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生活語文:聽表參道悟人生 文:香港教育學院 中文學系講師 何志恆博士 【明報專訊】不少朋友最近不約而同談起張敬軒的《迷失表參道》:有朋友表示不知何謂「表參道」,有朋友則指這首歌雖然旋律動聽,但總聽不明白它要表達的意思。 「表參道」是東京原宿新興地標 「表參道」其實是日本東京原宿的新興地標,這條連接青山的筆直大道兩旁名店林立,Cartier、LV 等旗艦店盡在咫尺之間;而位於表參道中間地帶的「表參道山」薈萃世界時尚服飾精品,其建築又別具特色,因而成為日劇的熱門拍攝地。夜幕低垂,表參道的名店建築卻依然光彩耀目,可媲美巴黎香榭麗舍大街。不過,要在這肩摩轂擊的地標遊逛可不容易,有朋友就曾在人潮中擠得差點兒昏過去了! 歌者將月亮葉兒擬人化 在《迷失表參道》中,歌者「不小心跌倒」了(他否認是「醉倒」),而且一「跌」迷路:「找要住的東武何以竟可迷路?」歌者不住自責「為何認錯路?」,又埋怨「商店都關得太早」,想「找掛念的西武」,卻依然「找不到歸途」。 輾轉走到街上,只見「月色正打掃黃葉在起舞」。今夕何夕!表參道平日璀璨華色今何在?月光素有「團圓」之意,但如今「月色」竟在「打掃」?了無生氣的「黃葉」卻在「起舞」?月亮、葉兒本是無情物,在歌者眼中卻如此頹唐無聊! 其實,歌者是運用了「情景交融」的寫作技法,將月亮和葉兒擬人化,以抒發自己「無處容身」的抑鬱。人們觀察事物本是一種主觀的心理活動,正如朱光潛在《文藝心理學》所說:「一朵花對於我只是一朵花,對於你可能凝愁帶恨,對於另一人或許是『欣欣向榮』。」 「情景交融」技法將作者的主觀感情與外在事物的描寫結合,使「物我同一」,「物我交感」,「把人和自然的隔閡打破」,是一種美感經驗。運用得宜,作品自然格外感人,杜甫《春望》「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就是一例。 「夜深」傷感迷路中若有所悟 在跌跌碰碰的人生旅途上,愁煩苦惱自難盡免,歌者在「夜深」傷感迷路中若有所悟: 「何處是旅途 隨處是旅途 就隨便散步 反正 街燈可細數 想找的找不到 忘了它多麼好」 人如能豁達一點面對世情,細數街燈亦不失為生活的變奏。希臘哲學家亞里士迪帕斯(Aristippus)說過,智者的情緒不受環境影響;那些得意時趾高氣揚,失意時怨天尤人的人不過是環境的奴隸而已。 下次當你到日本東京旅遊時,不妨乘地鐵到表參道站拜會一下這日本「巴黎」,且看你有什麼收穫!
舉報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1 03:28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