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一張九鐵目的地牌卷的照片,面的編排如下
九龍->沙田->火炭->馬場->大埔墟->和合石->粉嶺->上水->羅湖->特別車->(回廠)照片上看不到,但記億中有.
當時仍以九龍稱呼紅磡站,看到居然沒有旺角站在目的地牌卷上,因應該有以旺角為終點糸車次,
而沒出現在電氣化後路線的和合石站則存在.
另有一點,不知是甚麼原因,一些地方英文拼音如沙田是用Shatin ,
而不是Sha Tin ,但大埔墟,和合石,上水,羅湖等就用上每個字音都大寫,如 Lo Wu.
不知是真品,還定是復制品,自制品?
http://img138.imageshack.us/img138/4458/42498661.jpg

[ 本帖最後由 Neo 於 2010-2-21 12:06 編輯 ] |
|
|
|
|
|
I love Fuji RVP vivid picture style!~
|
|
|
樓主細心留意一下
粉嶺兩字都係痴埋變成一個字
當年連路牌寫沙田同粉嶺
裏面既T同L都係細楷
係咪當年港英政府既安排呢?
又點解會咁做呢? |
|
|
|
|
旺角站當時有冇 3 個月台? 如未起的, 沒有旺角在卷布應屬正常
和合石是在電氣化後才停, 不排除在訂製卷布時未有計劃取消 |
|
|
|
|
原帖由 Neo 於 2010-2-21 01:41 發表 
在網上看到一張九鐵目的地牌卷的照片,面的編排如下
九龍->沙田->火炭->馬場->大埔墟->和合石->粉嶺->上水->羅湖->特別車->(回廠)照片上看不到,但記億中有.
當時仍以九龍稱呼紅磡站,看到居然沒有旺角站在目的地牌卷 ...
去到港鐵化之後先叫Sha Tin,Shatin應係九鐵叫法。
依家終點站有陣時都係用Shatin同Sha Tin la。 |
|
|
|
|
原帖由 brown_ming 於 2010-2-21 10:51 發表 
去到港鐵化之後先叫Sha Tin,Shatin應係九鐵叫法。
依家終點站有陣時都係用Shatin同Sha Tin la。
九鐵末代路綫圖是分開sha tin的
而粉嶺一直是一個字節
但部分東鐵綫pids不知為何會把sha tin寫作shatin
例如大圍站1號月台近車頭pids是有時會用shatin的 |
|
|
|
|
連火炭都是Fotan。
我廿年來都搞唔明,點解有幾個地方英文名係連寫。
粉嶺,政府設施都是Fanling,不分寫。
沙田、火炭政府都是分寫,不知以前有沒有連寫過。
另外,我都見過有人將「旺角」寫成Mongkok,最始祖係「九龍」寫成Kowloon並一直沿用,
但「香港」冇人寫Hongkong架喎,除了Hongkonger一字。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0-2-21 14:28 發表 
連火炭都是Fotan。
我廿年來都搞唔明,點解有幾個地方英文名係連寫。
粉嶺,政府設施都是Fanling,不分寫。
沙田、火炭政府都是分寫,不知以前有沒有連寫過。
另外,我都見過有人將「旺角」寫成Mongkok,最始祖係「九龍」寫成 ...
其實係咪當年D師爺唔太識英文亂譯? |
|
|
|
|
原帖由 DIH 於 2010-2-21 14:28 發表 
另外,我都見過有人將「旺角」寫成Mongkok,最始祖係「九龍」寫成Kowloon並一直沿用,
但「香港」冇人寫Hongkong架喎,除了Hongkonger一字。
香港當然可以叫Hongkong, 參見匯豐銀行英文全名. |
|
|
|
|
Hong Kong 原本開阜時的全名係 Hongkong
到一九二幾年先改做HONG KONG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