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life.mingpao.com/general/article?issue=20251024&nodeid=1761241622738
為配合低空經濟發展及鐵路創新應用,港鐵自2025年6月起於東鐵線金鐘站至會展站1公里隧道段,測試超視距飛行無人機,評估可行性、安全及成效,是唯一隧道超視距飛行測試。
測試期至12月晚間非行車「黃金兩小時」進行,每晚約250項工程中應用。
隧道內無法接收衛星導航,改用無人機配激光雷達(LiDAR)掃描環境,收集點雲數據構建高精度「飛行地圖」,按預設路線全自動執行任務。
應用場景一:智慧巡檢
- 傳統人手每公里巡查需30分鐘,無人機壓縮至10分鐘內完成;每2-3日巡查路軌及軌旁設施。
- 無人機配熱成像、廣角及影片鏡頭,自動識別異常(如天花漏水、石屎剝落、外來物、部件移位),遇異即停下拍照、紅框標示並即時傳回管理平台生成報告。
應用場景二:紅閃燈設置
- 傳統需兩名員工手動放置紅閃燈標識施工範圍,步行速度約每秒1米。
- 無人機搭載紅閃燈,以每秒2.5米速度飛行,抵達指定位置降落後持續閃爍;較人手快逾一倍,距離越長節省時間越多。
無人機與人手巡查「相輔相成」,非完全取代,乃員工「隊友」及幫手;建立數據庫助預測軌旁設施狀況,制定針對性維修。
未來計劃:12月測試完成後分析成效,籌備申請擴至東鐵線上水站特定露天段
|
|
|
|
|
|
|
|
|
如果係講智慧巡檢, 無論係大陸定日本都有Dr yellow係一面行車一面做, 駛咩係所謂既「黃金兩小時」做? |
|
|
|
|
|
|
|
本帖最後由 Danny.lin 於 2025-10-25 18:19 編輯
如果係講智慧巡檢, 無論係大陸定日本都有Dr yellow係一面行車一面做
同鐵路唔同,大陸行喺城市軌道交通綫路嘅「Dr.Yellow」僅3部,其中160KM速度級鐵科院4A城軌試驗檢驗列車「CARS160AY」、120KM速度級鐵科院3B城軌綜合檢測列車「CARS120BJ」屬鐵科院,若巡檢檢測,要等,而深圳地鐵自己搵中車株機砌咗一部用於檢測嘅120KM速度級B型車。
原因皆為內地嘅綫路,哪怕喺港鐵喺內地嘅「環頭」,可用於檢測嘅「空窗期」、「天窗時間」唔多,甚至越來越少,冇辦法喺運營時間內嘅「空窗期」或者收車到首班車出廠前嘅「天窗時間」開行檢測班次Check綫路情況,而係既有綫路列車直接裝載弓網、軌道、隧道等檢測系統,直接係運營時間內邊搭客邊Check喇,如有必要先再另外安排喺「天窗時間」行幾次,實在解決唔到嘅先再搵鐵科院派「Dr.Yellow」過來行。
另外,新幹綫亦係一樣嘅背景,都係隨著間隔越來越短,可用於檢測的空窗期越來越小,JR東海亦係檢討時間情況,安排檢測設備搭載係普通載客嘅N700S系列車列車上,通過無綫通訊上傳訊息完成巡查。今年T4編組報廢後,JR西日本的T5編組將會繼續檢測,N700S先負責輔助,923形全部退役後再過渡到完全檢測。
呢個無人機巡查,內地其實已經有搞,主要比凌晨巡檢人員邊行邊check更快,原來步行30分鐘嘅路程,飛機十幾分鐘就完成,可節省人手,再加上傳統嘅人工巡檢模式長期依賴人眼識別,易因疲勞、經驗差异等因素導致誤判或漏判,尤其係推車仔帶電腦激光設備嗰一種,有時唔覺意睇過眼就容易錯過問題點,無人機直接AI識別,唔會攰,飛幾個鐘都得。 |
|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