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排返學坐過多次都普膠牌躉及亞記膠牌躉,發覺大家都係Trident,但係就差好遠,為何?
- 力水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上斜都快過都普膠牌躉
- 空調流動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既空調送風能力都比都普膠牌躉好
- 車尾熱浪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樓下車尾都無都普膠牌躉咁熱
- 打冷震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停車時無都普膠牌躉咁震
即係話,亞記膠牌躉係咪好過都普膠牌躉多多聲?
[ 本帖最後由 S3V3 於 2012-11-6 22:20 編輯 ] |
|
3AV300~HG3211
|
|
|
1)
唔排除係因為車身重量, 不過肯定唔係明顯
其他"客觀"因素都唔會關車身事
2)
自己望下個冷氣槽同出風口吧, DM 當年兩者既設計簡直係失敗, 係 Flyer 先至冇咁濕滯
3)
係出熱氣的話, 都係因為後期保養問題, 只要補返車身 d 缺口, 其實咩車都唔應該有熱氣走出來
至於冇冷氣而覺得熱的話, 同 (2) 一樣啦
Remark:
DM 躉都唔係冇野唔好, 只係坐果個未必為意
[ 本帖最後由 bnr34 於 2012-11-6 22:33 編輯 ] |
|
|
|
|
原帖由 S3V3 於 2012-11-6 10:19 PM 發表 
呢排返學坐過多次都普膠牌躉及亞記膠牌躉,發覺大家都係Trident,但係就差好遠,為何?
力水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上斜都快過都普膠牌躉
空調流動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既空調送風能力都比都普膠牌躉好
車尾熱浪問題,普 ...
1.亞記車身輕過都普
2,3.膠都一直存在唔夠冷氣問題,可能同出風口設計或者冷氣機件有關
4.我其實覺得差唔多... |
|
|
|
|
但怪就怪在新巴替LA/DA/VA翻新時,冷氣槽的設計竟然充分「參考」第一代都普躉 |
|
|
|
|
原帖由 Phoenix 於 2012-11-7 21:01 發表 
但怪就怪在新巴替LA/DA/VA翻新時,冷氣槽的設計竟然充分「參考」第一代都普躉
此外仲有城記既324-329,628,636-699,9001-9040冷氣槽也是跟DM躉款式 |
|
期待香港出現載161人的E500 MMC
|
|
|
原帖由 Phoenix 於 2012-11-7 21:01 發表 
但怪就怪在新巴替LA/DA/VA翻新時,冷氣槽的設計竟然充分「參考」第一代都普躉 第一代都普三叉戟冷氣槽最大問題是送風口擺放位置,以垂直排列,變了只得窄窄的
一行出風,送風角度極窄;
翻新DA/LA/VA及後期城巴富豪的送風口以逐個打橫形式排列,送風角度大大增加,
因此並沒有早期都普三叉戟的問題。
[ 本帖最後由 ML29 於 2012-11-8 00:31 編輯 ] |
|
We're part of The Go-Ahead Group
|
|
|
原帖由 S3V3 於 2012-11-6 22:19 發表 
呢排返學坐過多次都普膠牌躉及亞記膠牌躉,發覺大家都係Trident,但係就差好遠,為何?
- 力水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上斜都快過都普膠牌躉
- 空調流動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既空調送風能力都比都普膠牌躉好
- 車尾熱浪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樓下車尾都無都普膠牌躉咁熱
- 打冷震問題,普遍亞記膠牌躉停車時無都普膠牌躉咁震
1 就唔係好覺,
但 2,3,4 就非常認同
搭某d 都普 ATS 坐下層/車尾真係折磨
唔夠冷氣+引擎廢氣同廢熱+震到頭到痛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