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清河邨一帶近年人口增長,但對外交通一直不足,需要作出改善。
基於目前的運輸政策,只能以現有路線作出改道繞經,以服務該帶人口需求。
當中以279X(聯和墟-青衣鐵路站)值得考慮改經。
選擇279X繞經清河邨的原因
279X是方便北區居民接駁大欖隧道轉車站的路線,而該線目前主要的客源,卻是青衣往來上水鐵路站,其次才是粉嶺南屋苑往來欖隧(雖然該等客源已開始上升),故此279X繞經清河邨,對現有乘客的影響幅度較小,同時可以擴大客源;
另一方面,可以藉繞經清河邨的機會,重整北區區內行車路線,方便接駁港鐵東鐵線過境的乘客。
建議改動方案
1. 行車路線
往青衣鐵路站:由聯和墟開出,經原有路線駛至百和路後,改為左轉清曉路,駛入清河邨巴士總站,然後右轉清曉路,右轉百和路,左轉掃管埔路返回原有行車路線。
往聯和墟:由青衣鐵路站開出,經原有路線駛至粉嶺公路後,改為左轉寶石湖路,右轉彩園路,右轉百和路,右轉保健路,左轉清曉路,右轉百和路返回原有路線。
2. 車站變動
往青衣鐵路站--
新增:清河邨巴士總站、清曉路御景峰對出
往聯和墟
新增:彩園路彩蒲苑對面、彩園路上水鐵路站、清曉路御皇庭對出、清曉路御景峰對出
取消:新運路上水鐵路站
3. 改動特點
a) 由於新運路上水鐵路站為279X主要巴士站,該處上車往青衣的客量相當大,故此往青衣方向的路線改動,需以不影響原有該站上車乘客為原則,所以只繞經清河邨巴士總站後,便需折返掃管埔路返回新運路上水鐵路站。
b) 由青衣往北區方向而在上水鐵路站下車的乘客,大部份都是轉乘港鐵東鐵線前往過境,故此趁繞經清河邨的契機,順便作出上水鐵路站站位改動,方便乘客下車後便可即時進入上水鐵路站C出口入閘,乘搭東鐵線前往過境,而不需在新運路下車後,行經行人天橋才前往入閘,節省時間。
c) 繞經清河邨後,該處亦有多一條直接的巴士線前往聯和墟,而且收費只是$4.10,比70K的$4.20還要平。
4. 行車時間變動
往青衣鐵路站:因繞經清河邨巴士總站,行車時間會比現時多3-4分鐘,及需途經多2個燈位(同為百和路及清曉路交界)。
往聯和墟:雖然需繞經清河邨,但由於同時理順上水鐵路站一段行車路線,由寶石湖路取道彩園路及清河邨需經過4個燈位(寶石湖路右轉彩園路,百和路右轉保健路,保健路左轉清曉路,清曉路右轉百和路),而現時路線需經過7個燈位(掃管埔路支路右轉新運路,新運路與智昌路交界(2次),新運路近上水鐵路站行人燈位,龍琛路近上水廣場行人燈位,龍運街近上水廣場行人燈位,新運路與掃管埔路支路交界,及新運路左轉掃管埔路支路南行),故此燈位減少,延誤亦因而減少,故此行車時間與現時相若。
車隊變動
建議加派1架巴士以配合新客源增長,即派車由22部加至23部。
歡迎討論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還看香港公交
|
|
|
你嫌彩園路未塞夠呀?仲放大線過去,彩園路上水鐵路站巴士站又細,已經有兩條大線係度鬥塞,放埋279X過去陪塞,真係不咁想像。
[ 本帖最後由 EH2674 於 2010-12-16 11:47 編輯 ] |
|
|
|
|
目前279X往北區方向在新運路上水鐵路站都有同樣情況,而且大線數目更多(261, 276/P, 279X, A43),而且途經燈位多,經常造成延誤。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但新運路個站長過彩園路個站成倍,隔離仲多兩三條行車線喎,彩園路停多幾部279X等埋站,仲唔塞死兩邊... |
|
|
|
|
如果要放 279X 落彩園路,
就唔該調走 276A
一係就將彩園路的士站變做巴士站 |
|
=0=
|
|
|
樓主,
清河邨居民從此便可利用279X轉乘269C前往觀塘區了 |
|
|
|
|
開特班已經足夠啦
如果唔解決彩園路問題就唔洗開regular 繞經清河+彩園路
另外, 往青衣繞經的清河路線根本就延長了路程近5分鐘以上,是惡等燈, 是不可行的... |
|
零容忍小巴不公平違規的問題
|
|
|
據北區區議員消息,九巴稍後會安排70X來回程繞經清河邨巴士總站
故此閣下提及的轉乘重要性相對沒有那麼大(279X本身有欖隧線轉乘因而可以這樣轉乘)
[ 本帖最後由 eric278 於 2010-12-17 09:55 編輯 ] |
|
還看香港公交
|
|
|
你咁都睇唔明?
好明顯係曲線寸緊你啦 
再拉多條 279X 入清河,
之後又有 70X,
再過多排又有拉埋 270A, 278X 入去,
只會搞到塞車 .. |
|
=0=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