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BL100 發表於 2024-8-11 23:11
個人估計中国四大航回復得 90% 而唔係 100% 最主要原因,係中美航線配額仲未回復疫前數目,疫前每邊每星期 ...
歐洲線正正就係來回 500 EUR 有找;但有一個途徑比中國居民平價往返外國,又唔可以話係一件壞事
作為乘客,正常當然會想機票價錢越低越好,甚至可以拉低其他傳統、高質航空公司(SQ、JL、QR 等)減價應對;我諗唔會有人想返去疫情時期幾萬蚊(HKD)一張機票
而家往返中國 - 北美(特別係東岸),分分鐘搭中東三寶或者經歐洲轉機,兜大圈但會仲平過直航 |
|
|
|
|
AVD1 發表於 2024-8-11 11:27
俄國領空問題始終係一大原因。佢個圖都比較左,南航 10:13 搞掂,英航要 12:41。
兩個半鐘嘅 gas cost ...
航程長兩個半鐘,本身都已經係一個問題
搭長途機經濟艙通常都唔係一件好舒適嘅事,有得早兩個鐘落機,都係一個加分位 |
|
|
|
|
但係EK中國航線全部變哂777-300ER,載客量少左
|
|
|
|
|
tamabaron 發表於 2024-8-10 22:05
對歐洲客來講 大陸機其實唔算太差 最緊要平
BA計成本唔夠鬥未唔開,加上大陸外出客係小左好多 ...
用歐洲服務標準,大陸(至少 MU, CA, CZ 三大)航空公司根本係價廉物美,甚至做得比歐籍航空公司好
批評中國三大通常都係話 A330 殘舊(但如果係 77W / 787 / 350 飛就無問題)、IFE 選擇少、部分航班其中一餐係凍三文治(呢兩樣唔少歐州航空公司都係咁差)同
787 會鎖電子窗
但餐飲水平通常做得唔差(連短途國際線都有熱餐食,有酒飲)、無明顯 cost-cutting、客艙大多符合現代標準(CA CZ 777 甚至仲係 3-3-3)、航程短兩個鐘,已經足以同歐美航空公司匹敵 |
|
|
|
|
HR1377 發表於 2024-8-12 22:59
但係EK中國航線全部變哂777-300ER,載客量少左
Etihad 好似摺埋廣州線添 :/ |
|
|
|
|
燃油因為人仔下跌下,成本上升,fuel surcharge都補唔返條數。
然後premium cabin客量斬半都唔止,平賣Y塞滿都無用,令到長途飛一班蝕一班,所以解釋到點解中國三大航今年可以輸咁多錢。
我退後一步講,三大航長途個Y賣得越平,只會蝕更多,無premium cabin客支撐下,好多長途port唔飛反而賺錢。
而家中國真外國遊客數,唔計港澳台,係19年高峰一半都無。
咩野靠轉機客,72小時免visa,呢d野當黨媒笑話聽就算。
|
|
|
|
|
乘客角度當然係想愈平愈好,我私心不知幾想北美飛亞洲回復返疫前一千美金有找
疫情期間價錢固然係貴到離譜,但疫前機票價錢亦絕對唔係 sustainable
|
|
fb.com/scientisthk2usa/
|
|
|
本帖最後由 s3n370 於 2024-8-12 17:28 編輯
Waiyin12 發表於 2024-8-12 14:59
用歐洲服務標準,大陸(至少 MU, CA, CZ 三大)航空公司根本係價廉物美,甚至做得比歐籍航空公司好
批評 ...
餐飲機艙服務係好過歐美,但係其他服務輸一截先死。
網上comment剩係唔見行李、客服事後跟進嘅劣評多人幾條街。
飛係快佐但係空中管制嘅delay又係另一度玩死人嘅位。當然唔少得一用谷歌臉書,就可以極速感受中国嘅文明进步东升西降啦
|
|
|
|
|
rickywk 發表於 2024-8-12 15:01
燃油因為人仔下跌下,成本上升,fuel surcharge都補唔返條數。
然後premium cabin客量斬半都唔止,平賣Y ...
人仔跌主因係美元強,佢另一優勢係可以買俄羅斯(甚至係伊朗)平油。
少佐premium客固然係傷,但係若果用外匯買機票嘅客比例有番咁上下,係應該有數圍。
咁傷明顯係得番內循環。 |
|
|
|
|
買到嘅平油都係中國國內用,飛長途點都要喺外國入油。
再講轉機客,兩程機順風順水連埋轉機,全程18-20個鐘,乜野社交網站都去唔到,今時今日好難攪。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