 1/F) 後是不能直接返回入境大堂 (3/F) 的。
到站後唯一可以原站走的地方就只有月台。 |
|
至於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
|
原帖由 virus 於 2007-6-13 19:27 發表 
我諗又係同大圍站差唔多,
要起到不用轉換樓層唔係唔得,
只不過既要節省用地與成本,
又要為日後東西鐵同時使用此站作考慮。
其實現時落馬洲站島式月台設計係比機場站的側式月台設計,來得浪費用地與成本,
島式月台佔地大於側式月台,又另外要加設上下通道連接大堂(一及三樓),
成本自然提高了,可是又要勞煩攜不少行李的過境人士轉換樓層,
到港乘客無端端要由二樓,上完三樓,又再要落返二樓搭車,真係煩死.
搞到成本高,令乘客麻煩,無疑是一個不user friendly設計.
真係唔明九鐵有逾百年起車站的經驗,還做出這些劣質設計.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原帖由 sg 於 2007-6-17 04:26 發表 
其實現時落馬洲站島式月台設計係比機場站的側式月台設計,來得浪費用地與成本,
島式月台佔地大於側式月台,又另外要加設上下通道連接大堂(一及三樓),
成本自然提高了,可是又要勞煩攜不少行李的過境人士轉換樓層,
到 ...
西鐵站既設計咪又係一樣差......
好似屯門站咁,只係方便到轉輕鐵落市中心既客,但係就忽略去山景果邊既客......
另外咁大個收費區都唔知做乜,收費區入面d 餔頭都冇人租咁滯,嚴重浪費資源......
都唔知九鐵點解會請d 高人咁設計...... |
|
|
|
|
原帖由 sg 於 2007-6-17 04:26 發表 
其實現時落馬洲站島式月台設計係比機場站的側式月台設計,來得浪費用地與成本,
島式月台佔地大於側式月台,又另外要加設上下通道連接大堂(一及三樓),
成本自然提高了,可是又要勞煩攜不少行李的過境人士轉換樓層,
到 ...
九鐵解釋了... 用島式月台的原因是興建上下層側式月台
需要同時興建近 2km 長的渡線,嚴重破壞附近濕地.... |
|
至於你們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
|
|
原帖由 JX9097 於 2007-6-13 23:34 發表 
一個車站使唔使六間七仔
Tsing Yi AR Station already had 3
with extra 2 in Maritimes Square
but all are not 24 hrs |
|
|
|
|
原帖由 kachun28 於 2007-6-17 10:32 發表 
西鐵站既設計咪又係一樣差......
好似屯門站咁,只係方便到轉輕鐵落市中心既客,但係就忽略去山景果邊既客......
另外咁大個收費區都唔知做乜,收費區入面d 餔頭都冇人租咁滯,嚴重浪費資源......
都唔知九鐵點解會請d 高 ...
始終鐵路係for長遠
你起咁細咁直接(方便),長遠黎講點疏導人流? |
|
100th Anniversary KCR - The Way Ahead
|
|
|
原帖由 KR4210 於 2007-6-17 14:52 發表 
始終鐵路係for長遠
你起咁細咁直接(方便),長遠黎講點疏導人流?
人流並非不可解決的問題,否則當年地鐵根本不能興建。
西鐵的定線問題主要是涉及整體的城市規劃失誤所致,
根本要怪在當年為了要善用輕鐵,而大幅減低的建築成本。(可況當年是希望西鐵乘客在天水圍轉乘輕鐵前往屯門) |
|
|
|
|
原帖由 kachun28 於 2007-6-17 10:32 發表 
西鐵站既設計咪又係一樣差......
都唔知九鐵點解會請d 高人咁設計......
可能係鐵路顧問公司及鐵路公司的問題,
因為設計過較新的九鐵站的建築師公司,
不少也曾設計過較新的地鐵站,
可是不少新九鐵站的設計明顯比地鐵站差,
多建一些不必要的部分,令乘客不便之餘又浪費成本,
究竟原因何在?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