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已經有部歐5 Metro Superbus(ML)啦
咁你話換偈唔換車身可唔可行,各位都唔需要再討論
(問題只係技術上面0既配合,
同埋巴士公司肯唔肯去「大執」部巴士而已)
所以小弟認為,批低地台歐二可以換完偈之後,再行佢10-12年左右...
(其他機件都會老化0架~所以換偈之後,巴士0既壽命短幾年都算正常)
不過,唔係SLF系列0既歐一、歐二巴士
就真係因為招呼唔到輪椅客0既關係,而早日退役...
(呢個先係換巴士麻煩0既最大原因...)
講返中巴98年失去專利權呢件事先...
小弟一直都會將「中巴專利之死」歸納成以下原因
[詳情就睇之前0既討論,唔詳細講啦]
(1)1983年跑馬地車禍之後,中巴同利蘭(佳牌)多年合作關係「不歡而散」
加上港島線地鐵通車(1985年)之後,政府要求中巴車隊0既規模縮小...
結果,1970年代大量買入0既倫敦巴士「唔夠用」,
而新車更新0既速度亦都一直緩慢...
結果就係各位一般市民對中巴0既印象「車舊又污糟」...
而冷氣巴士更加係姍姍來遲~
結果新巴當年都要用幾年0既非空調巴士,先可以同當年0既另一對手城巴「同一標準」
(2)1989年12月0既大罷工,暴露0左中巴管理層同前線員工0既關係欠佳
而且亦更同樣係前中巴管理層李日新0既城巴,開始接手部份中巴網絡0既巴士路線
再加上中巴已經將主要業務移向地產方面發展,
自然地對次要0既巴士業務開始忽略
(到最後,1997年2月,連續期申請書都懶得交俾政府)
結果,中巴前線員工幾盡心盡力都好,都只可以以殘陣對抗新來0既城巴競爭...
最後:連中巴董事局都「白旗」投降...
(3)中巴0既失專利權亦同三叉戟(Trident)遲遲未能到港有關
事實上,如果三叉戟(Trident)可以早一年左右研製成功的話...
中巴都仲有一線機會將佢部份0既陳年舊巴士/二手巴士
更換成比Fleetline更能夠提供更佳車廂環境0既新巴士...
可惜,新車三叉戟(Trident)來不及中巴專利權完結之前交付,
結果最後10部DA(83-92)就成為中巴專利服務0既最後一批新巴士...
[事後更正:仲有另外10部VA(53-64)...謝過樓下提點]
[而事實上,中巴當日亦希望同城巴合作...以「香港聯合巴士公司」之名義
繼續營運港島巴士業務...不過,遲來一步,中巴最後都係失落專利權...]
PS 而家九巴的處境,同當日中巴換唔切手上一半0既車隊
(指0既係非空調巴,加上非超低地台(SLF)0既AD,AV,AL等等「白冷馬」)一樣...
望就望九巴望E400試驗成功之餘,唔好學中巴之前0既教訓咁:來得太遲啦..
[ 本帖最後由 LNChickenRice 於 2009-9-2 22:32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嶺南雞飯老矣 尚能飯否??
|
|
|
原帖由 LNChickenRice 於 2009-9-2 16:30 發表 
澳洲已經有部歐5 Metro Superbus(ML)啦
咁你話換偈唔換車身可唔可行,各位都唔需要再討論
(問題只係技術上面0既配合,
同埋巴士公司肯唔肯去「大執」部巴士而已)
所以小弟認為,批低地台歐二可以換完偈之後,再行佢10-12 ...
中巴最後一批新車唔係銀豪咩? |
|
|
|
|
我覺得中巴在後期已經唔想做,所以連續期申請書都唔多願交,畢竟
在香港巴士同地產比較,利益分別係好明顯。至於唔引入八仔,只係
插多一刀,並唔係要害。
[ 本帖最後由 HK104 於 2009-9-2 17:05 編輯 ] |
|
中華巴士 DL20 ML77
|
|
|
原帖由 eric278 於 2009-9-1 09:27 發表 
今日(9月1日)是中巴被撤消專營權11周年。
記得當年中巴被撤消專營權,其中一個原因是拒絕引入八達通收費系統。
當然,中巴被撤消專營權,與其公司經營不善有關,但為何拒絕八達通也會構成中巴失去專營權的原因?
(八達通是在1997 ...
首相大人
無記錯你已經問過同一條問題幾次喇喎
夠鐘又拎出黎翻炒一次
又再將呢個 "自己認為" 的原因寫出來
繼而再次試探一下是否有其他站友認同你的看法
來作為你 "所相信道理" 的佐證
又想再來一次城巴 529 的翻版?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