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英文地名10個香港人有10個開頭都會讀錯, 
讀錯唔緊要, 知道錯可以改, 
但10個香港人有7個住係個區一段時間後仍然讀錯, 日日火車報站又唔為意, 
仲要人地同佢地傾計個陣用正確讀音, 佢地都會用返錯的讀音回應 (當地人唔會當面指出讀錯), 
如果係黃皮膚用正確讀音, 佢地仲會話翻人錯   
 
 
Tottenham 
- 香港人: Total-ham 
- 正確: Tott-nam 
 
Cheltenham 
- 香港人: Chat-ten-ham 
- 正確: Chelt-nam 
 
Sydenham 
- 香港人: Syd-den-ham 
- 正確: Syd-nam 
 
St.Albans 
- 香港人: Saint-albans 
- 正確: Saint-talbans 
 
Stawell 
- 香港人: Staw-well 
- 正確: Storl 
 
Northcote 
- 香港人: North-coat 
- 正確: North-cut 
 
Mordialloc 
- 香港人: Mordy-all-lock 
- 正確: Mordy-aa-lick 
 
Castlemaine 
- 香港人: Castle-mine 
- 正確: Cassel-main 
 
Newcastle 
- 香港人: New-castle 
- 正確: New-ca-sell 
 
Nunawading 
- 香港人: Noon-na-wedding 
- 正確: Nun-na-wod-ding 
 
Moe 
- 香港人: Mo-ee 
- 正確: Mow-ee 
 
Greensborough 
- 香港人: Greens-bor-rough 
- 正確: Greens-bara 
 
Ormond 
- 香港人: Odd-mond 
- 正確: Orm-mond 
 
Oakleigh 
- 香港人: Odd-kleigh 
- 正確: Oak-kleigh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2-12-18 23:13 編輯 ] |   
 
 
 
 |  
| 
 | 
 
 
| 
 | 
 
| 
 | 
 
 
 
口音好難話改就改,  
尤其頭三個, 華人習慣逐粒音發出, 
好多時中間既 -en / -cal 都會發埋音。 
 
我唔係話為香港人護短, 但你笑留澳港人發音唔準, 
其實同香港人笑內地人有支那音冇乜分別。 |   
 
 
 
 |  
| 
 | 
 
 
| 
 | 
 
| 
 | 
 
 
 
原帖由 kwyeung 於 2012-12-19 10:41 發表   
口音好難話改就改,  
尤其頭三個, 華人習慣逐粒音發出, 
好多時中間既 -en / -cal 都會發埋音。 
 
我唔係話為香港人護短, 但你笑留澳港人發音唔準, 
其實同香港人笑內地人有支那音冇乜分別。 ...   
 
 
以上所有例子同口音完全冇關, 口音係因為母語對聲帶、舌頭發育的影響, 例如日本人發唔到r音, 華人發唔到th音, 
而澳洲係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大城市6-7成人口都或多或少有非澳洲純正口音, 
即使係澳洲出世以英文作母語的移民二代, 都會帶有輕微口音 
 
但以上所有地名例子並唔係口音引起, 
而係錯誤理解英文發音 或者 沒有去了解地方文化 或者 狂妄自大不尊重當地文化引起, 
頭三個其實同"碧咸"如出一徹, 都係錯誤發出本應冇聲的h, 香港人: Beck-ham, 正確: Beck-kam, 
 
已經講左讀錯唔緊要, 知道錯可以改, 
但香港人成日以為渣住一條rule就可以橫行世界, 
世界上只有100%錯同100%對, 任何違返條rule就一定100%錯, 
唔怪得有英文作母語的白人在香港被評為"不適合英語授課", 
 
英文發音可以因地方文化、約定俗成而改變, 
以下係以英國人發音比較澳洲人發音 
Melbourne 
英國遊客 -> Mel-born 
澳洲人 -> Mel-bun 
Cranbourne 
英國遊客 -> Cran-born 
澳洲人 -> Cram-burn 
Sunbury 
英國遊客 -> Sun-bury 
澳洲人 -> Sum-bury 
Bourke Street 
英國遊客 -> Borke Street 
澳洲人 -> Burke Street |   
 
 
 
 |  
| 
 | 
 
 
| 
 | 
 
| 
 | 
 
 
 
Mate, its just a name.  Take it easy.  You gotto be there to understand the language right? 
 
Try pronouncing   Putney, Shoreham-by-sea and Puxey Coppice.  How about getting a bar of Milo? |   
 
 
 
 |  
| 
 老二做PR, GER 走晒, Inevitable 
 | 
 
 
| 
 | 
 
| 
 | 
 
 
 
原帖由 Kaix 於 2012-12-19 14:13 發表   
 
但以上所有地名例子並唔係口音引起, 
而係錯誤理解英文發音 或者 沒有去了解地方文化 或者 狂妄自大不尊重當地文化引起, 
頭三個其實同"碧咸"如出一徹, 都係錯誤發出本應冇聲的h, 香港人: Beck-ham, 正確: Beck-kam   
我唔係要挑戰你, 亦冇必要去反駁你既個人價值。 
 
但根據某位係西港島某大學研究英文發音既洋教授所講, 
Beckham 用牛津音應該讀 Beck -um 
 
香港人發音唔準又如何? 
係歐洲人耳中, 全部咪又歸類為亞洲音。 
當然, 你可以話佢地低等生物既, 只滿足於「溝通」層面, 
有動機將自己提升到"native"級數,  
但唔係人人都要講到地鐵女聲咁純正先係英文。 |   
 
 
 
 |  
| 
 | 
 
 
| 
 | 
 
| 
 | 
 
 
 
樓主的澳洲朋友如將「尖沙咀」讀成「簽沙吹」的話,請樓主加以糾正。 
 
九龍城的「城」記住要讀 seng4,不要讀 sing4。 
 
[ 本帖最後由 ArnoldC 於 2012-12-20 05:51 編輯 ] |   
 
 
 
 |  
| 
 | 
 
 
| 
 | 
 
| 
 | 
 
 
 
其實説話主要用途都係同人溝通o者,讀音如果唔太離譜而人地有聽得明,有時唔洗太執著發音問題。 
不過自問唔係當地人,當遇到一個發音同自己唔同既時候,就話自己對而人地錯就要不得了。 |   
 
 
 
 |  
| 
 | 
 
 
| 
 | 
 
| 
 | 
 
 
 
原帖由 kwyeung 於 2012-12-19 17:45 發表   
香港人發音唔準又如何? 
係歐洲人耳中, 全部咪又歸類為亞洲音。 
當然, 你可以話佢地低等生物既, 只滿足於「溝通」層面, 
有動機將自己提升到"native"級數,  
但唔係人人都要講到地鐵女聲咁純正先係英文。   
 
冇錯係kum, 我只著眼-kh個度所以冇改-am做-um 
 
歐洲人?? 歐洲人講英文架咩??   
 
請問何為"native"?? 英國native同美國native已經唔同 
 
 
其實咁多回覆, 好多都get唔到我想表達D乜, 
以為我話香港人英文唔正統咩亞洲音, 
我已經一再強調唔係口音問題, 
似乎香港人除左分唔清國籍/種族的分別外, 
仲分唔清口音/讀音的分別 
 
但我想表達的係相反, 就係香港人懶哂正統, 以為英文只得一套, 
唔知同一個字在英國、美國、澳洲可以有3種唔同讀法, 
任何同佢讀音認知有偏差的都叫錯 
 
另外香港人反對香港大學站英文叫Hong Kong University Station, 
認為叫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先o岩文法已經笑死人 
 
[ 本帖最後由 Kaix 於 2012-12-21 00:05 編輯 ] |   
 
評分
-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 
 | 
 
 
 
其實呢個問題就好似廣州人去到香港,長沙灣同土瓜灣讀成「長沙彎」同「土瓜彎」一樣,以標準廣州話嚟講佢無讀錯,但地名唔係單純發音問,仲有約地俗成因素。 
 
如果一個強國人話我讀「長沙環」係錯同廣東話差,我一定會強烈恥笑對方。 |   
 
 
 
 |  
| 
 | 
 
 
| 
 | 
 
| 
 | 
 
 
 
其實問題不在於澳洲也不在於地名,而是在於香港人好多時尤其是對於自己不熟悉的語言, 
只會有個大概印象,用自己心目中的讀法求其讀出就算,即使有人糾正,都無心裝載, 
甚至嘲笑糾正他的人係吹毛求疵,卻從不反省自己讀錯別國語言而知錯不改是牽涉到文化尊重的問題。 
 
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通病,是差不多先生遺害,若遇上西人明知讀錯音係講粗口佢都照講,你都會認為佢唔尊重你, 
將心比己,人地聽到我地發佢地的音發錯晒,雖然個口唔出聲,但心裡可能係笑緊你, 
對文字甚至生活上一切事情的不執著不認真亦會令人地覺得中國人既然不尊重人也不尊重自己,也就不值得被尊重。 
 
英國人譯尖沙咀做Tsim Sha Tsui,都叫做盡量做到最好,英文冇聲調標唔到, 
而據某些語言學家所言(我唔記邊道睇過),明清時期粵語的確有捲舌音, 
所以Sha、Cheung等字反而是較為忠實地反映當時讀音。 
以前睇過一些舊地圖,開埠初期的標音係會標埋送氣與不送氣, 
如「大」係Tai,而「太」係T'ai(D音係有鼻音的,所以粵音「大」不適宜用個D字), 
只係後來可能因由手寫改成打字而被遺忘,送氣與不送氣拼法歸一, 
近年由本地華人自己二次創作更加係闊佬懶理,依然係差不多先生作祟。 
 
再者將英人譯香港地名做比較係無意思,樓主例子係香港人用當地語言讀地名,而唔係音譯成廣州話後的中譯名。 
要一個完全同等的例子,應該係一個西人學緊地道廣州話, 
但一講到地名就永世只係講唔鹹唔淡的譯音,你聽到會唔會覺得好怪呢? 
既然都學緊當地語言,點解唔係要求自己用當地語言準確讀出地名? 
 
或者係,人在日本,去東京,你用英文講時,講「滔橋」係冇問題, 
但當你同一個日本人傾偈,有人提醒你「東京」日文發音係「拖-ky喲」,你會唔會仍然堅持繼續讀「滔橋」? 
 
[ 本帖最後由 DIH 於 2012-12-22 23:35 編輯 ] |   
 
 
 
 |  
| 
 | 
 
 
| 
 | 
 
| 
 | 
 
 
 
 
 
 |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