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12A 於 2009-8-24 04:29 PM 發表 
回Crotone兄, 個人覺得膠刀才是最無用武之地的餐具, 好多時都是用於切生果而已
叉反而多點機會用上, 例如吃雞, 吃粉麪
這些用spoon就及不上這樣方便
講起膠刀
我覺得有些飯盒附上膠刀只是想讓使用者切開飯盒包裝,真是十分多餘! |
|
|
|
|
原帖由 12A 於 2009-8-24 16:29 發表 
回Crotone兄, 個人覺得膠刀才是最無用武之地的餐具, 好多時都是用於切生果而已
叉反而多點機會用上, 例如吃雞, 吃粉麪
這些用spoon就及不上這樣方便
其實我一時打錯左,我和您一樣都覺得刀是無用武之地的餐具 |
|
One Door Closes Another Door Opens
|
|
|
原帖由 3ASV196 於 2009-8-24 07:36 發表 
其實如果香港人比較自律, 呢d方面都比較環保的話...就唔需要
搞咁多野....但以香港人的風格, 及為左地球將來, 有時呢d野,
都係要去做, 先至會識環保...
唔方便一定有, 但的確好多時都浪費, 明明屋企有餐具, 外 ...
其實係工業奉行大量生產之後先搞成咁,香港人的風格並唔係主要原因,就算香港人全部自備餐具,都唔代表呢d即棄餐具會即刻停上生產,所以我覺得要係來源著手,例如令個d生產商漸漸轉營去出耐用的餐具,又或者發展一d可以長用的膠餐具,如果唔係的話就算收M記食客每人一百萬都冇用
[ 本帖最後由 E60 於 2009-8-28 00:18 編輯 ] |
|
|
|
|
不如使用可被分解的即棄餐具,然後收附加費。
我在大學都見過一些用紙漿壓成的餐具,某程度上比塑膠餐具更耐用,雖然要加錢,但喜歡的話可以留用。
很多時,這些環保行為,其實市民已有一定意識,只是沒有推動力去做,
與其用擾民的加費方法,不如政府將公帑用在提供多點回收箱、支援回收業、
教育市民環保意識(是concept而不是家長式的你應該點點點,我好唔喜歡聽到「自備垢物袋」)......啦。
我爸媽現在寧願將舊報紙用架車仔拎去畀私人回收商,都唔用政府提供的回收筒,
雖然每次只係一個幾毫,但一兩年累積下來都有超過$100架喇。
反而以前曾經有新聞揭發政府回收箱內的垃圾,結果都係去堆填區,因為紙廠收唔晒。
我唔係話政府回收要「磅水」去吸引人,而係應該將目標轉移,
例如將回收筒外判給私營回收商,並提供土地等的優惠給回收商,鼓勵他們發大來做,
籠統地說句,「由市場決定應該怎樣運作」。
聲明:我不太清楚現時回收筒的垃圾是如何處理的。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8-30 16:58 編輯 ] |
|
|
|
|
樓上講得好.台灣一早用緊紙spoon紙兜, 咪實行得幾好
講真,小弟屋企儲埋d舊書舊報紙,每個月都賣得10元8塊.
問題係回收公司太少同遠.我都要推15分鐘落新葡崗.
講番收稅,都拿來攪.香港最好就係乜都唔洗稅.
大佬呀.餐具放開一邊,自己需要自己拿,唔再由包餐員工放入咪得lor.
要我番工每日一餐加多蚊,我就一個月比多20幾蚊,講唔通播. |
|
|
|
|
原帖由 E60 於 2009-9-1 12:46 發表 
基本上美國佬唔會同人講環保,佢地覺得d野愈係換新換得快,就業率同經濟就會愈好....
所以都唔使旨意d美式快餐店會用哂可重用的餐具
如果講環保, 個人認為日本做得幾好.
就以麥記做例子, 約十年前去過佢地店內好似係無垃圾桶嘅,
只有回收桶, 膠品, 紙品, 廢水, 剩餘食物分開放架!
不過近年麥記喺香港都有少少改進, 唔再用發泡膠盒裝食物,
例如早餐嘅熱香餅, 之前個發泡膠兜食完仲好新淨,
用一次掉咗好浪費, 但拿走又無咩用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