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懷舊]時代汽車雜誌報導--九鐵電氣化專輯 ...
開啟左側

[懷舊]時代汽車雜誌報導--九鐵電氣化專輯

[複製鏈接]
牛奶仔 發表於 2008-6-7 00: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dvertisement







評分

參與人數 3aPower +15 收起 理由
3asv6 + 5 多謝分享!!
kenytw + 5 經典作品, 多謝分享
ChickenTong + 5 good

查看全部評分

唔大得,唔少得,點至得呀?
SSBT 發表於 2008-6-7 13:37 | 顯示全部樓層
以前九龍(紅磡) 去上水只需 32 分鐘,
點解咁多年之後竟然要 37 分鐘?

我仲記得未開尖東站之前好似需時 35 分鐘咋喎 ..
真係唔係幾明會越來越慢 ..
=0=
cl1403 發表於 2008-6-7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SBT 於 2008-6-7 13:37 發表
以前九龍(紅磡) 去上水只需 32 分鐘,
點解咁多年之後竟然要 37 分鐘?

我仲記得未開尖東站之前好似需時 35 分鐘咋喎 ..
真係唔係幾明會越來越慢 ..


電氣化通車時都未有火炭同太和站, 行車時間當然會短D啦.
lapacts 發表於 2008-6-7 15:1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呢本雜誌幾時出? 有封面嗎?
KR4210 發表於 2008-6-7 15:2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SBT 於 2008-6-7 13:37 發表
以前九龍(紅磡) 去上水只需 32 分鐘,
點解咁多年之後竟然要 37 分鐘?

我仲記得未開尖東站之前好似需時 35 分鐘咋喎 ..
真係唔係幾明會越來越慢 ..

沿線多左車/班次密左都係慢左既原因之一
之前未有新聞直線時,
試過夜晚11點幾九龍塘搭MLR返粉嶺只需20分鐘(好耐之前講過)
100th Anniversary KCR - The Way Ahead
前KMB員工家屬 發表於 2008-6-7 22: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KR4210 於 2008-6-7 15:25 發表

沿線多左車/班次密左都係慢左既原因之一
之前未有新聞直線時,
試過夜晚11點幾九龍塘搭MLR返粉嶺只需20分鐘(好耐之前講過)


近日聽有些老師傳講開, 在通車初期是用人手駕駛, 沒有現在的甚麼AWS,ATP

等規限, 而且80年代中期, 傍晚繁忙時間過後, 有時會8-10分鐘才有一班車,

有些"車手"試過由羅湖至九龍(即現在的紅磡), 只是僅僅用了30分鐘, 一到站即

走, 但隨住AWS的引入, 那些紀錄已經成為歷史
板主無能, 亂咁罰人, 杯葛R1
tomyipkm 發表於 2008-6-7 23:31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cl1403 於 2008-6-7 13:43 發表


電氣化通車時都未有火炭同太和站, 行車時間當然會短D啦.

仲有大圍站
不要假選舉
238X 發表於 2008-6-7 23:41 | 顯示全部樓層
好一句「同時亦為中、港之間激增的貨運量,早作綢繆之計」。

二十五年後的今天,「貨運量」幾乎被跨境貨櫃車吸收淨盡,
但鐵路還是因為自己沿途的通勤、過境乘客而飽和了。
推文或跟推文者帖,一律舉報,不作通知
hksf 發表於 2008-6-8 00:0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前KMB員工家屬 於 2008-6-7 22:23 發表


近日聽有些老師傳講開, 在通車初期是用人手駕駛, 沒有現在的甚麼AWS,ATP

等規限, 而且80年代中期, 傍晚繁忙時間過後, 有時會8-10分鐘才有一班車,

有些"車手"試過由羅湖至九龍(即現在的紅磡), 只是僅僅用了30分鐘 ...


每班車8-10分鐘, o係紅磡開車o既時候,
上班車都差不多到大圍
要求安信兄弟拯救雷曼兄弟
ArnoldC 發表於 2008-6-8 03:2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回復 6# 的帖子

是嗎?不是在電氣及雙軌化同時改用AWS以取代旗仔信號的嗎?但AWS實際上也是全人手操作,只在衝燈時發出警號和(沒有回應時)剎停列車,如果列車車速超過路段限速,信號系統是無可奈何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08:1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