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唔系因為回歸中國,都唔會有咁多大陸人落來香港..搞到香港咁多人..
住屋問題..而家好似天水圍北/逸東邨等等新建成既屋邨好多都比大陸的新移民住晒,,新樓比晒大陸人..我地香港人就要住D殘殘舊舊既公屋....
工作問題..而家想搵工都好難..因為特區政府唔識發展/規劃..好似東涌區咁做一半唔做一半....還有唔發展就冇晒勞動市場..我地男仕就真系冇野好做..D公司多數請女唔請男..,,仲有好多社會問題..都是政府冇長遠計劃好 |
|
|
|
|
原帖由 AD15113 於 2009-9-12 17:36 發表 
如果唔系因為回歸中國,都唔會有咁多大陸人落來香港..搞到香港咁多人..
住屋問題..而家好似天水圍北/逸東邨等等新建成既屋邨好多都比大陸的新移民住晒,,新樓比晒大陸人..我地香港人就要住D殘殘舊舊既公屋....
工作問題..而家想搵工都好難..因為特區政府唔識發展/規劃..好似東涌區咁做一半唔做一半....還有唔發展就冇晒勞動市場..我地男仕就真系冇野好做..D公司多數請女唔請男..,,仲有好多社會問題..都是政府冇長遠計劃好
你所說的天水圍北及逸東村,原本是響應1998年的施政報告中"每年八萬五千個自置單位"而大力興建的居屋
(除天恩村及天澤村),殊不知當時的金融風暴拖垮整個樓市,於是從2000年開始停售居屋(最初是停售九個月,
及後重新發售時尚有未售出的單位,於是"無限期"停售居屋直至2007年開始恢復出售剩餘居屋單位),一部分
原屬居屋的大廈轉作公屋出租,所以一下子多了很多不同人士遷入這些屋村。
上述這些原因而衍生的社會問題已是後話。
[ 本帖最後由 pcckw 於 2009-9-12 22:36 編輯 ] |
|
|
|
|
要怪就怪點解咁多男人北上娶老婆,還要呃個老婆自己好有錢。
我要參一本的話,都可以話香港各大學以「國際化」為名,「國內化」為實,大舉招攬內地生,
搞到香港各大學(至少中文大學)的研究院幾乎變成普通話天下,佢地無家庭無負擔,可以日做十二小時,
咁教授實喜歡架,於是香港學生入研究院門檻提高,入得到的亦漸漸有感時不我與意興闌珊,
可能十年後,所謂的香港人科研成果其實上至教授下至打雜都係一句粵語都唔識的大陸人做出來的。
這些人有一部分不久將會住滿七年,成為永久居民,磨拳擦掌同你爭工做。
樓主,趁香港廿三條未立法,有咩「遺言」好講定喇~
以上我只針對政策及政策制定者,而非受政策所惠而可以來港的人士,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由國度法治社會,比起高薪厚祿更重要。
有興趣來港發展的我歡迎,但希望佢地入鄉隨俗,食得鹹魚抵得渴,
你要來香港就要接受地貴屋細的現實。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09-9-13 12:36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D15113 於 2009-9-12 17:36 發表 
如果唔系因為回歸中國,都唔會有咁多大陸人落來香港..搞到香港咁多人..
住屋問題..而家好似天水圍北/逸東邨等等新建成既屋邨好多都比大陸的新移民住晒,,新樓比晒大陸人..我地香港人就要住D殘殘舊舊既公屋....
工作問題..而家想搵工都好難..因為特區政府唔識發展/規劃..好似東涌區咁做一半唔做一半....還有唔發展就冇晒勞動市場..我地男仕就真系冇野好做..D公司多數請女唔請男..,,仲有好多社會問題..都是政府冇長遠計劃好
1. 除非你係新界人,如果唔係請你唔好雙重標準。
2. 已經有公屋想再分配?資源咁用法?
3. 港英時代屯門問題唔計咩?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09-9-13 12:32 發表 
要怪就怪點解咁多男人北上娶老婆,還要呃個老婆自己好有錢。
我要參一本的話,都可以話香港各大學以「國際化」為名,「國內化」為實,大舉招攬內地生,
搞到香港各大學(至少中文大學)的研究院幾乎變成普通話天下,佢地無家庭無負 ...
全世界嘅大學都鍾意收外地學生架啦,一來收多啲錢,二來搵多啲外來人才嘛!美國都係成日比人話挖走晒人哋啲叻仔啦,英國大學仲有本地學生Quota添。 |
|
|
|
|
按錯了, 吉文
sorry
[ 本帖最後由 Quanta 於 2009-9-13 14:4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9-9-13 13:26 發表 
全世界嘅大學都鍾意收外地學生架啦,一來收多啲錢,二來搵多啲外來人才嘛!美國都係成日比人話挖走晒人哋啲叻仔啦,英國大學仲有本地學生Quota添。 ...
講研究生的話, 無論你收香港人定大陸人,
個學費都係 $42100, 政府資助亦係一樣咁多,
唔存在收多左錢的問題
英國有本地學生 quota, 但係香港冇呀
香港可以一個本地生都唔收都得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09-9-13 12:32 發表 
我要參一本的話,都可以話香港各大學以「國際化」為名,「國內化」為實,大舉招攬內地生,
搞到香港各大學(至少中文大學)的研究院幾乎變成普通話天下,佢地無家庭無負擔,可以日做十二小時,
咁教授實喜歡架,於是香港學生入研究院門檻提高,入得到的亦漸漸有感時不我與意興闌珊,
可能十年後,所謂的香港人科研成果其實上至教授下至打雜都係一句粵語都唔識的大陸人做出來的。
這些人有一部分不久將會住滿七年,成為永久居民,磨拳擦掌同你爭工做。
諗深一層,呢樣係世界格局下必然的結果喎,大陸人美國讀完PhD做完postdoc黎香港教書,特別係science discipline,
回歸前已經有左好耐。咁既然美國的PhD production >> PhD job vacancies,肯定有人學成之後要去第二d地方搵工。
咁咩人黎香港搵工呢?humanities都仲會有唔少外籍人士黎香港搵faculty position,但係science同engineering,Caucasian、
Hispanic同Black佔的fraction都分別少過Asians唔少,香港人工高,但係funding唔係多,佢地無必要為左份工離開自己
的家。剩返果堆,日本人同韓國人都無乜incentive黎香港搵工(日本相比之下,更加係有大量呢類position),大陸
除非係幾間重點大學間中以天文數字請人之外,人工唔算係點,無乜incentive俾佢地讀咁多書返去賺咁少錢,所以一個二
個就走黎香港呢個有咁多中國人既地方囉。我就唔信次次香港science/engineering有job openings,會有幾多洋人apply啦。
(咁我又唔係話對呢個情況不滿,佢地個水平普遍高過香港的科研人員、亦更勤力係事實,只係佢地當中有好多人唔係好識教書) |
|
|
|
|
原帖由 ArnoldC 於 2009-9-13 13:26 發表 
全世界嘅大學都鍾意收外地學生架啦,一來收多啲錢,二來搵多啲外來人才嘛!美國都係成日比人話挖走晒人哋啲叻仔啦,英國大學仲有本地學生Quota添。 ...
講起本地大學既undergrad, 雖然mainland 同overseas 既學生要交比香港學生貴既學費,
不過根據ugc 既資料, 佢地既學費仍然唔能夠收回成本。 即係收一個蝕一個。
自己參透下
http://www.youtube.com/watch?v=Qfbem1lWfOM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回復 1# 的帖子
或許可以從另一角度看,在以前訊息不流通、貿易不大自由的年代,香港扮演著中介人的角色。不過隨著外商可以直接進入內地市場及海峽兩岸大小三通實行,此優勢已逐漸淡化。而內地對外開放亦使香港工業北移,令香港慢慢過渡成以服務業為主的城市。由於服務業很容易受到經濟周期影響,全球一體化使到經濟周期比以前短,所以現時香港的經濟比以前波動。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