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ne Door Closes Another Door Opens
|
|
|
其實仲有個好重要既原因,就係D老手仍然努力地在打滾,令新人無法上位,較難走紅及得獎,所以便拖低了知名度,未能闖出一片新天 |
|
|
|
|
原帖由 Wright---AVW16 於 2008-9-20 21:35 發表 
其實仲有個好重要既原因,就係D老手仍然努力地在打滾,令新人無法上位,較難走紅及得獎,所以便拖低了知名度,未能闖出一片新天
想深一層,2000年代起頭的歌手又有邊個可以真係做到取代這些老手,成為天皇級的歌手
起碼蛋皇公司捧個類唔係知 |
|
'*^*''*^*' 「女包黑絲」即將啟動 '*^*
|
|
|
原帖由 頭文字TRIDENT 於 2008-9-20 21:49 發表 
想深一層,2000年代起頭的歌手又有邊個可以真係做到取代這些老手,成為天皇級的歌手
起碼蛋皇公司捧個類唔係知
不如咁講, 自從香港傳媒界出現左狗仔隊之後,
香港就再冇能力捧出紅透大中華地區, 以至整個亞洲的天皇巨星.
21世紀的香港娛樂圈仍然依靠7,80年代班舊人支撐住,
就係因為佢地出道至當紅的時間,
香港未有狗仔隊. 當時的娛樂傳媒仍然係有道德的,
採訪手法係乾淨的.
亦可以話, 7,80年代班舊人今時今日仍然獨當一面,
仍然能夠在外地代表香港.
都係20年前積落d 老本. |
|
|
|
|
郭繾澂提到:
年輕模特兒居然比新歌手受青少年歡迎,反映出時代已經改變。
試想一下,現在的年輕模特兒(特別是女性),不論是身材出眾,還是樣貌標致,都吸引了一批青少年;
而青少年本身,都具有「宅族文化」的特質。女像攝影便是「宅族文化」其中一項範疇。 |
|
|
|
|
很多人都去左聽台灣、日本、外國歌
原因同文章所提的關係不大
我相信有另一些更深層的問題
作者唔敢寫出來 |
|
|
|
|
另外 你知唔知出面d樂壇有d人係音樂學校出來
有d要練番兩三年先出道
香港唔多覺有依d野 |
|
|
|
|
原帖由 tonytsang_hk 於 2008-9-21 01:34 發表 
另外 你知唔知出面d樂壇有d人係音樂學校出來
有d要練番兩三年先出道
香港唔多覺有依d野
你睇清楚d篇野,
作者意思係點解外國好多偶像冇實力都可以成功,
而香港冇實力嘅固然冇人鍾意,
但好多歌手有實力有才華但都做唔到天王巨星,
從而帶出香港娛樂業界不懂包裝藝人/歌手,
又要面對狗仔隊報導的渲染
台灣偶像唱歌演戲都不見得很出色,但依然能吸引年輕一代,顯示他們根本不在乎偶像的演藝才華。本地偶像所受壓力不同,他們一出來就被傳媒批評,說他們唱歌走音、演技欠佳,再加上電視台沒有長期的青春劇製作,一年只得一、兩隻唱片推出,或參加一、兩部戲的演出,自然較難走紅。
香港「造星」方法陳舊
被傳媒批評拖累,本地新歌手在唱歌方面有一定要求,外形包裝相對地平庸了,較難成為青少年熱捧的偶像。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08-9-21 10:04 編輯 ] |
|
|
|
|
原帖由 tonytsang_hk 於 2008-9-21 00:12 發表 
很多人都去左聽台灣、日本、外國歌
原因同文章所提的關係不大
我相信有另一些更深層的問題
作者唔敢寫出來
外國不少冇實力的偶像都能在香港當紅,
可見外國在包裝上更貼近年青人
近年本地歌手不少都以純歌唱實力為賣點,
其貌不揚,如X田、張X軒、陳X宇,
如何叫膚淺的「妹妹仔」心動呢
但本地純賣樣的走一粒音就被批鬥得體無完膚,
台灣的飛X海、肉棒堂五音不全卻無人出聲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08-9-21 10:19 編輯 ]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08-9-21 09:56 發表 
你睇清楚d篇野,
作者意思係點解外國好多偶像冇實力都可以成功,
而香港冇實力嘅固然冇人鍾意,
但好多歌手有實力有才華但都做唔到天王巨星,
從而帶出香港娛樂業界不懂包裝藝人/歌手,
又要面對狗仔隊報導的渲染
...
佢話台灣 根據主流說法和國民黨說法 台灣也不是外國
難道你支持.....?
不過台灣d偶像劇真係.......我唔岩睇
其實香港的問題一定要將香港市場帶出去海外 因為香港好多藝人/歌手 都有複製的感覺
歌曲如是 人如是 無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