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早幾日在學校圖書館曾欣賞了一集於1982年8月14日播出之新聞透視,該集主題名為「九廣鐵路公司」,內容大致講述九鐵計劃於83年轉為私營化,該公司前線及後勤員工對私營化後將會面對之轉變如何面對,又提及該公司私營化後之服務將有何改變。
其中有一段提及當時九龍至沙田一段已電氣化,沙田至羅湖一段仍用柴油車,片段中拍攝記者從羅湖出九龍,乘柴油車至沙田站,列車入了三號月台,再過到四號月台轉乘電氣化火車出九龍。係咪當時沙田站只會用三、四號月台作轉車之用,而一、二號月台是否還未投入服務?是否一定是三號月台用作沙田至羅湖之柴油車上落客用?是否一定是四號月台用作沙田至九龍之電氣化火車上落客用?而列車從九龍開往沙田,過左大圍後,點樣入沙田站四號月台?
片中又提及當時沙田至羅湖之柴油車服務班次為十分鐘一班,仲可以坐滿兼頂閘,乜以柴油車行都可以維持十分鐘一班咁勁?
在片中又看見在未電氣化一段之車站是仍用人手賣飛及出入閘查飛打窿,而未電氣化則用現時的全自助的出入閘機,用磁帶紙飛。
小弟想知如乘客從羅湖到九龍,是否要賣車飛到沙田,再賣沙田至九龍之車飛,定抑或只賣一張羅湖至九龍之車飛,到九龍會有專人查收飛,相反九龍至羅湖又係咪同一方法?
[ 本帖最後由 poly43092 於 2006-2-26 22:31 編輯 ] |
|
|
|
|
片中還有到已停用的大埔窖站拍攝,並預言車站於私營化後會因虧蝕會停用,而片中亦有提及當年九鐵曾計劃於馬鞍山興建鐵路,雖當地居民有需要鐵路服務出入,但因當時馬鞍山尚未發展,人口不足,興建鐵路會蝕本,因此擱置了計劃。
不過有幸不足十年後馬鞍山急速發展,廿多年後的今日,已有足夠的人口來擁有自己的馬鞍山鐵路。 |
|
|
|
|
當年部份電器化時, 是已經用磁帶車票, 未通行路線是不用過閘的, 試想像一部現代
化的出焉機,在古老如大埔墟的售票處售票. 是非常強烈的對比! |
|
|
|
|
之前小弟寫過少少關於柴油火車時代的回憶, 希望可以作為參考~~~thanks...
柴油時代的回憶
[ 本帖最後由 bandido 於 2006-2-28 00:54 編輯 ] |
|
|
|
|
原帖由 poly43092 於 2006-2-26 22:26 發表
片中又提及當時沙田至羅湖之柴油車服務班次為十分鐘一班,仲可以坐滿兼頂閘,乜以柴油車行都可以維持十分鐘一班咁勁?
如果十分鐘一班, 那麼九巴當年開69K(沙田墟--彩園)來幹麼? |
|
|
|
|
原帖由 gordon 於 2006-3-1 02:12 發表
如果十分鐘一班, 那麼九巴當年開69K(沙田墟--彩園)來幹麼?
我都是從影片中依「片」直說,如想求證,可到公共圖書館觀賞或借閱。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