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蝕都蝕完好耐啦,月球一個月便會環繞地球一次,那個引力的配合應該不足以持續造成地震。
唯一解釋,就係地殼進入活躍期,而且主要集中在印度板塊及太平洋板塊邊緣。
因此,近年強地震集中於伊朗、西藏、四川(包括512)、印尼(包括南亞海嘯);
另一邊則是菲律賓、台灣、日本。
至於甚麼導致板塊活躍就難講,可能地球軌度偏離極少度數已經會有分別。
氣象分析認為,地球現正處於一個大冰期中的兩個冰期之間,通常係10萬年凍、1萬年暖,
而最近的一次暖和天氣已經過了1萬年,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短期內可以改變天氣,
但抵抗不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律,要進入下一個寒冷期,
即係地球同太陽間的距離會改變,咁都可能以頻繁地震揭開序幕。
越講越遠,都係班門弄斧而已 。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8-21 22:12 編輯 ]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09-8-21 22:08 發表 
日蝕都蝕完好耐啦,月球一個月便會環繞地球一次,那個引力的配合應該不足以持續造成地震。
唯一解釋,就係地殼進入活躍期,而且主要集中在印度板塊及太平洋板塊邊緣。
因此,近年強地震集中於伊朗、西藏、四川(包括512)、印尼(包括南亞海嘯);
另一邊則是菲律賓、台灣、日本。
至於甚麼導致板塊活躍就難講,可能地球軌度偏離極少度數已經會有分別。
氣象分析認為,地球現正處於一個大冰期中的兩個冰期之間,通常係10萬年凍、1萬年暖,
而最近的一次暖和天氣已經過了1萬年,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短期內可以改變天氣,
但抵抗不了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律,要進入下一個寒冷期,
即係地球同太陽間的距離會改變,咁都可能以頻繁地震揭開序幕。
越講越遠,都係班門弄斧而已 。
講到氣象同地震既「關連」, 就令我想起舊年陳志雲O係冰天動地講過既說話,
話四川 512 大地震都(可能)係全球暖化既一個現象... 當時身邊有部分人就對
呢個說話頗為反感, 一來科學界冇實質證明指出地震同氣象變化存在關連, 二來
呢個節目都叫做有教授坐陣, 為何陳生會講出一句咁唔嚴謹既說話出黎?
至於未來既氣候變化, 氣象界不時都有兩派對立既學說, 有一派就話未來一個世紀
暖化既速度會加劇再加劇, 要進入冷期要好長既時間; 可另一派就會話現在處於一個
暖期, 千幾年前 (唐朝) 都係一樣咁暖, 之後就會步入冷期, 甚至有學說話人類既
活動有助減低全球冷化, 等等。總之一切學說都只係搵一堆數據作分析, 未來既評估
頂多只係做了一些模擬, 長時間既變化暫時黎講冇甚麼準確度可言。
至於近期地震係咪多左, 可以睇下以下一個網站 (我睇地下天文台見到有人
quote 出黎)
http://earthquake.usgs.gov/learning/topics/increase_in_earthquakes.php
[ 本帖最後由 fw1321 於 2009-8-23 20:07 編輯 ] |
|
|
|
|
之所以有地震多左的感覺,
應該都係同科技進步有關
除左多左儀器去量度 (上面 USGS 網站所述)
亦因為地震對人的影響,不再限於感受到地震的地方
例如今次呢幾次地震,發生響海底,冇人命傷亡。
如果唔係而家有人舖左海底電䌫、駁通了 internet
俾著幾十年前又點會有人理?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