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找回密碼
 會員申請加入


(B0)香港巴士車務及車廂設備 (B1)香港巴士廣告消息/廣告車行踪 (B2)香港巴士討論 [熱門] [精華] (B3)巴士攝影作品貼圖區 [熱門] [精華] (B3i)即拍即貼 -手機相&翻拍Mon相 (B4)兩岸三地巴士討論 [精華] (B5)外地巴士討論 [精華]

Advertisement


(B6)旅遊巴士及過境巴士 [精華] (B7)巴士特別所見 (B11)巴士精華區 (B22)巴士迷吹水區   (V)私家車,商用車,政府及特種車輛 [精華]
(A6)相片及短片分享/攝影技術 (A10)香港地方討論 [精華] (A11)消費著數及飲食資訊 (A16)建築物機電裝置及設備 (A19)問路專區 (N)其他討論題目  
(F1)交通路線建議 (C2)航空 [精華] (C3)海上交通及船隻 [精華] (D1)公共交通有關商品 [精華]   (Y)hkitalk.net會員福利部 (Z)站務資源中心
(R1)香港鐵路 [精華] (R2)香港電車 [精華] (R3)港外鐵路 [精華]   (O1)omsi討論區 (O2)omsi下載區 (O3)omsi教學及求助區
(M1)小型巴士綜合討論 (M2)小型巴士多媒體分享區 (M3)香港小型巴士字軌表        
 

Advertisement

 

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論壇 (R) Railway 鐵路討論區 香港鐵路 (R1) 正正宗宗的東鐵線往來尖東之尾班車將於本年中開出 ...
123
返回列表 發新帖
開啟左側

正正宗宗的東鐵線往來尖東之尾班車將於本年中開出

[複製鏈接]
dennis28a 發表於 2009-5-16 11:53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h2o 於 2009-5-12 20:36 發表


聽聞有人合併前問過地鐵公司, 話呢個唔係未來的路線名稱 wo


此類名稱,包括南北線,東西線,以致南北鐵路走廊或東西鐵路走廊只是暫時形容有關路線或工程項目的名詞,
並非代表最終會出現的路線名稱。

此類情況早已在機場鐵路、西港島線、西部走廊/西北鐵路經常出現。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dennis28a 發表於 2009-5-16 12:1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i-Lens 於 2009-5-12 20:54 發表

o係環保處搵到既環評研究,最早既係02年10月7日,當年定線:
http://www.epd.gov.hk/eia/chi/re ... st/cesb106plan1.pdf
http://www.epd.gov.hk/eia/chi/re ... st/cesb106plan2.pdf
http://www.epd.gov.hk/eia/chi/re ... st/cesb106plan3.pdf

同地鐵會展站係分開既,但係會有地底隧道接駁


非也,在規劃上,因為九鐵與地鐵兩間鐵路公司正為沙中線進行投標工作,
當時兩個鐵路公司身為敵對的對手,所以在北港島線的接駁問題上,
九鐵的建議並無提出在會展設立綜合轉乘站方便乘客轉乘北港島線。

相反地,地鐵在2000年提出的北港島線方案中,
http://www.epd.gov.hk/eia/chi/register/profile/latest/esb060c.pdf
早已提及沙中線與北港島線必定設有一個完善的轉車站連接,
若果沙中線行經會展站,原則上沙中線及北港島線會展站會融為一體。
因此,2007年提及的沙中線兩鐵合併方案,會展站的設計原則上建基於當年地鐵方案而設計。

原帖由 i-Lens 於 2009-5-12 20:54 發表

東鐵線過海唔係合併後既港鐵提出既.....係合併前九鐵於04年提出.....
http://www.epd.gov.hk/eia/chi/register/profile/latest/cesb116.pdf
當年港島定線:
http://www.epd.gov.hk/eia/chi/re ... /cesb116figure1.pdf


至於現代(90年代未)的東鐵線過海根本並非由九鐵公司首先提出,
只是九鐵的顧問公司利用政府的顧問公司曾在98年發佈的《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其中一個沙中線可行方案而已。
http://www.hyd.gov.hk/chi/public/publications/srds_es/doc/F8.pdf
其實所有方案早已在98年多加考慮,只是九鐵公司在04年評估後,才改用東鐵過海。

另一方面,89年至90年代初仍出現不少東鐵過海方案,
當中最早出現的東鐵過海是由九鐵聘請的顧問公司提出,這個方案也是沙中線出現的起端。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i-Lens 發表於 2009-5-16 20:21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9-5-16 12:13 發表
非也,在規劃上,因為九鐵與地鐵兩間鐵路公司正為沙中線進行投標工作,
當時兩個鐵路公司身為敵對的對手,所以在北港島線的接駁問題上,
九鐵的建議並無提出在會展設立綜合轉乘站方便乘客轉乘北港島線。

相反地,地鐵在2000年提出的北港島線方案中,
http://www.epd.gov.hk/eia/chi/register/profile/latest/esb060c.pdf
早已提及沙中線與北港島線必定設有一個完善的轉車站連接,
若果沙中線行經會展站,原則上沙中線及北港島線會展站會融為一體。
因此,2007年提及的沙中線兩鐵合併方案,會展站的設計原則上建基於當年地鐵方案而設計。


我諗呢個係我同你理解網友問題之間出現分歧,所以答案唔同....
我理解CTBVolvo637網友係問緊02年九鐵方案會展站會唔會同地鐵北港島線接合
而你似乎理解成依家既沙中線過海段會唔會同北港島線接合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9-5-16 12:13 發表
至於現代(90年代未)的東鐵線過海根本並非由九鐵公司首先提出,
只是九鐵的顧問公司利用政府的顧問公司曾在98年發佈的《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其中一個沙中線可行方案而已。
http://www.hyd.gov.hk/chi/public/publications/srds_es/doc/F8.pdf
其實所有方案早已在98年多加考慮,只是九鐵公司在04年評估後,才改用東鐵過海。

另一方面,89年至90年代初仍出現不少東鐵過海方案,
當中最早出現的東鐵過海是由九鐵聘請的顧問公司提出,這個方案也是沙中線出現的起端。


我承認我用詞不當,唔應該用"提出"二字.....
東鐵過海的確係好多年前已經提出...
但係沙中線點樣過海,最終決定權仍然係九鐵...
所以我應該話"九鐵04年決定改用東鐵過海"...
h2o 發表於 2009-5-16 22:36 | 顯示全部樓層

                                    Advertisement



原帖由 dennis28a 於 2009-5-16 11:53 發表


此類名稱,包括南北線,東西線,以致南北鐵路走廊或東西鐵路走廊只是暫時形容有關路線或工程項目的名詞,
並非代表最終會出現的路線名稱。

此類情況早已在機場鐵路、西港島線、西部走廊/西北鐵路經常出現。 ...


我同意你咁講, 不過問題係網上多數的講法依然係 "而東鐵綫亦會易名為「南北綫」。" (此句取自維基百科) 之類.
dennis28a 發表於 2009-5-16 22:39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2o 於 2009-5-16 22:36 發表

我同意你咁講, 不過問題係網上多數的講法依然係 "而東鐵綫亦會易名為「南北綫」。" (此句取自維基百科) 之類.


無疑,根據港鐵的查詢後,有關說法理論上要修正,
似乎小弟也應動手準備修正此謬誤。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dennis28a 發表於 2009-5-16 22: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i-Lens 於 2009-5-16 20:21 發表


我諗呢個係我同你理解網友問題之間出現分歧,所以答案唔同....
我理解CTBVolvo637網友係問緊02年九鐵方案會展站會唔會同地鐵北港島線接合
而你似乎理解成依家既沙中線過海段會唔會同北港島線接合


此問題十分有趣,若果單以當時的情況而言,
其實九鐵與地鐵根本沒有空間相討(不論在利益因素,抑或是時間因素上)會否以綜合轉車站設計會展站,
所以在顧問公司設計的定線上,才有兩鐵會展站分家的故事。

實際上,在設計當時,九鐵及政府希望沙中線會展站與地鐵北港島線的會展站發展成為綜合轉車站,
只是地鐵在投標結果完成後一手拒絕有關的建議,剛好成為02年的方案,只能以隧道連接,
而當時政府亦積極地繼續游說將兩個會展站一併發展。

只要當時沙中線方案由地鐵投得,原則上02年出現的地鐵沙中線會展站將會採用綜合轉車站方案。
小弟只是希望補充有關欠缺的資訊,提出其實在技術上及大方向上,政府根本希望以南昌站的形式運作會展站。
惡意回復是不道德的行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會員申請加入

本版積分規則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站規|清理本站Cookies|hkitalk.net 香港交通資訊網

GMT+8, 2025-5-2 08:5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