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在港行駛中的國產巴士超過十多個品牌,車數已超過300台,不如大家一同回顧一下國產巴士在香港巴士業界的發展吧!
第一款抵港的國產巴士,如沒記錯,不是穗港的一批配內地車物的平治客車(印象中之前在italk開文提過,不過搵唔番)就是城巴的北方.Neoplan BN316巴士. BN316嚴格來說是"德國零件,中國裝組"的客車, 也是最早期中國與歐洲合作生產的客車. 而3台BN316中, 更有一台是用右方駕駛的模式出現, 乎合香港的路面要求. 這3台BN316主要用來行走中港直通巴士路線, 直至1999年才相繼退役. 不過, 北方Neoplan在香港的故事也沒有因而完結, 因為在稍後的時間, 曾經有一台銀色車身的北方Neoplan抵港參加Bus Rally展覽,而隨著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 更多的右方駕駛 BN316 及後期的BFC6110FG 以駐港解防軍用車身份駛進香港.
第二個打入香港的國產巴士品牌,就是穗景"巨鷹牌"車身, 主要裝組在日本生產的 Isuzu 巴士底盤上. 這款採用鋁合金制作車身支架的第一個大用家,就是雅高巴士, 而除了 Isuzu 外, 雅高更購入了唯一一台採用穗景車身的Dennis Dart.另一邊箱, 本港兩大巴士公司冠忠及陽光都曾經引入穗景車身的 Isuzu 及 Volvo B7R, 而永東巴士的Volvo B7R更成為了唯一用於中港線的穗景客車.
第三個品牌, 或許大家都已經忘記了, 甚至不知道, 那就是上海客車廠. 上海客車廠曾經為冠忠巴士的一台Ford巴士重新換予新車身, 而那台巴士回港後待在冠忠的車場多時未有重新領牌服務, 直至被派往赤立角機場地盤工地用作運送地盤工人, 直至退役.
第四個品牌, 也是和城巴拉上了關係, 那就是西沃客車. 城巴引入了2台配西沃車身的左方駕駛的富豪B10M,用作行走過境線用.
第五,六個品牌, 分別是蘇州金龍及廈門金龍 (視乎你以"試驗"或"量產"定先後). 蘇州金龍曾經提供過2台7米的仿三菱 Rosa 中巴給AEL(不確定), 我就在機場內的AEL見過其中一台, 而廈門金龍就曾經為一台UD巴士裝組過車身, 供香港一家巴士公司使用. 不過, 如果以大展權腳"批量"計, 廈門金龍才是揭起近年香港的國產巴士熱的"始作俑者"
廈門金龍在2003年引入了2台"一長一短"的XMQ6118及XMQ6885,配上Cummis引擎及ZF波箱, 這個配搭,也成為了後來者的"標準配置",不論之後的宇通及中通等, 配置都和金龍十分相近. 另外, 不論廈門或蘇州出產的金龍, 都是採用了國產的底盤, 使香港市場上的國產巴士不再局限於建造車身.
(未完待續)
歡迎指正及提供資料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
|
|
蘇金仿三菱 Rosa ... 唔知有冇人有相呢 ?
部車通常係邊出現 ? |
|
|
|
|
續前文:
廈門金龍引進香港的2款客車中, 最初以8米級的XMQ6885較受歡迎, 他不但成功吸納了一批原本使用Iveco CC85/CC95的用家換車,也搶走了一批原本屬7.7米級日本超長陣"小巴"的潛在買家, 而後來推出的XMQ6886也應記一功. 而11米級的XMQ6118最大的買家就是做旅行團租車的樂基巴士, 以及以3+2排位作村巴及校巴用的用家. 不過,由於後來市場改變, 在2005年之後,廈門金龍在香港的銷路似乎有點停滯不前,迫使廈門金龍在港推出新車種XMQ6119, XMQ6985 及 XMQ6127, 而當中, 以外,型近似MAN Lion Coach的XMQ6119 及 12米級XMQ6127較受歡迎, 為金龍搶回好些訂單, 並XMQ6127更為金龍首款進軍跨景巴士市場的車款.
緊隨廈門金龍, 宇通在2004年頭也打進了香港的市場, 並在顯達俱樂部舉行了一個發佈會,展出了首台輸港的10米級 ZK6100H. 這個長度,正好在廈門金龍引入的車款中間, 填補了以往被日本巴士(如三菱 MM)長期佔據的45位市場,除此之外, 宇通更引進了較短的 8米級ZK6898HE, 並成功搶去了同級的XMQ6885/6886的訂單. 除此之外, 宇通更引入了 11米級ZK6119HC 型客車, 並成為不少跨境客車營運商的選擇. 現時, 宇通是香港境內最佳銷量的國產旅遊巴士, 就以車身連底盤計,已有近120台的宇通穿梭香港各區
(未完待續) |
|
L. Chan - 我們堅持才有希望!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