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號線(出廠年份:1978-1986);型號: MF 77; 5節編組列車。車廂設計基本上同8,13號線一樣,只有座位顏色及排列略有不同。









8號線(出廠年份: 1978-1986);型號: MF 77; 5節編組列車。車廂設計基本上同7,13號線一樣,只有座位顏色及排列略有不同。




9號線(出廠年份:1967-1978);型號: MF 67; 5節編組列車。車廂設計基本上同2,3,5,10號線一樣,只有座位顏色及排列略有不同。



10號線(出廠年份:1967-1978);型號: MF 67; 5節編組列車。車廂設計基本上同2,3,5,9號線一樣,只有座位顏色及排列略有不同。





11號線(出廠年份:1963-1968);型號: MP 59; 4節編組列車。車廂設計基本上同12號線一樣, 只有座位顏色及排列略有不同。









仲有下集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MF77的車窗同車門同香港地鐵的M-Train真係好似 |
|
|
|
|
原帖由 cn2661_2d32 於 2009-1-3 10:21 發表 
MF77的車窗同車門同香港地鐵的M-Train真係好似
有可能當年係香港地鐵的M-Train設計的借鑑對象。
不過MF77的車門,依然要乘客按掣開門,而車窗是可自由開啟的。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原帖由 sg 於 2009-1-3 16:04 發表 
不過MF77的車門,依然要乘客按掣開門,而車窗是可自由開啟的。
好奇一問
點解你會用仍然呢個字呢? |
|
我...
|
|
|
原帖由 Oliver_ME16 於 2009-1-4 15:24 發表 
好奇一問
點解你會用仍然呢個字呢?
因為佢之前生產D 型號都係咁嘛,故用依然。
之後1及14號綫就轉左自動開門了。 |
|
煒鑫扮師奶 已經俾人拉
|
|
|
因為要考慮部份站上落客唔多
司機就唔會開晒所有門
有需要的, 才按相關的門開啟
另一方面
係要保持車箱的溫度
夏天唔會走冷氣
冬天唔會寒風吹入車箱內
好似日本的部份列車就係咁
而且好似冬天時, 戶外車站的氣溫會頗低
所以列車到達時, 司機不把車門全開
只係有需要的乘客, 才需要按掣開門 |
|
|
|
|
原帖由 sg 於 2009-1-4 16:39 發表 
因為佢之前生產D 型號都係咁嘛,故用依然。
之後1及14號綫就轉左自動開門了。
其實cky兄帶出左我點解問呢個問題,
車型先後我諗同佢用唔用門制其實並冇直接關係,
該線有冇架空站既機會應該比較有關,
你可以細心留意行車時門一樣會鎖上,
於每門設獨立門製車輛造價其實更貴 |
|
我...
|
|
|
原帖由 Oliver_ME16 於 2009-1-5 22:08 發表 
其實cky兄帶出左我點解問呢個問題,
車型先後我諗同佢用唔用門制其實並冇直接關係,
該線有冇架空站既機會應該比較有關,
你可以細心留意行車時門一樣會鎖上,
於每門設獨立門製車輛造價其實更貴 ...
或者又另外咁睇...
14 號線開線時已經裝了幕門
如果係咁, 似乎就唔可以使用獨立開門掣了
至於 1 號, 係咪因為都將會裝幕門? |
|
|
|
|
原帖由 cky 於 2009-1-7 01:15 發表 
或者又另外咁睇...
14 號線開線時已經裝了幕門
如果係咁, 似乎就唔可以使用獨立開門掣了
至於 1 號, 係咪因為都將會裝幕門?
你可以睇到13號露天站都有幕門,
但列車一樣有門制,
所以呢個point都唔算成立.
而一號線已經開始安裝幕門 |
|
我...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