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咁鐵路和巴士應該無「正面」競爭啦!  |
|
|
|
|
如果B1只是設計來為欖隧轉乘,乾脆經欖隧延長去荃灣
何以元朗做總站?
橫過馬路會令吸引力大減?
車站只是一路之隔,何以75和B1的客量大有出入? |
|
|
|
|
我都想B1過欖隧:
就不知道是否運吉的保鐵政策在作怪?另外就是B1的價錢若不是轉乘的話對元朗區內客真的比乘75綠小貴很多。若不是為了轉乘及計過有轉乘車費與乘75綠小是一樣的話,相信我若是元朗區內客也不會計較過馬路轉75綠小的,這不同於轉乘要在落車後迂迴地過對面元朗大馬路的車站。 |
|
|
|
|
非轉車客行過對面就肯,轉車客行過去就唔肯?
如果個轉乘係吸引,你驚冇人過馬路?
而家個客量,就反映到個轉乘根本一啲都唔吸引,
而點解佢個轉乘唔吸引?係因為
轉乘額太細,有埋優惠都仲貴過小巴,
慢過,又疏過小巴
冇個因素贏,贏就贏在唔駛過馬路咁大把,但贏啲咁既野有咩用?比你响同一邊轉又點?客量有眼你睇
B1轉乘同過海線轉乘情況相似,
過海線轉乘有優惠都仲貴過過左海先轉本土線
而B1就係轉埋車仲貴過小巴
呢堆轉乘一樣唔駛行就轉到車,咁又點?有幾多人用?
咁既情況下係應該增加優惠額,而唔係夾硬兜大圈為左唔駛過馬路,
要唔要過馬路對乘客黎講係一個好細因素,而家又唔係話要行三四個字,
優惠額多少以及時間先係重點,如果B1增加優惠額,順帶改路,
到時巴士小巴都要過馬路先轉到車,但巴士快過小巴兼平過小巴既情況下
乘客自然識揀
(唔好同我講話班客流失去港鐵,去得元朗轉十居其九相信都係貪平,而且我唔信過條馬路會遠得過九龍塘由東鐵線行去觀塘線)
[ 本帖最後由 gn3509 於 2007-12-15 21:04 編輯 ] |
|
今期流行:690是原罪
|
|
|
計埋即日來回B1與75綠小其實是同價的:
你有否計埋兩程B1的轉乘優惠?對轉乘客而言B1只是收6.5元一程,若計埋即日來回,回程有九折收費;回程果程B1實收5.5元。即來回程與75綠小是一様的,所以優惠額對轉乘客不比綠小75貴。這與隧巴線的“優惠”不可相提並論。
元朗區內客由於用不到B1的轉乘優惠,所以其搭B1的價錢會比搭75綠小貴很多(水邊村上貴三元,其他地方貴四元);加上不如轉乘客已搭了一程不短的車程(最短的都已是從荃灣過來的68M了),兩個因素加起來在區內即使要過大馬路才能搭到75綠小仍比搭B1化算(除非是假日的長者客)。
隧巴線的優惠額不足我同意你的觀點;因為提供了“轉乘優惠”的隧巴(尤其是紅隧線)網絡仍比過了海搭港島區的巴士線貴;紅隧線的轉乘價是過海後的隧巴分段價,而西隧線的轉乘價(即使撇除960、961、968陰質的沒分段分費因素)仍比過了海轉城記10仔及5系稍貴。
[ 本帖最後由 kj9021 於 2007-12-16 06:55 編輯 ] |
|
|
|
|
你都講出車費是首要考慮因素,要橫過馬路是次要吧!
假設B1更改路線後,車費還有調整,我就不信轉乘客會輕易流走
再加上車程縮短,這增加對元朗居民的吸引力 |
|
|
|
|
咁而家既然你覺得優惠額係足(如果北上客買即日來回証,其實仲比小巴平多$1),
定線上亦都同轉車同一方向,但一樣冇乜人搭
咁顯而易見,係路線定線及班次問題
[ 本帖最後由 gn3509 於 2007-12-15 23:36 編輯 ] |
|
今期流行:690是原罪
|
|
|
即日來回証與轉乘優惠應不能同時使用:
我有小心看過B1的單張,所以不會為了省那一元而冒損失更大的3.5元至七元轉乘優惠的風險。其實真正對轉乘客最好的設計是由九記(這樣才能與其他欖隧線提供轉乘優惠)另開一條往落馬洲支線的欖隧過境境,這樣轉乘客也不必去元朗“遊花園”;若能開得成,我就很同意各位要求修改現時B1的行車路線了。如將來港鐵北環線通車的話,B1至少在時間上對轉乘客的優勢也會進一步消失。
若更改B1的行車路線,豈不是將B1變成另一條277?那還不如直接延長277?況且要B1改路線的版友可有想過要九巴或運輸署將B1大幅減價的可能性有多大?相信以B1現在的收費(包括轉乘優惠)和行車路線,價錢上B1不可能取得元朗區內客的芳心(在有75綠小可供選擇下),相信運吉及九巴對B1的目標乘客毫無疑問就只有轉乘客了!我相信現在的安排對九巴的“好處”可能是不需增加一條巴士線的隧道(欖隧)費,又可善用現時空置的載客量。不過這樣做對乘搭B1的元朗區內客或轉乘客的行車時間都增加了。我相信這種狀況到北環線通車時或會改變,因為除了價錢港鐵比起巴士〉綠小會是天價外,到時港鐵錦上路至落馬洲就會比現時乘搭巴士到元朗轉現在的B1顯得直接。
[ 本帖最後由 kj9021 於 2007-12-16 16:34 編輯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