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層見到司機位前面有條較粗的金屬支架,
上層就咁睇落佢真的好單薄,
唔知上層大銀幕與牌箱之間有無支架 |
|
3AD124/HS539+AVW69/LS609+AVBWU3/PG6918
|
|
|
CITYBUS??
NWFB??
KMB??
MTR???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AP82+APM1+ASU1=本人愛車
|
|
|
原帖由 joelty 於 2007-12-15 20:35 發表 
下層見到司機位前面有條較粗的金屬支架,
上層就咁睇落佢真的好單薄,
唔知上層大銀幕與牌箱之間有無支架
近年巴士車身結構趨向簡單化﹐左右兩邊車身骨架基本上
只靠上下層之間的支架(即上層的地台架)﹐以及尾幅骨架
去連接及牢固。至於車頭除了下層車頭有比較硬淨的支架
連接底盤泵把陣之外﹐就沒有什麼可受直接衝擊的結構。
以ALX500車身來說﹐車頭只有鬼面罩內有一組倒"廿"字型
的車身架﹐其他範圍都是大大塊的擋風玻璃﹐牌箱部份的
結構是預先組合的﹐待兩邊車身骨架安妥後便整個裝上去。
其作用只是提供安裝前幅纖維、內幅纖維以及牌機的支架﹐
基本上不能承受任何直接撞擊。試想想一個玻璃+纖維+幾條
金屬條+防火板的組合體能有多強? |
|
|
|
|
原帖由 oxball 於 2007-12-16 02:00 發表 
試想想一個玻璃+纖維+幾條金屬條+防火板的組合
體能有多強?...
首先,我絕對認同「安全」永遠是第一考慮。
現代飛機及火車都是由玻璃、纖維、幾條金屬條、防火板
所組成,能帶你上天落地,你說他們是否夠強?
我們經常所說的安全,查實是一個安全程度,於意外中能
保護多少,能減低受傷程度多少,是否能合乎我們所能接
受的程度。
從另外一面看看,「固若金湯」所換來的是重量增加引致
燃油成本上升、減少載客量引致收入下降。這些都是我們
不願意看到的。
我們最重要的是如何厘定我們所能接受的程度,如何查
找不足、如何修補、如何平衡。
人永遠都是從教訓中學習。

[ 本帖最後由 MML 於 2007-12-18 12:01 編輯 ] |
|
MML @ St Pancras
|
|
|
如果著重於車頭方面的強化是否可行呢?
記得輕鐵的車頭車尾組件都是玻璃纖維,但自發生1013事件後,輕鐵係車頭組件上加上鋼板,令其更堅固,其實巴士的車頭部份可否參考輕鐵的做法呢? |
|
|
|
|
原帖由 MML 於 2007-12-18 11:58 發表 
現代飛機及火車都是由玻璃、纖維、幾條金屬條、防火板
所組成,能帶你上天落地,你說他們是否夠強?
但佢地有唔同既厚度同硬度
成個design同用料都有分別
無咩野可能直接比較啵
原帖由 HKMTR_A140 於 2007-12-18 12:09 發表 
如果著重於車頭方面的強化是否可行呢?
記得輕鐵的車頭車尾組件都是玻璃纖維,但自發生1013事件後,輕鐵係車頭組件上加上鋼板,令其更堅固,其實巴士的車頭部份可否參考輕鐵的做法呢? ...
其實車頭組件應該可以以金屬為主
問題係成本同重量 |
|
|
|
|
原帖由 ME32 於 2007-12-18 17:25 發表 
但佢地有唔同既厚度同硬度
成個design同用料都有分別
無咩野可能直接比較啵
正是我想帶出的問題:是否合乎標準,該標準是否
合乎公眾要求。
 |
|
MML @ St Pancras
|
|
|
原帖由 ME32 於 2007-12-18 17:25 發表 
其實車頭組件應該可以以金屬為主
問題係成本同重量
物料唔係最重要﹐問題係如何強化結構﹐令車身冇
咁容易撕開﹐譬如說加強頭幅結構與兩邊車架的連
接部份﹐又或者牌箱部份的骨架與兩旁頭段的骨架
連為一個連貫的整體結構(而非像上面E500那種設計﹐
這都能減低車頭被扯開的風險。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